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帽山贝丘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343
颗粒名称: 大帽山贝丘遗址
分类号: K928.725.7
页数: 2
页码: 314-315
摘要: 大帽山,位于东山岛南部海隅,海拔251米,为岛上第二高峰。其主峰名为“大尖”,呈尖形,高耸云端,山麓巨石星罗棋布,石上苔藓斑驳,千姿百态。据《事类统编》、《漳州府志》记载:“大帽山在铜山五都南泊浦村,其山高耸,为五都高峰之一。宋丞相陆秀夫、陈宜中扶少帝泊龙舟于此。”人们可从大帽山看到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沧桑痕迹。
关键词: 漳州 大帽山贝丘遗址 名胜古迹

内容

大帽山,位于东山岛南部海隅,海拔251米,为岛上第二高峰。其主峰名为“大尖”,呈尖形,高耸云端,山麓巨石星罗棋布,石上苔藓斑驳,千姿百态。
  据《事类统编》、《漳州府志》记载:“大帽山在铜山五都南泊浦村,其山高耸,为五都高峰之一。宋丞相陆秀夫、陈宜中扶少帝泊龙舟于此。”东山有民谣:“沉东京,浮南澳;沉乌礁,浮大帽。”人们可从大帽山看到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沧桑痕迹。
  据地质学家考证,远古时期的大帽山沉浸于汪洋大海之中,后来由于地壳升迁而成为陆地。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即有村民在山顶拣到附于巨岩上的大海蛎壳(围宽约60公分,高约30公分),并在岩缝间发现大型鱼类的脊骨。村民们还从山上挖出数千斤贝壳烧灰建房。
  1986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大帽山东南坡海拔65米处,发现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面积480平方米,为30厘米厚的贝壳层组成,底部系侏罗纪变质砂岩或其风化土;并采集到石器、陶器、动物骨骼化石等。石器主要有石〓、石斧、石刀、石球、砺石、研磨石等。陶器有素面泥质陶器、夹砂黑陶器和红褐色绳纹泥质陶器的罐口沿、圈足及各种碎片等140多片。残片陶器有素面、绳纹、附加堆纹、弦纹、曲尺纹等。动物骨类主要有山羊骨骼和鱼类脊椎骨片。海生贝壳20多种,全为人类可食贝类。经地理研究实验碳十四同位素测定,距今4030±100年,属新石器晚期遗物。
  2002年,国内外考古专家又在大帽山另处以及苏峰山等地发现和挖掘到玄武岩、石器、陶器、骨器及多种海生贝壳等,为研究南岛语族起源,和探溯南岛语族人群最先从中国东南沿海经由台澎地区,而进入太平洋群岛此一国际人类学崭新课题提供了有力实证。
  此外,大帽山的二尖峰,有明代蔡方平父子墓,俗称“石烛庵”,为岛上最大的古墓,现保存完好。蔡方平,号清溪,湖塘村人,明万历年间任浙江淳安县知县,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为当地百姓所赞颂。其子蔡保祯是明末东山著名文人,黄道周好友,著有《柳溪集》,集内有其哭祭黄道周的诗作8首,并附录黄道周遗诗10章。蔡氏大墓占地200多平方米,封土堆高约1.8米,有石墓亭、石墓台、墓手、龙凤石雕,墓前一对石烛。墓碑高1米,宽4米,墓的周围松柏苍翠,风光秀丽。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大帽山上放眼四望,海光山色尽收眼底,北面是“东海绿洲”的赤山林场,林绿山青、海碧滩白;东面大山下是澳角渔村的海湾,船帆如云。远处龙、虎、狮、象四兽屿踞守在碧浪滔滔的大海之上,一派风光如画。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小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