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漳州市手工业对农业的支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80
颗粒名称: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漳州市手工业对农业的支援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6
页码: 13-18
摘要: 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在没有实现机械化以前,农业生产的发展要依赖于手工业为其提供原材料和市场。农业和手工业这种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也使手工业对支援农业负有责无旁贷的任务。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龙溪专区手工业生产,也体现了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的特点。其中水车生产人员由198人增加到800多人。漳州、龙海方面增加谷达生产,生产人员由2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全年生产谷达45000件。农具产销会议,各县、市工商双方也召开工商协作会议。通过这些会议来衔接产销计划,签订产销合同。全区网点保持500多个,1700多人,
关键词: 漳州市 国民经济 支援

内容

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在没有实现机械化以前,农业生产的发展要依赖于手工业为其提供原材料和市场。因此,只有农业发展了,手工业生产才能发展。农业和手工业这种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也使手工业对支援农业负有责无旁贷的任务。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龙溪专区手工业生产,也体现了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的特点。
  这个时期,手工业支援农业突出表现在如下方:
  一、保证重点,打歼灭战
  1963年,龙溪地区遭到百年未有的大旱,保证及时提供足够的抗旱工具、农具,支援农业抗旱春耕,就成为当时手工业生产重要的紧迫任务。
  为更快、更好完成这一任务,各地加强领导,纷纷成立支援春耕抗旱办公室或组织工作组专门负责,社员的生产情绪高涨,日夜加班,赶制水车、戽桶。漳浦赤湖铁木社提出:“铁木抗旱工具,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供应。”年过七十的社员许东彬天天坚持加夜班,制造水车30多架。许多农具生产社,在赶制农具的同时,还抽出一部份力量和其他行业的社员一道,帮助生产队车水灌溉,挖井开渠、封溪堵河。
  全区动员了几乎所有的木器工人和一部分其它人员,投入到抗旱斗争中去。全区投入修造农具、抗旱工具的有204个社、组,4638人。
  
  其中水车生产人员由198人增加到800多人。云霄县原有一个水车社24人,后把建筑木工、家具、木桶、木屐等行业都组织起来,近200人大造水车,水车日产量由原3架增加到16架。人员增加,技术不熟练,就加强技术指导,采用老带新、师带徒、合理分工、流水作业,技术高的做成品,技术低的做半成品或零件等办法解决。这一年全区制造水车3595架,戽桶、吊桶等提水工具10万多个,保证了抗旱需要。
  1964年,全区把农业生产大量需要的谷箩、谷达等农具作为重点战役来抓。在毛竹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证谷箩、谷达需要,集中人力进行生产。谷箩产区南靖县组织80%以上竹器工人投入做谷箩,全年生产12450担。漳州、龙海方面增加谷达生产,生产人员由2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全年生产谷达45000件。
  谷桶、风柜、水车等农具,因生产能力不足,则根据农业生产急需的时令,人力作相应配置。在4—7月间抗旱紧张阶段,将一部分木家具生产停下来,集中力量修造水车、戽斗等抗旱农具,全区生产水车工人由200人增加到600人,生产水车1904部。同时修配很多旧水车及其他抗旱农具,保证抗旱需要。
  旱情解除后,则将木农具工人转到生产谷桶、风柜上去。特别在夏秋二季收割之前,集中力量修造谷桶和风柜。漳州木桶社和水车社70%以上技工生产谷桶1200多个,风柜595架。锄头、禾刀也作为重点来抓。当年六种重点农具分别超年计划115—305%,与1963年比除水车、谷达有所减产外,其他4种增长27—66%。
  二、早调查需求,早安排生产
  为了在支援农业上打主动战,对农业生产急需的农具早作准备,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龙溪专区手工业生产逐渐摸索到一条经验,这就是对农产品早调查需求,早安排生产。
  当时,各级手工业部门配合当地供销社等部门,经常组织力量调查农业需要,落实计划,安排生产。1963年,在春耕和夏种之前,专署手工业管理局与专区供销社,即按照经济区,分别在漳州和云霄召开
  农具产销会议,各县、市工商双方也召开工商协作会议。通过这些会议来衔接产销计划,签订产销合同。有些手工业社到周围生产队调查了解,带样品订合同,按时、按质、按量供应。
  1964年,从年初开始,地区手工业领导机构,就进行各县农具调查研究工作,以作为生产安排的依据,并同供销社联合召开春、夏、秋三季农具交流会,签订各种农具合同175294份,安排一部分原材料。各地也依此召开了交流会,对农具需要摸清了底,根据季节需要不断调整生产计划,使农具生产走在农时季节前。
  采用这些办法,生产落实,任务明确,产销直接见面,规格适合,质量有保证,适应需要,更有利于保证支援农业。
  三、大抓质量和成本
  中央《手工业三十五条》规定: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一定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总量品种,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龙溪专区手工业遵照《手工业三十五条》规定,这一时期,始终大抓产品质量和成本。
  首先,在全区加强对广大社员职工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出质次价高问题,“一害群众,二害社,三害自己”。那些存在“产品质量已经差不多,价格无法再降低”思想的人,经过反浪费、算旧帐、比先进以后,大吃一惊,说:“不算不知厉害”。漳州木桶社一度用杉木极为浪费,还埋怨是杉材质次。经过教育,制定了节约措施,杉木利用率1963年第一季度为52.88%,第四季度提高到64.87%,从而做到在当年杉木提价12.4%的情况下,木桶生产成本下降9.66%,每担双耳粪桶价格由4.54元降为3.56元。
  其次,开展比质量、比消耗、比工效、比成本、比价格的五比竞赛,掀起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的热潮。专、县(市)对主要农具、日用品都进行评比、树立旗帜、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同时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吸取先进经验,制订产品质量升级、降低成本规划。
  在开展比学赶帮竞赛的同时,发动社员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改进操作,改进工具,提高工效和质量。诏安县白铁二社生产17.5公斤方油桶,自己设计制造冲模,冲压桶底桶盖,工效提高一倍,规格一致。质量好,降低了成本,每个出厂价由5元降为3.6元。产品经检验可耐131个大气压,比广东汕头市造的好。由于质好,价格低,1964年承接汕头炼油厂订货比1963年增加1.7倍。
  第三,认真改善企业管理,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订立质量标准,健全质量检查制度;按技术特点安排生产,技术高的理、监事分工把守关键部件或工序;实行生产负责制,产品烙印盖章,对外实行“三包”信用制;实行优质优酬,优质优价;组织技术交流,举办技术讲座;强调精打细算,合理配料。
  四、大力组织社员下乡修造农具
  1963年,全区在集中人力物力大造抗旱农具的同时,还建立了844个农具修配站(组),组织3358人,下乡修理农具,做到服务上门。
  一些原来手工工人不去的边远山区,也设有流动修配组。有的修配站(组)做到边修配,边了解情况,边供应,对指导农业生产、便利农民起了良好作用。漳浦县赤湖公社手工业社,设有6个站、18个流动组,做到队队有流动组,村村任务包干。群众反映说:“制新修旧站组包,村头叫人人随到,产品质量件件好,今年抗旱免烦恼”。
  1964年,据全区不完全统计,共组织铁木竹农具修配站(组)448个1449人。全年共修铁木竹农具126.24万件。下乡修配一般做到服务上门,实行“三包”,公开牌价。长泰县陈巷公社综合社采取定点修理,实行发票制,服务周到,群众欢迎。工匠曾生发,每天晚上趁生产队开会了解需修情况,次晨登门收活,修好晚上送回,被农民称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漳浦旧镇铁木社员在抗旱时随带工具在田头修配,秦溪大队一架坏了的水车放田头,工人们见了马上修理好。待生产队派人要将水车扛到旧镇去修理时,见水车已修好,甚为奇怪。后来才知是旧镇铁木社社员修的,非常感激。
  1965年,全区对农村修配网点进行调整,使网点布局更加合理。全区网点保持500多个,1700多人,全年共修配竹木农具81万件。特别加强了边远地区和新建工地的修配工作。平和芦溪铁器社在农村分片设点,到生产队巡回修配,风雨无阻。老区农民称他们象“当年游击队,吃大苦,耐大劳”。
  五、加强农业机械修理
  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使农村中农业机械的数量日益增加,农业机械修配的任务也随之出现,日显繁重。这是农村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也是手工业修配必须跟上的一个新形势。
  1965年,全区大部分县(市)手工业领导看到了这一点,开始抓农业机械修配能力提高扩大,建立了一些机修厂、社(组)。龙海县发展较快,在石码、莲花各办一个机修厂,在角美、港尾各办一个机修组,农业机械修配网逐步形成,发挥作用。莲花机修社一个组8个工人,经常到周围7个公社修配各种农械,仅抽水机就修了148台(共1543马力)。隶新大队抗旱中20匹柴油机坏了,群众非常焦急。工人连夜赶修好,颇受赞扬。机修下乡,还传授维修设备和开动力机的技术。生产队长满意地说:“真是工农一家亲,坏什么,修什么;需要什么,做什么”。
  六、突破修造观念,为农业发展多种经济服务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手工业生产的任务就是生产农业需要的农具,满足生活需求的日用品、小商品。但是随国民经济调整的逐渐好转,一些手工业干部和工人,在支援农业方面,突破了以往制造修配农具的老观念,开始闯入发展农村多种经济服务的崭新领域,这是当时手工业生产上的一种新生事物。
  1965年,漳浦、诏安手工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山草新项目办起了编织厂。他们到山区发动农民上山割草,全年共向农民收购34,万多斤,既增加生产队农民收入2.4万多元,又编织糖袋7万多条,为工业包装服务,自己也增加产值12万多元。
  东山县打索社工人带机器下乡,加工龙舌兰13多万斤(成品2
  吨)。既增加农民副业收入,大大促进农民种龙舌兰的积极性,又使打索社业务兴旺起来。
  龙海县农民1965年养羊2400多头,收了不少羊毛不能处理。县弹棉社工人在农科所支持下,大搞原毛成毛线试验,并派人到浙江纺织厂学习,终于获得成功,受到省养羊现场会好评。
  七、各行各业下乡为农民服务
  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农民生活服务也是手工业支农任务的内容之一。1965年全区手工业各行各业加强为农民服务思想,树立以支农服务为荣观念,广大职工争着下农村为农民做贡献。
  弹棉被、做衣服、补鞋子、修钟表、修自行车、刻印等各行各业职工,走出厂、社,离开城市,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做到思想、产品、技术、工作“四下乡”。这是合作化以来没有过的。龙海县弹棉社职工。想尽办法为农民旧被翻新,奔走几个纺织厂、废品收购站收购下脚料和旧棉花5500多斤,回收长浆丝纱筒100多件。60%以上工人带着棉花走遍165个自然村,走乡串户,为农民旧被翻新添棉4700多件。过溪大队一位老大娘,拿出一件棉被要翻,这件破被已翻过两遍,无粘性,不能再翻,弹棉社后来为它添棉翻,老大娘看到新棉被,笑着说:“政府好领导,我不愁冬天冷了”。
  漳浦皮革塑料厂,全年为农民修补卫生衣、棉毛衣、汗衫等11500多件。诏安城关缝纫社推广新剪裁法,为农民做11940件衣服,节约棉布6100多件。秀篆公社一位农民说:“我一家8口人,给我节约一套衣服,解决大问题。”帮助解决了农民的困难,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更加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文史资料的”经济建设“、”文教事业“、往事回顾”、“禁毒禁赌”、“人物春秋”、“史料拾零”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启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