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载:《录各报要闻》辛亥(1911)年农九月二十五日 “选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64
颗粒名称: 附载:《录各报要闻》辛亥(1911)年农九月二十五日 “选稿”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
页码: 97-99
摘要: 不佞为中国倡导社会主义之一人,尝以为社会主义当自破除世袭遗产之恶制度入手,故于政体绝对反的(是)反对君主立宪,而比较的赞成民主共和,然书生寡术,第能发理想为言论而已,不图大军一起,即定为国是,宣布实行,钦佩何极!据鄂以来,一日千里,规模宏远,节制严明,薄海归心,寰球腾颂,社会主义家尤咸表同情,而不佞至愚极顽,独有不能己于言者,则谓今日之事,断宜揭示政治革命主义,而不必牵涉民族革命问题也。比者道路流传,函电迭载,倒戈漂杵,不绝听闻。况通婚已久,血统相和,何以待之。至对于此次事变后,社会主义之主张,则姑有待而言,惟希裁察,无任主臣。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文史资料 漳州

内容

军政府麾下:
  不佞为中国倡导社会主义之一人,尝以为社会主义当自破除世袭遗产之恶制度入手,故于政体绝对反的(是)反对君主立宪,而比较的赞成民主共和,然书生寡术,第能发理想为言论而已,不图大军一起,即定为国是,宣布实行,钦佩何极!据鄂以来,一日千里,规模宏远,节制严明,薄海归心,寰球腾颂,社会主义家尤咸表同情,而不佞至愚极顽,独有不能己于言者,则谓今日之事,断宜揭示政治革命主义,而不必牵涉民族革命问题也。比者道路流传,函电迭载,倒戈漂杵,不绝听闻。
  读大军各文檄,亦恒以民族问题为前提,一若推翻不良之政治,必先剿灭不良之民族也者,于是兴汉灭满之论大昌。区区窃计,有大不可者十二。
  试错杂陈之,佛言慈悲救度,孔言四海兄弟,耶言爱敌如友,本源思想,中外从同,翩其反而实悖人道。此大不可者一;九世复仇之说,是非颇谬于圣人,柳柳州已能辞而辟之,况近世新个人主义日盛,恩怨关系皆限于其人之一身。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今日满人谁与其事?若必累推而上,则汉人假词以灭满人,恐苗人又将援例以灭汉人。此大不可者二;即论复仇,而满人入关,一意羁糜,初无灭汉之致策,兹乃慨遭攘斥报施,殊失其平,尤而效之,罪又正焉!辗转相寻,曷其有极。此大不可者三;满人才四百万众耳,以百敌一,克之不武,杀之不仁。此大不可者四;中国民族至为繁盛,和亲赐姓,混合华夷,六朝五季辽金元之际,外族麇集,宗法荡然,纯粹黄帝子孙有几?独排满人,于义未遍,兼排他族,在势难行。此大不可者五,民主共和之精髓,不出自由、平等、亲爱三言,兴汉灭满,矛盾相陷,根底已倾。此大不可者六,右皆就理论言,满汉同化,二百余年,服色文言,了无识别,保无诬指误听之失乎?况通婚已久,血统相和,何以待之。此大不可者七;不嗜杀人,惟能一天下,多所诛戮,易失民心,而蒙藏回疆必怀疑惧,翻然并起,肆应为难。此大不可者八;欧美人士方欢迎崇拜,交赞文明,独于灭满,不无遗议,舆论俱在,交涉堪虞。此大不可者九;蠡虿有毒,困兽犹斗,铤而走险,何所不为,粤防荆防之轰城,汉口镇江之毒井,皆此反动力激荡而成,综其会归,仍苦吾民耳。此大不可者十,设满人求庇于外人,则渔夫得利,瓜分立成。此大不可者十一;所谓中华民国者,东三省亦入范围乎,据其地而灭其人,虽甚残暴,不应有是,若逐之而弃置之,将四塞藩□成瓶脱,而侨居父老长为异域之人,非为自隘樊篱,且是自残肌体矣!此大不可者十二。右皆就事实言,故今日之事,但当揭单纯政治革命,以颁创共和政体而已。君主宜去也,为其为君主之鹰犬,非为满人也,大吏宜逐也,官军宜来也;为其为君主之鹰犬而逐之轰之,非为满人也,夫政治腐败,至于斯极,岂汉人当国而遂可以不革命乎?且君主虽满人,而君主之鹰犬则多汉人,是汉人亦宜肩其责,两分其罪,伐毛洗髓以革故也,戮力同心以鼎新也,无满汉也。从前帝王世袭,异姓代起,于胜朝宗胄,必尽法蠖夷,俾无为患子孙,今民主则天下为公,何用多事以自扰。不佞于满人,毫无特别感情,惟夙昔倡导社会主义,泯差别而企大同,其屡望于大军者特又至远且大,不避斧钺,辄贡所怀。至对于此次事变后,社会主义之主张,则姑有待而言,惟希裁察,无任主臣。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本书收录“百岁自述”、“闽南辛亥光复与反袁护国”、“林森与辛亥革命”、“追念先祖父汤铭盘”、“陈兆龙出狱赴京”、“缅怀先伯父吴穿杨”等29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