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渐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287
颗粒名称: 鸿渐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141-142
摘要: 鸿渐村位于龙海市角美镇文圃岭下,因有山“耸拔高骞,如鸿之渐于陆”而得名。该村北靠漳嵩公路,南临九龙江下游,东壤厦门市。鹰厦铁路、324国道穿北而过,水陆交通便捷。鸿渐村许氏一世家祖均为正公,于北宋初期开基建村,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后因吕宋岛侨民频繁返乡来往,四邻乡人俗称鸿渐侨民为“吕宋客”,该村俗称“吕宋村”。由于历史的原因,鸿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闽南侨乡。
关键词: 龙海市 鸿渐村 名胜古迹

内容

鸿渐村位于龙海市角美镇文圃岭下,因有山“耸拔高骞,如鸿之渐于陆”而得名。该村北靠漳嵩公路,南临九龙江下游(与海澄月港隔海相望),东壤厦门市(距厦门机场仅40公里)。鹰厦铁路、324国道穿北而过,水陆交通便捷。
  据考证,鸿渐社于东汉时期(25~220年)已成陆。随后古代先民凭借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居于山者耕牧,居于海者鱼虾”,繁衍生息。由于地处滨海交通要道,造船业也较发达,因此唐宋时便有村民陆续出洋谋生定居。鸿渐村许氏一世家祖均为正公,于北宋初期开基建村,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元朝至元期间(1271~1294年),由于不堪当政的种族歧视和压迫,一批村民远洋海外各埠投亲靠友定居。明初,又有一批村民跟随郑和下西洋而羁留海外。明朝成化至弘治期间(1465~1506年),海澄月港成了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鸿渐村许氏家族几乎家家户户有人从月港出洋,移居菲律宾吕宋岛等地谋生定居。此后,每逢国内战乱时期,村民便一批又一批出洋投亲谋生定居。后因吕宋岛侨民频繁返乡来往,四邻乡人俗称鸿渐侨民为“吕宋客”,该村俗称“吕宋村”。
  由于历史的原因,鸿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闽南侨乡。它是菲律宾前总统科·阿基诺的祖居地,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后曾被清朝乾隆皇帝敕封为“许氏宗庙”并钦赐“朝仪大夫”匾额的“许氏祠堂”。村里有一座建于明末的“太保公庙”,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为纪念海家、外交家郑和、王弘景而建造的寺庙。有一个占地42.5亩,依山势错落有致而建起的29幢(每幢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具有侨乡特色的单体式农民小康别墅区。有最近崛起的以台湾著名家电企业“灿坤集团”为龙头的工业开发区。因此,近几年来,鸿渐村成了著名的具有闽南格调的侨乡旅游景区。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陈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鸿渐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