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宗蔡收养知府千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71
颗粒名称: 孙宗蔡收养知府千金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4
页码: 119-122
摘要: 辛亥农历九月,反皇清、创民国的革命风暴翻卷八闽,漳州同盟会员紧张地准备光复,暗中组织农民军、学生军,秘密策动漳州镇总兵协统刘勋率旗兵起义。漳州知府陈嘉言见情势危急,进退无门,终日惊慌惶恐,夜里与家人围坐一起悲伤痛哭。这个陈嘉言,字梅生,湖南人,进士出身,官居御史,在京城当官时曾经上疏奏谏慈禧太后,因而得罪了慈禧老佛爷,才被谪降到漳州府。他在漳州任上还算清廉,不刮不榨,恃靠薪俸供养家人和一些吃闲饭的亲属,年深月久,却把他吃得钿光囊尽。辛亥革命洪潮滚来,身为知府的陈嘉言盘川拮据,欲逃却逃不得,只好搂抱幼女掉泪痛哭,为身家性命而忧伤。事后,知府鬻卖千金,宗蔡收养小姐,在城内成为街谈巷议的热话头。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文史资料 漳州

内容

辛亥(1911)农历九月,反皇清、创民国的革命风暴翻卷八闽,漳州同盟会员紧张地准备光复,暗中组织农民军、学生军,秘密策动漳州镇总兵协统刘勋率旗兵起义。漳州知府陈嘉言见情势危急,进退无门,终日惊慌惶恐,夜里与家人围坐一起悲伤痛哭。这个陈嘉言,字梅生,湖南人,进士出身,官居御史,在京城当官时曾经上疏奏谏慈禧太后,因而得罪了慈禧老佛爷,才被谪降到漳州府。他在漳州任上还算清廉,不刮不榨,恃靠薪俸供养家人和一些吃闲饭的亲属,年深月久,却把他吃得钿光囊尽。辛亥革命洪潮滚来,身为知府的陈嘉言盘川拮据,欲逃却逃不得,只好搂抱幼女掉泪痛哭,为身家性命而忧伤。
  漳州光复前夕,同盟会漳州分会通过县绅孙宗蔡去劝降漳州知府。孙宗蔡,字次典,家在城南孙厝,清朝末年得中贡元,不从政而营商,成为漳城南隅一富翁,富有却不吝,不管那方人氏相求,都会慷慨解囊一助。对桑梓大事颇为关心,1905年兴新学,他在漳城倡废私塾,首创县立两等小学堂;与同盟会员林者仁、陈智君、施荫棠、吴春元交谊深厚,也与清朝地方官吏有着来往。这次,他作为一个合适的人选,找陈嘉言说降。在府衙内,孙对陈晓以大义,指明去从,规劝知府不要忘记“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古语,还是要替自家留一条生路为好。陈嘉言听得入耳,知道皇清大势已弃,自己也无心仕途,向孙表示愿意归顺反正,但他担心一家大小安全。孙宗蔡告他说,革命党对清朝降吏不究前罪,身家性命可保。于是,陈嘉言当孙宗蔡的面说:“举家可保,吾当归顺。”当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11月11日)夜,漳州城扯下清朝的黄龙旗,升起五色革命旗帜,宣告光复。原汀漳龙道尹何成浩(字碧鎏)趁夜遁走,逃往广东老家;翌晨,陈嘉言贴出告民示,宣布漳州独立,也表示他本人拥护光复。又过一天,龙溪县知事曹本章(字燕甫),携资带眷,骑着马离城逃去,匿迹江西。只有知府陈嘉言因回家路费无着,仍蜷缩在府衙内抹泪抽泣。
  光复后随即成立的漳州参事会,在商议发落知府陈嘉言时,辜念其投降有诚,不究既往,同意放他返籍为民,但不付资遣送。陈嘉言一家性命得保,虽说举额称庆,但也愁肠绞肚:决心回籍,千里归乡,而路费分文没有,怎生走得?他犯愁不解,凄然拿椅子坐在府衙大门前,向围观的平民苦诉:“我什么值钱东西都没有呀!这府里的东西,你们要就拿去!”当他一站起来,便有人把他身后的那只椅子抽走了。陈嘉言最后决意“割肉”归乡,卖掉两个小女儿,一个送给富商“蔡同昌”棉布行老板蔡仁甫,另一个送给孙宗蔡当养女。他泪汪汪地对孙说:“弃骨肉异乡,亦实出无奈,小女寄食高寓,吾心也安!”孙宗蔡安慰陈嘉官:“吾将如亲生闺嫒相待,汝可放心归去。”孙还包了一串“红包”,赠送白银400元。蔡家老板也闻风而动,同样馈赠400光洋。这个皇家败臣陈嘉言得赠800银元,才携眷别女离开漳州,赴厦门乘船转回湖南故里。事后,知府鬻卖千金,宗蔡收养小姐,在城内成为街谈巷议的热话头。
  孙宗蔡收养的知府小千金,只有两岁多,稚幼无知,吃喝待哺。他便把小养女安排给正室发妻抚养,有意在大家庭中提示她的尊贵身份,并慎重其事地嘱咐家人不能另眼相看,他还给知府小千金表了一个好听的名姓,叫孙羽,特地雇了一个奶妈来家里专工带养。孙羽长大到七、八岁时,孙宗蔡送她和自己亲生女一起上学识字。民国十三年(1924),漳州办起一所女子职业中学,孙羽 ——这位知府千金和宗蔡侧室生的五女孙羡、六女孙凤一起进入女中。那时候,女儿家读中学还十分罕见,孙家三个姑娘都进女中,真是响红了全漳州城。
  孙羽体态丰盈,圆圆脸面,性格内向,天赋不高。她读了二、三年中学,就自动放弃升学的机会,蹲在家里不做事,也做不来家务杂事。可是,孙家上上下下,没人敢怠慢于她,同辈人从不直呼她的名字,都呢称她“小姐”。也可能是这个缘故,使她慢慢萌生一种客居他乡的离情和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虽然为人敦实,但也内郁寡欢。民国十六年(1927),孙羽已十八、九岁,城里主动来提亲的大户人家很多,孙宗蔡闻喜而思,考虑再三,都一一给予婉辞,他最后选择了自己的堂姊之子黄朝元,把孙羽的终身许给了他。孙宗蔡对家人说:“羽仔太忠厚老实,不善理家纳客,嫁给大户人家会受亏待,找个自家亲戚,做公婆的不看佛面也会看人面,多关照几分。”孙羽未过黄家门,孙宗蔡还对堂姐姐~~~未来的亲家母叮咛说:“你别认她是小姐就百般拾举她,该管教还要管教,该让她学做的事还要教她做。”孙羽出闺了,孙宗蔡为她备下的陪嫁礼物,同亲生女孙羡的嫁妆一样。孙是孙家众女儿中的大美人,当父亲的最宠爱她,出嫁时用小包车运送嫁妆,载送新娘,跨出家门时还给出闺礼银300元。孙羽出嫁时,同样对待,一件没少。
  孙羽进了黄家门,还是少欢寡言,懒散家务,夫妻感情不笃,常常跑回孙厝娘家,没有生男育女。她的丈夫黄朝元,在“高赐记”布庄当店员,精明能干,在工会里很活跃(据说1938年因参加地下革命活动而被捕入狱,刑死在龙岩监牢内)。可惜,夫妻间不和谐,孙羽积郁成疾,患精神分裂症,成天涂脂抹粉傻嘻笑,家里人还封建地说她“冲犯白猴精”。大约1931年间,这位知府千金便天亡了。
  孙羽死后,孙宗蔡以悲痛的心情,修书告知在湖南的生身父亲陈嘉言。此时的陈嘉言,年已老暮,双目失明,闻噩耗便托人回信给孙宗蔡,哀叹 “小女命薄 ”,对孙表谢 “培育之恩 ”。过二、三年,陈嘉言也病逝湖南(他的后裔从湘地特意寄了讣音给孙宗蔡)。
  (据孙宗蔡子孙绍年、女孙芹菜等回忆整理)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大法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继续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本书收录“百岁自述”、“闽南辛亥光复与反袁护国”、“林森与辛亥革命”、“追念先祖父汤铭盘”、“陈兆龙出狱赴京”、“缅怀先伯父吴穿杨”等2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瑾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