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提督碑亭与许良彬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275
颗粒名称: 许提督碑亭与许良彬墓
分类号: K928.76;K928.79
页数: 2
页码: 116-117
摘要: 许提督碑亭位于龙海市港尾镇亭仔岭东南公路坡下,距龙海市区20余公里。碑亭建于清雍正年间,是为福建水师提督许良彬而建的,现碑亭仍保存完好。碑亭平面呈四方形,攒尖顶,高。1987年3月龙海县人民政府把碑亭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许良彬墓位于漳浦县前亭镇顶埕村下仓社,该处与港尾镇上午村岱岭山交界,距港尾镇区约5公里左右;下仓社现仅有5户24人,此处较为偏僻,周围村庄较少,仅有的一条山村小路崎岖不平,交通条件较差。据记载,许良彬去世后葬于此地是钦赐祭葬的。
关键词: 漳州 碑亭 许良彬墓

内容

许提督碑亭位于龙海市港尾镇亭仔岭东南公路坡下,距龙海市区20余公里。碑亭建于清雍正年间,是为福建水师提督许良彬而建的,现碑亭仍保存完好。碑亭平面呈四方形,攒尖顶,高
  4.5米,宽2.86米,横额镌有“钦赐祭葬”题刻。亭中竖一高3.03米,宽1.86米石碑,石碑顶端镌有“皇清”题刻,碑文为“太子少保光禄大夫毅文□提督福建全省水师等处地方军务□统辖台口澎水陆官兵事务□带纪录二次□赐谥壮毅文斋许先生暨元配累封一品夫人恭懿李太君神道”。碑亭右边还有一座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冬(1791年)的节孝牌坊恭。1987年3月龙海县人民政府把碑亭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0月立碑,碑文称“许良彬,东园港边人,贡生,即用知州改武秩,特授烽火门参将,升至厦门水师提督,诰授荣禄大夫左都督,加赠太子少保,谥壮毅,赐全祭葬,晋赠光禄大夫。碑亭建于清代雍正年间。钦赐祭葬于漳浦县前亭乡顶埕村。”
  许良彬墓位于漳浦县前亭镇顶埕村下仓社,该处与港尾镇上午村岱岭山交界,距港尾镇区约5公里左右;下仓社现仅有5户24人,此处较为偏僻,周围村庄较少,仅有的一条山村小路崎岖不平,交通条件较差。据记载,许良彬去世后葬于此地是钦赐祭葬的。墓地修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墓址占地约1300平方米(约2亩),封土堆外围长10米,宽8米,墓围为三合土及砖、石砌成;沿山递高依次为华表、石狮、碑亭、石兽、石翁仲,最高处为坟墓;墓堆呈龟形,坐西北朝东南,整个墓地规模甚为壮观。华表距墓堆约为40米,上镌“特受荣禄大夫加赠太子少保、提督福建全省水师等处地方军务,统辖台、澎水陆官兵事务总兵官,带纪录一次,仍带纪录一次,谥壮毅许良彬”;华表两边原有一对六角状带座石柱,镌刻有“烽靖海邦喜见文儒横大帐,鹤归华表犹思武库满彤弓”;距华表6米处正中有一碑亭,现碑已毁,两个底座尚存;碑亭与华表之间两旁置石狮一对;碑亭与墓堆之间两旁依次排列着石羊、石虎、石马、石翁仲各一对,个体都比实物大。1993年发生一次墓盗,石狮、石兽、石翁仲和碑亭俱失,墓室又被挖掘,现仅存有墓堆、墓碑和华表等。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明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许良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