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328
颗粒名称: 塔屿
分类号: K925.7
页数: 2
页码: 285-286
摘要: 塔屿,位于铜山古城东门外海中,故原称“东门屿”,其状若蟠龙昂首,雄踞于东山湾海口。明嘉靖五年,巡海道蔡潮视海临东山,谓此地为闽粤长山龙脉山河,南面苏峰灵秀“不减峨嵋”,是为“漳郡第一文峰”。遂令于东门屿主峰建一七层八角实心浮图,曰文峰塔,是为应对苏峰,“补东方之木”,以镇海门龙口。自此东山龙气归聚,地灵人杰,遂成“东南之秀”。塔成之后,人们又称其为“塔屿”。塔屿与厦门鼓浪屿、温州江心屿、台湾兰屿并称全国四大名屿。洞宽约3米,深5米余,可容纳20余人。云山石室为黄道周少年时的读书处。塔屿是福建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海滨森林公园。
关键词: 漳州 名胜古迹 塔屿

内容

塔屿,位于铜山古城东门外海中,故原称“东门屿”,其状若蟠龙昂首,雄踞于东山湾海口。
  明嘉靖五年(1526年),巡海道蔡潮视海临东山,谓此地为闽粤长山(即“唐山”)龙脉山河,南面苏峰灵秀“不减峨嵋”,是为“漳郡第一文峰”。然其东方缺木,未能把聚龙气。遂令于东门屿主峰建一七层八角实心浮图,曰文峰塔,是为应对苏峰,“补东方之木”,以镇海门龙口。自此东山龙气归聚,地灵人杰,遂成“东南之秀”。塔成之后,人们又称其为“塔屿”。
  明万历年间,铜山御赐“名家进士”文三俊咏《东屿文峰》诗云:“突兀文峰耸,浮图砥海东。草庐微啸咏,石艇自玲珑。蜃飞百川外,龙腾万壑中。云雷过日夜,不变摩苍穹。”此后历代名人多有吟咏题赋。
  塔屿与厦门鼓浪屿、温州江心屿、台湾兰屿并称全国四大名屿。屿上峰雄壑秀,礁奇洞异,滩白林幽,自然景观与人文胜迹众多。有云山石室、鹰嘴岩、碧云洞、平湖泉、望洋崖、“老鳌迎宾”、“渔翁垂钓”、“千古风流”、北澳鱼池、文昌阁、东明寺等。
  云山石室,在塔屿南澳坡上绿树之中,由三四块巨石纵横交叠,形成一处洞室。洞宽约3米,深5米余,可容纳20余人。洞内有石几、石凳。洞口右侧岩石镌刻黄道周亲笔题书的“云山石室”四个大字。云山石室为黄道周少年时的读书处。洞外石壁镌刻明朝巡抚路振飞题书的“槃涧”二字。另石镌有“达观”。石室前立一石制华表,横额前后分别题刻“黄石斋先生读书处”和“高山仰止”,石柱两侧刻联:“仰止高山已表儒林首出,溯游学海群推道岸先登。”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巡抚潘思榘巡游东山时所题。
  鹰嘴岩,在云山石室后侧、塔屿主峰东北面半山腰,一块巨岩坐山面海,形状酷似苍鹰举喙,故称鹰嘴岩。“苍鹰”腹下为一石室,由若干石岩叠成,深约6米,宽约4米,内有简易石床、石桌、石椅,石壁上刻有八卦图和星象图。黄道周少年时在此潜心苦读,攻研易学,自号“石斋先生”。在石鹰的左翼下,刻有“石斋”二字;旁有几行小字:“先生节义,照耀古今,石室荒凉,仅存遗址。鱼跃鸢飞,具见大道。谨署二字,以昭后人。”为民国四年(1915年)巡按使许世英巡视东山时所题。
  座落于佛澳的东明寺,在明初文峰寺废址上重新鼎建,有天王殿、万佛宝殿(大雄宝殿)、卧佛坛、藏经阁、钟鼓楼、舍利塔、万佛城及众多摩崖石刻。全寺有大小缅玉佛像300余尊,僧众50余人。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亲笔赐名“东明寺”,意为“东海明珠”,并为大殿题书“参最上乘”额匾;禅林赞为“海东佛国”,为闽南海上佛教圣地。
  塔屿是福建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海滨森林公园。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小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