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佛昙杨氏祖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294
颗粒名称:
佛昙杨氏祖祠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171-173
摘要:
杨姓是漳浦第三大姓,主要的一支是佛昙杨姓,开基于宋末元初。总祖祠称大祖,原在其发祥地下坑村。明代后期,族裔发展到佛昙镇各个角落,虽然经过清初“迁界”,而自康熙二十年“复界”以后,恢复发展,乃重建总祖祠于岸头村墟埔附近。祠宽21米,深31米,两进,三开间。两进之间为天井和庑廊。祠前广场二千多平方米,广场前有水池,面积约一千平方米。
关键词:
漳州
名胜古迹
杨氏祖祠
内容
杨姓是漳浦第三大姓,主要的一支是佛昙杨姓,开基于宋末元初。总祖祠称大祖,原在其发祥地下坑村。明代后期,族裔发展到佛昙镇各个角落,虽然经过清初“迁界”,而自康熙二十年“复界”以后,恢复发展,乃重建总祖祠于岸头村墟埔附近。祠宽21米,深31米,两进,三开间。两进之间为天井和庑廊。祠前广场二千多平方米,广场前有水池,面积约一千平方米。
佛昙杨姓不仅传裔本镇,而且传裔于马坪镇林埭村,前亭镇江口村、后蔡村、崎沙村、楼下村,旧镇镇林美村,六鳌镇龙美村,绥安镇油车村,湖西乡楼下、顶坛、千秋坛、曹厝等社,龙海市隆教乡白塘村,及外县、外省、外国。
祠联:缅怀当年宋帝蒙尘,先祖扈从南疆,鸿儒江滨创基业;
欣看此日宗庙辉煌,裔孙寻根北国,佛潭镇上庆重光。
上联“宋帝蒙尘,先祖扈从南疆,鸿儒江滨创基业”一句是说:南宋度宗皇帝三十多岁病逝,遗下三个年幼的皇子。全皇后所生的赵显接皇位,改元德祐,尊他的祖母谢太后为太皇太后,他的母亲全皇后为太后,由谢太皇太后垂帘秉政。元军迫近南宋京城临安府(杭州),右丞相文天祥往元营交涉,临行奏准谢太皇太后,封杨淑妃所生皇子赵是为卫王,俞修容所生皇子赵昺为广王,带一些臣工往福建经营后方。文天祥被元军扣留,左丞相陈宜中临危逃回家乡,元军直入临安,谢太皇太后、全皇后只得携幼帝投降。幼帝与全太后被挟北去。赵是在杨淑妃携带和舅父杨亮节扈从下仓皇就道,赵昺也在母俞修容携带和舅父俞如挂扈从下同行。元军随后追赶,他们匿山中七日,后脱险逃到永嘉(温州),被南逃的大臣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拥到福州,文天祥从元营脱身来会。诸大臣同拥立赵是为帝,改元景炎,尊杨淑妃为太后,垂帘秉政,国舅杨亮节为处置使。景炎元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逼近福州,文武大臣率众兵将拥皇室航海南下,至泉州港,遇掌泉州军政大权的蒲寿庚降元,这支南宋船队匆促启航继续南奔。杨亮节在外召兵,不及同行,只得带他的三个儿子到漳州沿海一带追寻,至佛潭桥(今佛昙),听说宋皇室已南下广东,便将患病的第三子杨盛寄养在佛昙,自己带长次二子往鹭岛(今厦门),准备找船去广东。觅船未得,听说宋朝已亡,便带长次二子到浯洲(今金门)官澳,耕山渔海为生。杨亮节的长次二子在金门传下众多后裔。杨亮节的第三子杨盛(谥号世隆),寄养在佛昙陈家,长大后娶陈家女儿为妻,在下坑传下子孙,至明代后期,后裔布满佛昙镇各个角落,农、渔、工、商各业昌盛,文教发达。
祠联下联“欣看此日宗庙辉煌,裔孙寻根北国,佛潭镇庆重光”一句说的是:佛昙杨姓子孙繁盛,古今人才辈出,光宗耀祖;并有很多人前往南洋,有的经营工商业有成,对故乡文教、卫生、交通等等公益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祠堂挂牌匾多幅,显示明清时代人才辈出,主要有:杨守仁,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郎中,建昌、严州、太平、贵州知府,广东按察副使。杨一葵,守仁之子,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云南左布政使。杨守伯,万历三十四年举人,任德州知州。杨学皋,崇祯年间生员(秀才),组织义军抗清,隆武帝授予左都督,隆武亡后,归附于奉鲁王监国的郑彩、郑联,后降清,任左都督,世袭阿思哈哈番。子杨玮,任狼山总兵。杨世懋,康熙年间曾率藤牌兵参加哈萨克之战,击走入侵的俄军。以军功升官至总兵。传说其人身躯高大,号称“南天一柱”。杨士鹏,光绪二十年举人,曾任江苏海门知县。民国初年为国会议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佛昙涌现出很多优秀人物。
佛昙是著名侨乡,许多华侨及华裔对故乡有很大贡献,如杨纯美、杨维廉、杨江泽、杨朝春、杨淑蕙、杨嘉文等皆一时俊彦。
佛昙不但是侨乡,并且是台胞祖籍地,移居台湾开发土地传衍后裔的佛昙杨姓(包括从佛昙传于林埭的族人)主要有:杨忠义,佛昙朴仔脚人,乾隆年间渡台,传裔台北,分传桃园县树林镇。杨懿惠,佛昙白石后社人,嘉庆年间渡台,传裔于台中县大肚乡营埔村。杨小川,佛昙景坡人(景坡已无社,族人住东门兜及山坪),嘉庆年间渡台,传裔于桃园市。林埭杨姓多人于乾隆年间渡台,入垦桃园中坜,传下众下后裔。杨三生亦林埭人,道光年间渡台,传裔宜兰县头城镇福成庄。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林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