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4233 |
颗粒名称: | 凿圳筑陂 兴修水利 |
分类号: | K295.73 |
页数: | 2 |
页码: | 183-184 |
摘要: | 台湾大规模兴修水利自明郑始,据《台湾通史·农业志》载,郑氏时期军垦建三镇陂、中冲陂、北领旗陂、角宿陂、仁武陂等。官垦及民墨合建公爷陂甘棠陂、五洋潭、大湖陂、赤山陂、鸟树林陂、新园陂、三老爷陂、大陂等。郑氏治台廿三年,建这些水利设施数量并不多,工程规模也不大,如最大的大湖陂,不过“周围二百余丈”。但比荷据时期有很大发展。郑氏兵佐多是漳、泉人,潭州籍兵佐在兴修水利中,无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南靖人郭锡瑠修筑的“瑠公圳”,泉人施世榜修筑的施厝圳,凤山知县曹谨修筑的曹公圳,被称为台湾历史上三大水利工程。“瑠公圳”历时21年才完成,渠道长数十里,可灌溉1.3万多亩。漳浦人林成祖是垦殖北部地区的“垦首”。 |
关键词: | 漳州市 凿圳筑陂 兴修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