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九峰一役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68
颗粒名称: 己酉九峰一役又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114-115
摘要: 据我家祖父传述:宣统元年己酉除夕前一天,平和县 “白扇会”会众挥刀抡枪,攻打县城九峰镇,举行武装反清的 “九峰之役 ”。发动这次义举的首领是个女流,乃我的曾祖母江阿仗。举义当天,“白扇会”会徒在各村按约发号,僭赴九峰。夜深,先由17个敢死队员攻入县衙,直捣大堂后花厅。混战良久,双方均有伤亡,清把总被砍倒在地,而 “义勇 ”曾观头伤被俘。常时操习刀枪,编队训练,并以增坑为根据地,石寨、汀溪、新塘为基点和前哨,积聚力量,准备反清。暴动之前,还和大埔、饶平“义勇”约期援应。可惜,大埔、饶平会众误传发号于除夕当夜,以致九峰之役失援而告失败。
关键词: 九峰战役 文史资料 漳州

内容

据我家祖父传述:宣统元年己酉(1909)除夕前一天,平和县 “白扇会”会众挥刀抡枪,攻打县城九峰镇,举行武装反清的 “九峰之役 ”。发动这次义举的首领是个女流,乃我的曾祖母江阿仗。
  举义当天,“白扇会”会徒在各村按约发号,僭赴九峰。会首江阿仗亲率“义勇”中的敢死队员70多人,从石寨出发,经汀溪,过九硿,入东水门,与埋伏九峰的曾宪炳、朱桂森等会徒里外合应。夜深,先由17个敢死队员攻入县衙,直捣大堂后花厅。平和县令王元一犹在梦中,不知究竟,惊醒后怆惶从后门逃走,恰被赶来后援的敢死队撞遇。队员在黑夜里执问:“何人?”王诡答:“师爷。”举义会徒对清朝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不管是县令还是师爷都不放过,一队员挥刀刺去,把王元一刺伤一眼,竟被监役朱省镇挟身救出,从交邦巷(九房巷)逃遁,避匿于县衙后的陈家。各支敢死队已冲入衙署,抡枪挥刀与守署吏卒格斗,直至天色微明。时,东门武举朱慕之鸣锣呼救,守城武卫协(标)叶世嵩才领率亲勇,披挂与起义会徒交锋。混战良久,双方均有伤亡,清把总被砍倒在地,而 “义勇 ”曾观头伤被俘。后因 “白扇会 ”增援 “义勇 ”误约未至,会徒寡不敌众,曾祖母江阿仗见机下令撤退,重返石寨。九峰之役告败,石寨、增坑、汀溪、新塘遂遭清兵围剿,会徒被抓杀,房舍被焚烧。我的曾祖母江阿仗,获得村民掩护,在与清兵周旋中脱险而僦伏,直到辛亥光复胜利才归农。先曾祖母江阿仗,1868年(清同治七年戊辰)出生在平和大溪乡江寨村旧楼社的一个拳术世家,幼不裹足。少与父兄习武学医,及长则闯荡闽粤江湖,会说闽南话、客家话和广州话。有一年,在广州献技行医时,曾经听闻孙中山演讲“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她回平和增坑村夫家后,常叹外有列强蚕食鲸吞,内有官吏敲榨压迫,对清朝统治大为不满,遂萌生反抗之志。于是,她在灵通山和大芹山交界的僻壤山村,发动组织抗清的“白扇会”,不上两年之久,招集会徒遍及平和、诏安及广东大埔、饶平诸县,会众达2000余人。常时操习刀枪,编队训练,并以增坑为根据地,石寨、汀溪、新塘为基点和前哨,积聚力量,准备反清。己酉九峰一役之前,江阿仗命女教练游阿猛(曾在广东参加过擂台比武)缝制羽毛扇形的会旗,红底白字,书“白扇会”三大字,又赶制起义会徒的“臂号”;编制“义勇”武装队伍,分前、中、后旗;设先锋、中军,委任我祖父陈水淼、叔祖陈明水和诏安会徒林胜为“义勇”头目;石寨村吴阿坚、吴火锻、游阿猛充当后勤联络。暴动之前,还和大埔、饶平“义勇”约期援应。可惜,大埔、饶平会众误传发号于除夕当夜,以致九峰之役失援而告失败。虽然己酉反清一役不成,但作为女流辈的先曾祖母江阿仗,明大义举旗抗清,这在漳属辛亥革命史上单开先例,值得一记。
  (林添生整理,平和县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本书收录“百岁自述”、“闽南辛亥光复与反袁护国”、“林森与辛亥革命”、“追念先祖父汤铭盘”、“陈兆龙出狱赴京”、“缅怀先伯父吴穿杨”等2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金依
责任者
林添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