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八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352
颗粒名称: 九峰八景
分类号: K928.5
页数: 4
页码: 332-335
摘要: 九峰镇位于平和县西南部,与广东饶平、大埔两县相邻。全镇面积21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4.8万亩,耕地面积2.6万亩,人口4.5万人,境内群峰耸立,丘陵起伏,河谷、山坑座落其间,玳琼(大芹)山雄峙东南,海拔1544米,为闽南第一高峰。自明正德戊寅建置平和县,至1949年的431年间,九峰一直为县治所在地。数百年来,九峰镇成为闽粤边贸重镇及闽粤文化相融合之地,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古迹名胜甚多,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幸得孤光长作镜,日华初上照容颜。天马晴烟 城西南接近粤境有天马山,盖其山势奔腾,状如奔马、故名。文峰双塔现成为九峰镇的标志。
关键词: 漳州 名胜古迹 九峰八景

内容

九峰镇位于平和县西南部,与广东饶平、大埔两县相邻。全镇面积21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4.8万亩,耕地面积2.6万亩,人口4.5万人,境内群峰耸立,丘陵起伏,河谷、山坑座落其间,玳琼(大芹)山雄峙东南,海拔1544米,为闽南第一高峰。自明正德戊寅(1518年)建置平和县,至1949年的431年间,九峰一直为县治所在地。数百年来,九峰镇成为闽粤边贸重镇及闽粤文化相融合之地,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古迹名胜甚多,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双髻升曦 城北大峰山,蜿蜓十七奇峰,中有两峰伏如少妇新妆双髻,名双髻峰,每当旭日初升,展曦远望,双髻飘然欲仙。诗曰:双峰迥出插云间,玉女新妆结两鬟。幸得孤光长作镜,日华初上照容颜。
  九峰返照 城乐南九和岭层峦叠嶂,夕阳返照,树木掩映照,宛然如画。山中还有石棋盘和石船等“仙迹”。诗曰:叠峰回岚积翠微,零陵疑是吊湘妃。斜阳遍照暮山紫,岩壑松阴送落晖。
  东郊春雨 东郊接官亭一带,数十顷田园旷如平畴,每值春雨绵绵,云蓑雨笠,纷然组织,自成一幅天然美景。诗曰:平畴解冻起农功,时雨效原占岁丰。牧笛声中芳草绿,蓑衣牛背倚东风。
  西岭暮霞 城西卓凤山,山麓有栗子园、九鱼鲤潭等景点,环境幽静,每当落日街山,暮色苍茫,霞光掩映,又成一景。诗曰:山衔落日依城隈,漠漠轻云半岭回。绿树苍茫岚影晴,霞光掩映接楼台。
  天马晴烟 城西南接近粤境有天马山,盖其山势奔腾,状如奔马、故名。游人登绝顶,俨若骑马登天。诗曰:山势奔腾架彩虹,龙媒天矫自行空。乘风似欲凌霄汉,直到天衢云路中。
  石潭秋月 潭在南门外,水色石影相映成趣。每逢中秋,临风赏月,携酒对饮,高歌吟咏,有如置身赤壁。诗曰:石鼓潭郎秋月照,浮云飞尽夜无声。天边凉月潭中影,一片冰壶沏夜清。
  笔山侵汉 笔山又名塔山,在城西,山上有文峰双塔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1929年、1989年,二度重建小塔。1996年,台胞朱峰吟捐资40多万元,重建大塔。文峰双塔现成为九峰镇的标志。诗曰:文峰奇秀近城边,罗列双尖欲到天。梦笔江郎花光瑞,鹏飞霄汉王云悬。
  璧水澄波 文庙(在今平和二中校内)前有一口泮池,呈半月状,池水澄碧,传闻每逢池水弥满,则人文出。诗曰:凤生芹藻映鸾旗,澄碧源头两鹭鹚。池上新来活水满,云雷正是化龙时。
  八景之外还有“庙宇轮奂,甲于他邑”的文庙、城隍庙、威惠庙、崇福堂、杨氏宗祠、中湖宗祠、曾氏家庙、朱氏宗祠、萃文堂、东门头牌楼、百岁坊、义和亭、九峰双塔、惜纸塔、俞大猷记事碑刻、王文成公祠碑等处,均为文物保护单位。
  杨氏宗祠 又名追来堂,在杨厝坪村路口,建于清康熙年间,面积550平方米,座东北向西南。门楼式建筑,布局依次为牌楼、正堂、拜堂、祠堂。牌楼前有一对青石抱鼓,双凤雕饰。正堂面阔5间,进深6米。拜堂为卷棚式,石柱和柱础均呈八角形,明间柱周长1.53米。山墙包住棵,正檁上绘有“遨游太极”图像。保存清代彩绘风格。现存清乾四十七年重修的碑记和匾额各一方,二侧厢房和围垅屋,牌楼前方有半圆形水池,整座建筑保存完好。
  中湖宗祠 位于九峰集镇中心,旧名“河头大洋陂”,是平和曾氏“四公”的宗祠。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门厅式建筑,座北朝南,前望文峰双塔,后靠县后龙。面阔44.18米,进深46.19米,轩昂宏伟。堂屋之外另辟厢房,屋后加卵石铺就的“围陇”形屋背。明正德十三年建置平和县时,县府衙门即设于此。现整座古建筑及祠前宽阔的石板埕完整保存。
  曾氏家庙 在九峰集镇西街中段,现平和二中左侧的大街上。始建于明万历祭酉(1573年)。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年)兵变,宗祠被烧毁。清雍正巳卯年重建,总面积340多平方米,分为前厅、天井、后厅和两侧走廊。砖木结构,祠内有4对圆形大石柱,高6米,周长120多公分;中有六角形石柱1对,四角形石柱1对。通珑及木雕精刻216个,屋顶龙脊浮雕24个。宗祠古朴典雅,工艺精巧。
  朱氏宗祠 又名紫阳大宅,在集镇东北县后山。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5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建,砖木结构建筑,座北朝南,后倚山。面阔10米,进深18.9米,二进厅,青瓦屋面,屋脊双翘,屋顶瓷雕“龙凤双舞”、“银鸡菊花”、“鸳鸯荷花”、“牡丹凤”等。大门正中有照壁,两侧建厢房回放窗棂。重建后,更显清代梁架风格。
  东门头牌楼 在东门城隍庙口,系表纪明朝南京东城兵马总指挥曾璋之父曾宗龄、母张氏的功德牌坊。建于明万历乙亥年
  (1575年)。面阔3间,上下3层,仿木结构,石柱庑殿顶。通高8.92米,宽9.58米。4根基石均为0.55米见方,正反两面各有石刻,上坊刻有“恩荣”2字,中石刻有“龙章褒宠”4个大字,下横批石刻为“敕锡南京兵马司总指挥曾宗龄”。二、三层镶嵌入物、花鸟等浮雕,气势宏伟。其雕刻工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现出明代平和一带的精湛石雕艺术,在福建省内地则为罕见,是漳州“石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俞大猷纪事题刻
  在塔仔山西坡一块高达8米见方的大岩石上,刻字高3.40米,宽1.38米,楷书,坚向4行供计54字,每字0.18米见方,叙明俞大等擒张琏事迹:“明嘉四十一年壬戍孟夏拾捌日、漳南道佥事金浙、都督俞大猷、都师谢敕师由此进征饶平,逆贼张琏等自从俱就擒戮,次月尽班师。”碑刻保存完好。关于好俞大猷讨伐张琏一事,《明史》和明清各版《平和县志》均载为“明嘉靖辛酉”,且率军首领也表述不全。该悬崖题刻成为勘误文献史料的印证。
  王文成公祠碑 此碑是平和民众为纪念明朝御史、左相国王阳明先生建置平和县之功而建公祠所立的功德碑。长方形,高1.7米,宽1.1米,花岗岩石质,为明代詹学士黄道周所书。此碑原立于九峰城镇东郊的“王文成公祠”中,今藏平和县博物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智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峰镇
相关地名
双髻升曦
相关专题
九峰返照
相关专题
东郊春雨
相关专题
西岭暮霞
相关专题
天马晴烟
相关专题
石潭秋月
相关专题
笔山侵汉
相关专题
璧水澄波
相关专题
杨氏宗祠
相关作品
中湖宗祠
相关作品
曾氏家庙
相关作品
朱氏宗祠
相关作品
东门头牌楼
相关作品
俞大猷纪事题刻
相关作品
王文成公祠碑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