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307
颗粒名称: 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园
分类号: S68
页数: 3
页码: 216-218
摘要: 有“东南花都”之称的海峡两岸花卉博览园,位于漳州市区南郊外的漳浦县马口、国道324线345公里处。地处闻名遐迩的漳州百里花卉走廊中心地段,背靠九龙岭,九龙江支流——南溪穿景区而过,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研教学、文化交流、赏花赏果的大花园。园区规划总面积为526公顷,有六个功能区,即观赏区、自然生态游览区、休闲娱乐区、科技示范区、市场交易区、出口培植加工区。
关键词: 漳州 海峡两岸 花卉博览园

内容

有“东南花都”之称的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园,位于漳州市区南郊外的漳浦县马口(官浔镇溪坂村)、国道324线345公里处。地处闻名遐迩的漳州百里花卉走廊中心地段,背靠九龙岭,九龙江支流——南溪穿景区而过,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研教学、文化交流、赏花赏果的大花园。
  园区规划总面积为526公顷,有六个功能区,即观赏区、自然生态游览区、休闲娱乐区、科技示范区、市场交易区、出口培植加工区。
  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漳州市人民政府与省林业厅承办的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第5届由国台办、国家林业局、福建省人民政府等同主办,由原来地方级区域情花博会提升为国家部委参与主办的全国情花事盛会。海峡两岸的花卉业者还在这里举办兰花迎春展销会、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展销会、旅游商品交易会等。境内外客商云集,盛况空前。
  1998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确定在原有百里花卉走廊的核心区——“闽南花卉中心”建设规模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园”,以此为载体,以花为媒,促进和拓展闽台农业、科技、旅游、文化、经贸等领域交流合作。
  花博园规划设计融入了闽南、台湾、香港、广州、南京、上海、北京、澳洲等地园林专家的设计理念。花博园的观赏园区建有六园六馆。六园:“锦绣漳州园”、“闽南瓜果园”、“棕榈园”、“榕景园”、“大地艺术广场”、“水生植物园”;六馆:“荫生植物馆”、“沙漠植物馆”、“兰花馆”、“盆景馆”、“园林艺术生态馆”、“出口花卉展示馆”。其园林景观、园林小品、奇花异卉、名花佳果构成五彩缤纷的花卉大世界。2004年,花博园没有室内展馆8座、室外展园6个,总面积达7800亩。
  在“锦绣漳州园”区里,挑选漳州各县市区最具代表性的人文自然景观、人文地理旅游景观、名胜古迹,按比例微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平和的“灵通岩”,漳浦的“赵家堡”,云霄的“将军山公园”、“石矾塔”,龙文的“龙文塔”,南靖的
  “田螺坑土楼”,华安的“二宜楼”,东山的“风动石”,芗城区的“林语堂纪念馆”等,以展示漳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百竹园、水仙花园、莲花池等与微缩景观交辉相映、相得益彰。
  在瓜果园里,巨人南瓜、形态各异的袖珍南瓜、葫芦瓜、蛇瓜,色彩斑斓的蔬菜、果树,在现代设施(调温调湿大棚)的呵护下,生长茂盛,果实累累,游人仿佛置身于花果山水帘洞之中。
  园区里有一座顶高十一米,占地600平方米,风格别致的钢架与阳光板结构的大型建筑。这就是“沙漠植物馆”。馆内有沙漠植物120多个品种,形态各式各样的仙人掌球,花开各色。来自美国、韩国、德国、印尼、墨西哥、非洲等十二个国家名种,更多是漳州本地品种。其中一棵原产韩国的黄刺金琥仙人球直径达1米,至今已生长100年,身价100万元以上,堪称亚洲第一;美国产的“擎天柱”,高5.2米,已有103年,每到此馆都称奇赞叹不已。
  花博园的东头,是“荫生植物馆”,呈闽南民居庭院建筑风格:墙是竹子编的,屋顶是绿色和深红色的遮阳网,庭院、假山、花草、鱼虫、盆景、水车、奇石、潺潺流水、金鱼游弋,更有特色。荫生植物馆又分为A、B、C馆,A馆为凤梨馆,里面的花墙、屏风、花柱、花槽、吊篮共种有48个凤梨科植物,如大红星、粉菠萝、红剑等;B馆内有假山、水车、鱼池,种有名贵的象耳兰、千代兰、万代兰、蝴蝶兰、领带兰、大花惠兰、兜兰、跳舞草、猪笼草(吃虫草)、地涌金莲等48个名贵花卉品种;C馆内以蕨类植物和天南星科植物为主,有48个品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在A、B、C馆连接的花架走廊上,长满各类的爬藤植物。
  花博园内,聚热带、亚热带奇花异草、珍贵树种、奇特瓜果,四季百花争艳、瓜果飘香。按植物品种分类,园区共种植2400多个品种,其中,棕桐科植物百余种;仙人掌与多肉植物百余种;水生植物百余种;国兰、洋兰百余种;荫生植物百余种;经精雕细刻的各类花卉盆景百余种;漳州特色花卉百余种。属外来引进的花卉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韩国、荷兰以及台、港、澳地区,多国家多品种的珍贵植物聚集一园,使游人大饱眼福、大开眼界。
  花博园区经过六年的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馆、园景点布局日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已建成阳光家园、茶文化走廊、美食一条街、酒店餐馆、娱乐中心、“花卉超市”、
  “十里花市”。具旅游观赏、休闲度假、花卉交易为一体的博览园。自1999年迄今,已承接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五届,接待海内外客商及组团参观考察者人数超百万;境外参展企业超过300家(次);有27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前来参观考察;联合国南南合作基地组织的花卉园艺技术培训在这里举行,有23个发展中国家的51位园艺工作者来园培训;有16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个花卉界人士来园参观。和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尼、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新品种引进开发、技术交流、进出口贸易等多边协作。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结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