三、银会的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420
颗粒名称: 三、银会的演变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2
页码: 79-80
摘要: 银会在最初阶段,其作用仅是通过互相调济而帮助彼此之间的困难,后来逐渐演变,特别是从抗日战争发生后,由于通货膨胀等经济上原因,银会由原先民间互助性质而逐渐变成几万、几十万元的投机倒把的行当。后来又改变发行“银圆卷”、“金圆卷”5亿元折合“银圆卷”1元,钞票印刷费用高过折兑的价值。民间的银会金融活动,原先虽属于储金互助性质,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崩溃以及投机商的操纵,逐步演变成为少数人投机钻营的诈骗活动,因此,在民间也逐渐失去了其信誉和互助作用。至1949年漳州解放,随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漳州民间的银会金融活动也消声匿迹。
关键词: 漳州 银会 演变

内容

银会在最初阶段,其作用仅是通过互相调济而帮助彼此之间的困难,后来逐渐演变,特别是从抗日战争发生后,由于通货膨胀等经济上原因,银会由原先民间互助性质而逐渐变成几万、几十万元的投机倒把的行当。
  1948年,国民党政府在大陆政权覆灭前夕,妄图挽救其政治、经济危机,发行了“金圆券”。从1948年8月19日出笼到1949年4月,寿命不足90天,它以史无前例的掠夺人民财富为宗旨,用大面额纸币在市场流通,致使物价暴涨,从中榨取民脂民膏。1948至1949年间,美元汇率由原先1比4(元)升到1比20500(元),上涨了5125倍。后来又改变发行“银圆卷”、“金圆卷”5亿元折合“银圆卷”1元,钞票印刷费用高过折兑的价值。这时,市场交易多数改为实物、黄金或外币兑付。“金圆卷”犹如废纸,“银圆卷”也失去了面额的价值。上午一张“银圆卷”可买1斤大米,到下午却只能买到一盒火柴。在这期间,抢购风潮席卷漳州,有一些投机者就利由物价飞涨的景况,通过组织银会与标会,一次性的以十几人以至几十人手中集合了几万或几十万会金,即日购买一批实物,囤积十天或半个月脱手部分实物,即能还清全部会金,可谓是无本而得万利。与此同时,还有些投机大户,在少司徒(今北京路)黄金戏院(今龙师礼堂)开设一个外币、黄金的买空卖空机构,每日下午“开盘”,进行投机诈骗的金融活动。
  民间的银会金融活动,原先虽属于储金互助性质,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崩溃以及投机商的操纵,逐步演变成为少数人投机钻营的诈骗活动,因此,在民间也逐渐失去了其信誉和互助作用。至1949年漳州解放,随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漳州民间的银会金融活动也消声匿迹。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1985年实行地市改制后,漳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据此,原龙溪地区建立了政协漳州市委员会,原漳州市政协组织改称为政协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