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龙江风格纪念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276
颗粒名称:
龙江风格纪念馆
分类号:
G269.275.7
页数:
2
页码:
118-119
摘要:
“龙江风格纪念馆”坐落在龙海市区繁华地段的锦江影剧院三楼,面临车水马龙的公园西路和龙海市目前最高的建筑侨联大厦。一到锦江影剧院落广场,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龙江风格纪念馆”七个大字。在九龙江西溪堵江截流引水战斗中,榜山公社作出自我牺牲,淹掉1300亩小麦、秧田,确保堵江工程的胜利和下游十万亩稻田用水,人们把这种“丢卒保车”、顾全大局的精神誉为“榜山风格”。
关键词:
漳州
龙江风格
纪念馆
内容
“龙江风格纪念馆”坐落在龙海市区繁华地段的锦江影剧院三楼,面临车水马龙的公园西路和龙海市目前最高的建筑侨联大厦。一到锦江影剧院落广场,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龙江风格纪念馆”七个大字。拾阶而上,在三楼纪念馆大门边,迎面仰视的是一幅巫庆平教授创作的大型油画作品《堵江》,油画以黄色为基调,展示了万人千船堵西溪的壮观场面,勾起了人们对那段难忘岁月的追思和怀念。纪念馆面积280多平方米,总投资45万元。展厅在空间设计上采用光影技术,色彩简洁,主体颜色以海蓝色为基调,象征着龙海的滨海特色,材料使用以玻璃为主,增强空间的通透感。一进展厅,迎面是“顾全大局、舍己为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16个镶嵌在釉砖墙壁上的大字,在翡绿色的底面衬托下熠熠生辉。中间一座巨大的模型沙盘,展示的是“1963年龙海县堵江抗旱示意图。”在展柜里,有珍贵的历史照片和馆藏文字资料,展柜角落歇息的水车、停止敲打的铁锹、喊过多少激昂口号的高音喇叭、喝光水的军用水壶、褐去光泽的药箱。1963年,九龙江下游的龙海县遭受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为了抗击特大旱灾,抢季节、抢农时,保证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在中共龙海县委的领导下,全县人民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投入紧张而艰苦的堵江抗旱斗争。在九龙江西溪堵江截流引水战斗中,榜山公社作出自我牺牲,淹掉1300亩小麦、秧田,确保堵江工程的胜利和下游十万亩稻田用水,人们把这种“丢卒保车”、顾全大局的精神誉为“榜山风格”。后来,随着抗旱斗争的深入,“榜山风格”在整个九龙江流域推广普及,最终形成轰动全国的“龙江风格”。“龙江风格”也就是龙江精神,这是一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精神。龙江风格的大局精神被列为弘扬漳州“五种精神”之一。龙江风格是时代精神的典范,更是龙海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97年6月该馆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中共漳州市委命名的思想教育基地。
纪念馆展示内容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为6个部分:“旱情肆虐”、“堵江抗旱”、“丢卒保车”、“救卒保收”、“彪炳史册”、“发扬光大”。
从大禹治水到龙江风格,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龙江风格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从1993年建立“龙江风格展览室”到2000年12月新纪念馆落成至今,参观纪念馆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其中有在校中小学生、有当年历史见证人、有中央、省部级领导、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寻访者。
(蔡明辉 撰)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蔡明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