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辛亥志士甘黄涛之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62
颗粒名称: 海澄辛亥志士甘黄涛之死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89-90
摘要: 甘黄涛,字少澄,海澄县城人,清朝邑庠生。平生做事有胆识,见义勇为,言行激烈,因而遭贪官劣豪畏惮。“戊戌变法”失败后,海澄县令易简,拟以革命党“罪名”,将甘逮治。甘得悉,星夜由厦门间道出洋,寄寓英属殖民地新加坡。侨居期间,甘与当地进步记者交往,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宣传革命的文章,兼驳斥康、梁的“保皇论”,呼唤侨胞觉醒,进行民主革命鼓吹。清宣统元年,易简卸任,甘才回籍。当时,海澄共和党首领陈光藻乃 “鸦片鬼 ”,因抽吸鸦片被禁烟人员查获,拘送县署究办。不久,县令曹本章有省城之行,蓝汝汉即布置蔡栗斋与曹同行,到省垣多方活动,加害甘氏。辛亥革命志士甘黄涛之死,说明袁世凯窃国后加紧镇压革命党人。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文史资料 漳州

内容

甘黄涛,字少澄,海澄县城人,清朝邑庠生。平生做事有胆识,见义勇为,言行激烈,因而遭贪官劣豪畏惮。“戊戌变法”失败后,海澄县令易简,拟以革命党“罪名”,将甘逮治。甘得悉,星夜由厦门间道出洋,寄寓英属殖民地新加坡。侨居期间,甘与当地进步记者交往,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宣传革命的文章,兼驳斥康、梁的“保皇论”,呼唤侨胞觉醒,进行民主革命鼓吹。清宣统元年(1909年),易简卸任,甘才回籍。
  辛亥革命前,甘联络澄人许秀峰、黄道纶等,暗中运动驻澄清军福毅营的管带和哨官,秘密加入同盟会,策其伺机响应举义。辛亥武昌首义成功,江南各省纷纷响应。在同盟会海澄分会的发动下,海澄县城于当年农历九月二十三日(1911年9月13日)宣告光复。革命党人随即组织地方军政府,募兵训练,准备北伐。甘黄涛是辛亥革命海澄光复的主要人物,在推翻清地方政府、光复海澄县的斗争中,功居第一。1912年初,省议会成立,他被选为省议员。任职期间,甘曾回海澄。适辛亥同志许秀峰主持海澄县的禁烟工作,甘给予全力支持和协助。当时,海澄共和党首领陈光藻乃 “鸦片鬼 ”,因抽吸鸦片被禁烟人员查获,拘送县署究办。陈光藻因而恼怒,誓与许秀峰、甘黄涛不共戴天。
  1912—1913年,袁世凯窃国,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后,陈光藻于是纠合一班宵小奸徒,暗中谋划,捏造情节,诬陷甘通“匪”(指革命党),图谋发动 “第三次革命 ,”以推翻袁世凯北洋政府。陈欲置甘于死地,但苦于无证。陈光藻老友谢两三(名庆霖,邑庠生),奸狡成性,见利忘义,对陈光藻献计说:“你如果拿五百块银圆给我,我自有办法提供甘的罪证,保你如愿以偿。”陈光藻当即如数应诺。谢两三就密告甘在省里当参议员时,曾托他捎带一封密信给许秀峰,信告赣、宁 “二次革命 ”的消息。甘的信件并无 “犯法 ”言论,谢两三却认定是甘进行第三次革命的 “罪证 ”。陈光藻得此件伪证,如获至宝,当即如数付款。
  另者,甘有一旧友蔡栗斋,为倚慕权势,投靠石码势豪蓝汝汉(即蓝蕃薯)门下,充当“军师”,为非作歹,甘黄涛与之绝交,蔡栗斋因而怀恨在心。甲寅年(1914)春,在辛亥革命光复前被赶走的清龙溪县令曹本章,在江西僭伏后,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贿金得官,卷土重来,任龙溪县令(1915年升漳州知府),此吏与清海澄县令史鉴清系姻亲,与土豪蓝汝汉也有来往。谢两三、蔡栗斋也相与勾结,均一丘之貉。曹一上任,蔡栗斋即随陈光藻到曹署行贿说项,按原计划具呈诬告书,陷害甘黄涛“谋划第三次革命以反袁”,并声言有谢两三可以当面对质。曹本章随即派出侦骑十多人,以蔡栗斋为督队委员,督领到海澄逮捕甘黄涛,遂押解漳州。甘蒙受“莫须有”之罪,在狱中历由呈诉上方,但终未被批复。
  不久,县令曹本章有省城之行,蓝汝汉即布置蔡栗斋与曹同行,到省垣多方活动,加害甘氏。当时福建督军李厚基窃取全省权要,充当袁世凯爪牙,偏听蔡氏谗说和挑唆,竟然下令判处甘氏死刑。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海澄辛亥革命志士甘黄涛在漳州被枪杀。辛亥革命志士甘黄涛之死,说明袁世凯窃国后加紧镇压革命党人。孙中山先生于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号召党人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反袁护国。最后,窃国的袁世凯垮台郁死,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本书收录“百岁自述”、“闽南辛亥光复与反袁护国”、“林森与辛亥革命”、“追念先祖父汤铭盘”、“陈兆龙出狱赴京”、“缅怀先伯父吴穿杨”等29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