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文楼·漳州府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244
颗粒名称: 仰文楼·漳州府衙
分类号: K928.74
页数: 4
页码: 5-8
摘要: 仰文楼和漳州府衙位于漳州中山公园内。楼始建于清初,是漳州府衙建筑群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命运与府衙一样屡毁屡修,清朝灭亡后,旧府衙诸多堂舍改为他用,日后也就逐步消失了,而仰文楼却一直保存下来,虽经改建,但其楼名仍延用至今。漳州府衙是随漳州的设置而产生的。漳州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州治设于唐军入闽之初的屯垦处,首任刺史陈元光。开元四年移至李澳川。行政长官称知州事,简称知州。
关键词: 仰文楼 漳州 府衙

内容

仰文楼和漳州府衙位于漳州中山公园内。楼始建于清初,是漳州府衙建筑群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命运与府衙一样屡毁屡修,清朝灭亡后,旧府衙诸多堂舍改为他用,日后也就逐步消失了,而仰文楼却一直保存下来,虽经改建,但其楼名仍延用至今。
  漳州府衙是随漳州的设置而产生的。漳州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州治设于唐军入闽之初的屯垦处(今云霄火田乡),首任刺史陈元光。开元四年(716年)移至李澳川(今漳浦县境内)。贞元二年(786年),陈元光曾孙陈i任刺史,他将前任刺史柳少安看好龙溪县境内“大江南旋而东注,诸峰北环而西顾,山川形胜极佳”的建议报奏朝廷,请求将州治迁往龙溪,当年(786年)朝廷即准许漳州治所从漳浦李澳川迁至龙溪县芝山南麓的桂林村(今芗城区),小小桂林村从此成了历朝集州、路、道、府等官衙所在地,漳州府衙历经沧桑,屡毁屡建,却千年不易其址,这就是日后所谈论的漳州府衙。
  漳州府衙,遗址位于中山公园,旧府衙遗迹尚有二处:一是府衙残墙二段,厚达1.2米;另一“肺石”,今立于公园南门左侧。原府堂高七丈,雄冠一时。宋朱熹于绍熙元年(1190年)任漳州知州,从此漳州府又有“紫阳古署”之称。
  唐及五代漳州辖漳浦、龙溪、龙岩三县,军政长官称刺吏,府衙的设置已无从考证。
  宋时漳州辖四县,新增长泰县。行政长官称知州事,简称知州。府衙前建鼓楼,楼中装有铜壶漏箭,用来报更计时,鼓楼外是一座双门楼,楼上挂篆书“漳州府”匾额,二门也有楣匾,东曰“崇仁”、西题“怀恩”,门楼通称双门。进入鼓楼,东侧是州衙,西边为钤司署(军事机关),这样的格局即所谓“文东武西”,文武官署相向对望,文武官吏同由鼓楼大门进出。府署内设堂,堂前有亭,亭后有园,有池,有月台,有隐室,历任太守多有修缮更设。朱熹曾在府前建亭,在府堂后建复轩、月台、象园,公余阅读其间。太守方来重修,年久而废。嘉泰元年(1201年)郡守方铨重建鼓楼,将飞檐延伸,覆盖于双门之上,又建堂,凿池,植花木。太守赵汝譡对府衙多有建树,凿池,筑台其外,更植柑数百株,名曰“憩堂”,后设花圃,又将前太守赵伯逖建的“安静堂”改名“同乐”,在象园旧址上建“君子亭”。
  元代为漳州路总管府,辖五县,新增南靖县,军政长官称达鲁花赤,规定只有蒙古族人和色目人才能担任。总管府基本延续宋漳州府规制。
  明朝漳州府辖十县,新增海澄、诏安、漳平、宁洋、平和五县,行政长官称知府。府衙在明朝频频重修,嘉靖元年至四十年间就修了9次。洪武元年(1368年)知府潘琳重修府衙。大堂前露台两侧砌石为栏,在丹墀中间甬道之上建“戒石亭”,亭前为仪门,仪门外是府衙大门。当年官吏进出漳州府的路径为出府门、府埕,向东经府前街至雨伞街(今台湾路),穿“崇仁门”转南入旧府路(今共和路),复向东过东桥亭街,再往南走下营街(今北京路南段)出东闸口至南门溪船码头。明正统八年(1443年)知府甘瑛认为府衙外门不宜偏出,向朝廷奏准在府衙门前开辟一条直道以便利进出,这就是从府埕向正南辟出的新府路(今始兴南街),改道后出行就少拐一次弯,出了新府路经府学街(今文庙前)接上东桥亭街,从此进出府衙都要经过文庙。新府路拓通后,在衙门外立一座坊,匾题“帅正”。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府姜谅重建大堂、后堂及土地祠,并移城南隅申明亭和城东北隅旌善亭置于府门外两侧。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府衙被狱囚吴天禄等烧毁,第二年知府曾三阳重建。隆庆四年(1569年)知府罗青霄改石砌府门,建成谯楼状,楼上安鼓,加强防备。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知府杨维策将府门恢复原状。
  清初漳州府虽延续明旧制辖十县,但与南明郑成功军队处于拉锯对峙状态,以至有了“三日清,四日明”这种流行语。雍正十二年(1734年)龙岩分州,拨漳平、宁洋二县属焉,此后漳州府辖七县,行政长官亦称知府。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漳府衙在战火中烧毁,官府只得暂借民宅充当官署,称理刑馆。康熙十年(1671年)复设漳州府,知府孙扬重建府大堂及仪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魏荔彤建大门、重修仪门,五十二年复建二堂、川堂,于府堂后建“仰文楼”,兹楼规模宏大,雄压清漳,四窗皆扩,面面玲珑,民众俗称其为梳妆楼。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军入漳,府衙烧毁殆尽。光绪元年(1875年),知府沈定均按旧制阖署重建,并在仰文楼后辟“馀园”,增筑“融瑞草堂”,堂枕融瑞门巷。
  民国元年(1912年),府衙改作龙溪县署。八年,陈炯明入闽建护法区,以旧府衙为中心创建为漳州第一公园,漳州府衙作为官署的历史至此宜告结束。1926年,北伐军入漳,改称中山公园至今。漳州府衙旧址1988年6月为漳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仰文楼创建人魏荔彤于清康熙四十九年任漳州知府,到任二年以后始建仰文楼。当时漳州刚刚熬过漫长的战乱岁月,人口锐减,民生凋敝,虽然战火的硝烟散去了,但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尚未恢复元气。据魏荔彤《重修漳州府署碑记》文:“清漳僻在南服,兵燹数动而未有海氛为最且久,‘壬辰之围’人无噍类……”。文中“壬辰之围”事发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清政府与南明郑成功军队为争夺漳州这一战略要地,使漳州府城陷入八个月的围困,结果城中七十万军民饿死,待解围时城中仅有一二百个奄奄一息的幸存者。当年是农历壬辰年,史称“壬辰之围”,这是漳州记载少有的大惨剧。六十年之后又是一个壬辰年,正是魏荔彤任漳州知府之时,城中户口(户数、人口)恢复不到围攻城前的百分之六、七十;官署和民宅恢复不到百分之二、三十;至于寺庙宫观及亭台楼阁等公共场所则恢复不到百分之十。堂堂一州之尊的府署,当时连府大门都没有,府衙内野草丛生,在相继建成大门,川堂、二堂及吏舍之后,魏荔彤在二堂后新建一幢大楼,该楼别具一格,二楼四面全部洞开,设窗扇、护栏环绕四周,犹如一座巨大宽敞的观景台,“楼之规模宏敝,雄压清漳,翼飞象表,直欲摘星于霄叹,听月于檐,赫赫巍巍著闽南之伟望。”(见李铁《登仰文楼记》)。而在魏的碑文中,该楼是用来“望云物、占晴雨,以敷政布教。”竣工之际,魏荔彤宴请巡海道李,席间李问魏楼名作何称呼?魏荔彤回答说:“私心所慕文翁之雅化也,拟‘仰文’二字而待悬。”李锺听了大加赞赏,当即题写“悬镜清漳”四个头号大的字作为楼匾之一。“仰文”二字饱含魏荔彤对朱文公(朱熹)的崇敬之情,也是对朱熹敬业爱民,执政有为的赞扬与传颂。魏荔彤是一位既能体恤百姓疾苦,又注重思想道德与法令约束相结合的清明官吏。当时的农耕生产,天气是第一要素,他建楼的目的,并不是要观赏奇峰秀水,而是用作气象预测以利于农时,让耕田者受益。魏在任期间曾遭遇荒年,他派家人赴江苏买米万斛,经海运送抵漳州,救活无数生命。任漳州知府期间还设立义学,修缮江东桥,续编府志等等,在任六年,以政绩卓异调离漳州,百姓立碑塑像于芝山书院纪念他。
  仰文楼自建成成后即为漳城一景,文人墨客留下许多溢美之句,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军入漳,府衙烧毁,仰文楼也同遭噩运。光绪元年(1875年),知府沈定均按旧制重建。1932年4月,工农红军攻克漳州后,4月27日在此成立以王占春为首的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民国时期,仰文楼为县立图书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漳州市图书馆,六十年代作为展览厅,八十年代初为改混凝土三层楼建筑,为漳州市博物馆。仰文楼1988年6月为漳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江焕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仰文楼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