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过台湾”石雕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311
颗粒名称: “唐山过台湾”石雕园
分类号: G249.2
页数: 2
页码: 227-228
摘要: 在漳诏高速公路旧镇镇与赤土乡交界处丹山(灶山)南麓有一个天福服务区。旅客们经过这里,大都要停车休息,在宽敞的茶店和餐厅里享受美餐和茗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服务区后面山间有一系列错落有致的馆舍、宫殿式建筑和石雕像及诗文石刻,这便是名闻迩遐的天福石雕园。是天仁、天福二集团总裁李瑞河先生在漳浦继创办天福茶庄、天福茶博物院之后又一“大手笔”。
关键词: 漳州 名胜古迹 石雕园

内容

在漳诏高速公路旧镇镇与赤土乡交界处丹山(灶山)南麓有一个天福服务区。旅客们经过这里,大都要停车休息,在宽敞的茶店和餐厅里享受美餐和茗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服务区后面山间有一系列错落有致的馆舍、宫殿式建筑和石雕像及诗文石刻,这便是名闻迩遐的天福石雕园。是天仁、天福二集团总裁李瑞河先生在漳浦继创办天福茶庄、天福茶博物院之后又一“大手笔”。2002年4月动工兴建,12月29日竣工,隆重开业。
  这是集旅游服务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景区,包服务区、石雕园、观光茶园三部分,总面积1280亩,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成。
  石雕园全称“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在山光水色之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许多石雕像和浮雕图像。石雕像有四十多座,有独立像,也有由几个人物像有机构成的故事图像。园的入口处有一尊郑成功石塑像。园标为“拓荒”石雕像,一个腰间别着镰刀的壮汉,高举铁镐向下猛凿。这石雕像高18米,底座直径8米,远远就能望到。另一同样具艺术成就的大型石塑像则婷婷玉立在服务区入口处,高2.1米,那是一个抱着婴儿的端庄妇女深情望着远方的形像,底座7米见方,镌“盼归”两字。园区其他石雕像有:“拜别高堂”是一个要出门谋生的青年跪在老母膝下告别的塑像;“工馀小憩”是一个劳动者在休息时弹奏小琴的塑像;“同心协力”是两个劳动者准备协力抬大石的塑像;“棋乐无穷”是一男一女对奕的塑像;“采茶女”是三个少女同在采茶的塑像;“辞旧迎新”是大人和小孩子于除夕燃放爆竹的欢乐塑像;“小康之家”是一家人在那里弹琴玩乐的塑像,等等,都维妙维肖。还有浮雕图像多处,合起来有1200平方米。
  有一个“风动石”,与东山风动石一样,可以用人力把它推得微微摇晃。上面镌“问天石”三大字。
  又有许多铭刻在各个天然石头上的诗文书法,体现爱国爱乡和两岸同根共祖的情杯。
  山间建设道路多条,命名都有寓意,主要有海峡路、唐山路、故园路、归乡路、华夏路、葛洪路、茶园路、问天路8条。有的可通电瓶车,有的靠扶手栏杆攀登石级,有的要通过桥梁渡山涧。每条路路边都有独特的景点。在唐山路路边,有一块2米宽3米长的天然大石,上面铭刻着李瑞河题的“根系唐山”四字。李先生的祖先李正直,漳浦下寨人,于清嘉庆初年移居台湾南投,至今两百多年。台胞大都情系唐山,李先生的祖地情尤其浓郁,所以他到祖地创业。
  园区建山塘水库5处,在山光水色之间建闽台民俗馆,建民间信仰的“仙祖”葛洪宫,建民间传说的“宋帝殿”,就“丹岩”古寨建丹岩风景区,在一处露出山塘水面的岩上塑造“天女出浴”像,岸边大石上镌“天女潭”三大字,成为有趣的景点。此外,又建有凉亭8座,休息站3处。
  这是集旅游服务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风景区,环境幽雅,文化内涵丰富,游人绎绎不绝。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林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