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门古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346
颗粒名称: 八尺门古渡
分类号: K928.705.7
页数: 2
页码: 320-321
摘要: 八尺门古渡位于东山杏陈镇后林村西北部,与大陆云霄县境一水相隔。史传唐垂拱年间陈元光将军率部开发漳州,其部将于此首辟渡口入岛,故此地古称“陈平渡”。明初,占据台澎的倭寇常来侵扰闽南及粤东沿海。嘉靖四十二年,参将戚继光率义乌兵进东山抗倭,派兵把守此处渡口,故此地改称“戚伯渡”。城堡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仅存一段长约18米的残墙。从此东山人民只能倚着界墙的大门望乡,故此地改称“八尺门”。1953年7月16日,退据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派兵窜犯东山岛,东山军民在此歼灭了国民党空军伞兵“飞虎队”。“海上田园”的雄秀风光,组成东山岛又一处新美的旅游景区,引人入胜。
关键词: 漳州 名胜古迹 八尺门古渡

内容

八尺门古渡位于东山杏陈镇后林村西北部,与大陆云霄县境一水相隔。史传唐垂拱年间陈元光将军率部开发漳州,其部将于此首辟渡口入岛,故此地古称“陈平渡”。
  明初,占据台澎的倭寇常来侵扰闽南及粤东沿海。洪武二十年(1393年),明政府在此设立把截所,筑烟墩炮台以防倭寇。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参将戚继光率义乌兵进东山抗倭,派兵把守此处渡口,故此地改称“戚伯渡”。
  永历二年(1648年),郑成功屯兵东山于此筑城堡,永历十年(1656),郑军在此与清军激战,击败了清贝勒大军的进剿。城堡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仅存一段长约18米的残墙。
  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在东山实行“迁界”,毁城焚居,逼逐全岛百姓于三天内迁入内地三十里;开界沟二丈余,沟内筑八尺高的界墙,唯留一门为守兵出人。从此东山人民只能倚着界墙的大门望乡,故此地改称“八尺门”。
  1953年7月16日,退据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派兵窜犯东山岛,东山军民在此歼灭了国民党空军伞兵“飞虎队”。
  上个世纪50年代,东山人民建造了八尺门海堤,从此,天堑变通途,结束了东山“一岛孤悬海中”的历史,而与大陆紧相连接。70年代,又建造了被誉为“江南第一渠”的向东渠,从大陆云霄境内引水进岛,蜿延数十里的渡槽横空凌架海峡,让甘泉润遍常旱缺水的全岛土地。80年代起,八尺门海峡又蔚然构筑奇观——网箱养鱼迅猛发展,海面上鱼田千顷,鱼跃船欢,丰收的渔歌唱遍两岸。
  八尺门集“开漳进岛古渡”、“戚继光抗倭哨卡”、“郑成功抗清城堡”与“东山保卫战歼敌飞虎队战场”的光荣史迹,以及十里海堤“长龙卧海”、向东渠“海上飞虹”、网箱养殖基地
  “海上田园”的雄秀风光,组成东山岛又一处新美的旅游景区,引人入胜。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小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