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突破修造观念,为农业发展多种经济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86
颗粒名称: 六、突破修造观念,为农业发展多种经济服务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17-18
摘要: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手工业生产的任务就是生产农业需要的农具,满足生活需求的日用品、小商品。但是随国民经济调整的逐渐好转,一些手工业干部和工人,在支援农业方面,突破了以往制造修配农具的老观念,开始闯入发展农村多种经济服务的崭新领域,这是当时手工业生产上的一种新生事物。他们到山区发动农民上山割草,全年共向农民收购34,万多斤,既增加生产队农民收入2.4万多元,又编织糖袋7万多条,为工业包装服务,自己也增加产值12万多元。龙海县农民1965年养羊2400多头,收了不少羊毛不能处理。县弹棉社工人在农科所支持下,大搞原毛成毛线试验,并派人到浙江纺织厂学习,终于获得成功,受到省养羊现场会好评。
关键词: 漳州市 修造观念 经济服务

内容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手工业生产的任务就是生产农业需要的农具,满足生活需求的日用品、小商品。但是随国民经济调整的逐渐好转,一些手工业干部和工人,在支援农业方面,突破了以往制造修配农具的老观念,开始闯入发展农村多种经济服务的崭新领域,这是当时手工业生产上的一种新生事物。
  1965年,漳浦、诏安手工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山草新项目办起了编织厂。他们到山区发动农民上山割草,全年共向农民收购34,万多斤,既增加生产队农民收入2.4万多元,又编织糖袋7万多条,为工业包装服务,自己也增加产值12万多元。
  东山县打索社工人带机器下乡,加工龙舌兰13多万斤(成品2
  吨)。既增加农民副业收入,大大促进农民种龙舌兰的积极性,又使打索社业务兴旺起来。
  龙海县农民1965年养羊2400多头,收了不少羊毛不能处理。县弹棉社工人在农科所支持下,大搞原毛成毛线试验,并派人到浙江纺织厂学习,终于获得成功,受到省养羊现场会好评。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文史资料的”经济建设“、”文教事业“、往事回顾”、“禁毒禁赌”、“人物春秋”、“史料拾零”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启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