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湖陈氏祖祠“崇孝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293
颗粒名称: 赤湖陈氏祖祠“崇孝堂”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168-170
摘要: 陈姓是漳浦人口最多的姓氏,赤湖是漳浦陈姓开基最早,人口最多的乡镇,是主要的台胞祖地之一。祖祠“崇孝堂”,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二年重修,主持重修者陈斌,号镜堂,赤湖十八世,乾隆二十四年武举人,任澎湖协镇,晚年归休,携回一对七十二孔青石窗,安在祖祠大门两边墙上。他的儿子陈光昭,乾隆四十年武进士,任台湾安平(今台南)协镇,居留台湾,传裔台湾。
关键词: 漳浦县 名胜古迹 崇孝堂

内容

陈姓是漳浦人口最多的姓氏,赤湖是漳浦陈姓开基最早,人口最多的乡镇,是主要的台胞祖地之一。祖祠“崇孝堂”,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二年重修,主持重修者陈斌,号镜堂,赤湖十八世,乾隆二十四年武举人,任澎湖协镇,晚年归休,携回一对七十二孔青石窗,安在祖祠大门两边墙上。他的儿子陈光昭,乾隆四十年武进士,任台湾安平(今台南)协镇,居留台湾,传裔台湾。还有很多赤湖人传裔于台湾,都把这一对青石窗作为认祖的标志。
  祖祠在赤湖西城(元代曾仁礼主持建成,周长一千二百丈,西隅称西城,东隅称东城,北隅称北门、北桥,南隅称南门)。祠座东向西。大门边置青石盾一对。两边各开一个耳门,二耳门相对,二耳门与大门之间为墙,一边各安一个七十二孔的青石窗。门廊之前便是街道,无广埕。祠两进一天井,第一进第二进都是三开间,双坡悬山屋顶。祠宽16米,深23米。
  祠联:崇德象贤文若武,云龙变耀;
  孝先尊祖迩知遐,汗马辉煌。
  柱联一:锦水荣光增瑞世;
  丹山仪羽振文明。
  柱联二:祥和日曦泰,兴朝茂成章;
  君恩还宠锡,福履詠家昌。
  梁上挂进士、武进士、五世同堂、御前佩剑等匾,显示崇孝堂子孙文武人才辈出。主要有:陈魁士,明嘉靖三十七年举人,曾任户部主事。陈廷应,明万历二十二年举人,曾任闽清教谕。陈镳,万历三十年进士,曾任广西按察使。陈士表,万历三十四年举人,曾任教谕。陈斌,清乾隆二十四年武举人,曾任澎湖协镇。陈光昭,乾隆四十年武进士,曾任台湾安平协镇。陈望曾,同治十三年进士,曾任广东按察使、台湾知府。陈维阳,光绪年间武进士,任宫廷侍卫,“御前佩剑”匾便是他所立。陈辉煌,同治年间以军功任台湾苏澳协镇。陈登元,光绪十五年进士,曾任台湾省中西学堂监督(台湾于光绪十一年设行省)。
  赤湖明代已有人移居台湾,清代移居台湾以至成为台胞之祖者更多,主要有:
  陈光昭,西城人,乾隆四十年武进士,任台湾安平协镇,留居台湾,传裔台湾。
  陈增素,北门人,乾隆年间携眷渡台,开发桃园大溪,子孙分布台湾各地。
  陈宽仁,东溪人,于康熙四十二年携妻带子渡台,入垦彰化二水,至今传衍24代,后裔近万人,分布于彰化、台中一带。
  陈仕灶,乾隆四十七年渡台,入垦南投名间,传裔于彰化、南投一带。
  陈丹,嘉庆年间渡台,加入吴沙垦荒行列,在宜兰头城建家立业。至今传10世,后裔分布于宜兰、台北。
  陈辉煌,西城人,咸丰四年随兄辉豹渡台,开发宜兰罗东三星乡,同治年间以军功任苏澳协镇,传裔罗东一带。孙陈逸松,于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遴选为国民参政员,1973年回归祖国,任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委员,后旅美。辉煌又孙进东,曾任宜兰县议长、县长;进富,也曾任宜兰议长。
  陈加添,南门人,于咸丰四年渡台,传衍后裔于宜兰罗东。
  陈增中,东城人,道光年间渡台,居桃园,生二子,长子登元,光绪十六年进士,任台湾省中西学堂监督。光绪二十一年,清廷割让台湾于日本,陈登元募兵抗战,失败后逃回赤湖教书,后居厦门,被人投毒致死,子阿熊、阿豹运棺回葬丹山之麓。后阿熊、阿豹奉母回居台湾,传裔台湾。
  抗日战争胜利后,赤湖又有许多人往台湾任职、从教、经商,著名的有:
  陈达元,西城人,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国民党中央委员,任台湾警备司令部调查室主任,转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当时未成立省政府)简任参事,传裔于台湾、美国等地。
  陈志谟,南峰人,国民党政府的“国大代表”,居台湾,经营实业,于1991年嘱子瑞和回赤湖建达志高中及南峰小学校舍,设奖学金。
  崇孝堂陈姓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后裔。陈元光男陈珦,孙陈酆。陈酆生三子,长子陈蔬,次子陈谟,三子陈訏。陈谟袭职漳州刺史,传裔于龙溪县。赤湖崇孝堂之祖陈道昭、道明二兄弟是陈谟后裔,原居漳州南郊陈洲,于南宋景定年间移居赤湖,其后裔分布于赤湖镇的前湖、西城、北桥、前张、南峰、东溪、东城、南门、西谢、赤头埔、垵角、东门前、竹屿盐场、湖西乡后溪、杜浔镇后因、旧镇石柄等处,聚族而居,并散处其他各地。传在台湾各地的,估计有十万人,回赤湖祖地谒祖会亲者络绎不绝。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