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善庆在漳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55
颗粒名称: 宋善庆在漳州
分类号: K825
页数: 7
页码: 63-69
摘要: 在漳州积极参加辛亥光复的民主革命志士宋善庆先生,与先祖父施荫棠往来密切。宋先生为“中华之崛起”,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参与推翻大清皇朝、建立新中华的斗争,而在辛亥革命成功时却惨遭暗杀,含冤离世。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纪念,回忆先祖父生前言谈,对宋善庆先生油然产生敬念和缅怀之情。1901年,26岁,经友人介绍远离家门来到漳州谋事。当谈到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时,他愤懑地谴责清廷卖国媚外、腐败无能,认为 “非推翻不可”。宋善庆被延聘为义务教员。庄乘轮赴沪,不幸至吴淞口因撞船而坠江身亡。清廷官吏不仅不予赈灾济民,反而乘机压榨,加重赋税,高利盘剥,刮骨吮麓,致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关键词: 宋善庆 人物纪略 漳州

内容

在漳州积极参加辛亥光复的民主革命志士宋善庆先生,与先祖父施荫棠往来密切。宋先生为“中华之崛起”,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参与推翻大清皇朝、建立新中华的斗争,而在辛亥革命成功时却惨遭暗杀,含冤离世。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纪念,回忆先祖父生前言谈,对宋善庆先生油然产生敬念和缅怀之情。
  (一)
  先祖父说过,宋善庆先生号慰乔,浙江湖州人(注:一说归安人),1875年生(光绪元年)。1901年,26岁,经友人介绍远离家门来到漳州谋事。因博学多才被聘为汀漳龙道尹文案,兼任汀漳龙师范教习。他倡导新学,对文学、书法、篆刻、音乐、体育、世界语都力加提倡,在公余经常教习学生弹风琴、吹口琴、拉二胡、打兰球,师生关系水乳相融。他自己还购置当年罕见的照相机、热水瓶、手电筒,给人们感到他是一个新潮派人物。在教学上,他一向严谨治学,常对学生讲:“教不严,师之惰,没有严师督导,就没有学生的长足进步。”由于教学成绩斐然,在学生中享有威望。他虽然就职道尹公署,却没有衙官派头,与志同道合的先祖父施荫棠(茇甘)以及施明、郑无涯等结为至交,来往频仍。他常身穿兰色长袍,脚着皮鞋,踱步到浦头新行街施厝,与先祖父施荫棠等好友聚谈一处,纵议国事,心忧天下,渴望中华振兴。当谈到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时,他愤懑地谴责清廷卖国媚外、腐败无能,认为 “非推翻不可”。
  1909年春,菲律宾华侨、同盟会员庄玉奉孙中山先生之命,返回故乡漳州开辟工作,创办一所技术专修学校于乌衣巷谢氏祠堂,作为宣传革命和教育青年的基地。宋善庆被延聘为义务教员。时过半年,孙中山先生派人敦促庄玉赴沪,筹组全国华侨联合总会,庄玉遂将一切校务交由宋先生主持,並介绍宋参加了同盟会组织。庄乘轮赴沪,不幸至吴淞口因撞船而坠江身亡。噩耗传来,宋和友朋痛悼不已。后来,宋善庆、施荫棠、郑无涯等为庄作传,敬献挽联,载登上海《民主报》,慰其英灵。
  此后,宋先生鼎力肩承技校校务,还另兼数校教习,日夜劳碌,秘密宣传革命。他布衣淡饭,省吃俭用,没有婚娶,孑然一身,却用个人的薪俸作社校活动经费,为革命不遗余力。同盟会员施明、施荫棠在经费方面,也给宋予大力支持。于是,他增办“世界语学社”,鼓励青年学习外语,传播世界进步思想,吸收外国进步文明;又办师范传习所于下河街,聘请先祖父施荫棠为义务讲习员,开辟宣传革命的场所。宋亲自对学生讲课,启发辅导,讲述“外侮日迫,积弱不振”的道理,鼓动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走“爱国救国”大道。宋先生在道尹公署,常常劝戒同事“养廉”。他说:“既为官吏,不宜贪财,贪财则民穷,民穷则国弱。”他在漳十年,一身廉奉,身兼数职,毫无余财。先祖父深佩其为人情操和献身精神,每每谈及,赞叹不已。(二)
  《南京条约》签定后,厦门沦为五口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势力侵入漳州。洋人和买办勾结官吏作威作福,贩卖鸦片,毒害人民,加上1904年(甲辰)、1908年(戊申)漳州地区遭遇两次特大洪水灾害,城镇经济损失惨重,农村大部破产。清廷官吏不仅不予赈灾济民,反而乘机压榨,加重赋税,高利盘剥,刮骨吮麓,致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漳州府属各县到处掀起辛亥革命前夕的反抗斗争。宋善庆对这些斗争,都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支持。先祖父曾说过,宋先生在一次革命志士秘密会上激愤陈词:“清皇朝日薄西山,已无可救药,只有革命,才有生机。抗清反清是大势所趋,人心莫逆。”他曾对先祖父施荫棠表明抱负,衷心拥护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革命纲领。宋擅长朱体行书,曾经写下自勉诗以明志:
  (一)男儿立志出乡关,事业不成定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天涯到处有青山。
  (二)外患内忧梦里萦,忍闻故国尽悲声;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
  宋在此一时期所作的诗词,全是沉重忧时又奋发激越的爱国之作,均无吟风弄月之句。
  漳州光复前夕,宋先生与林者仁等秘密委托漳州彝器社,承印邹容所著的《革命军》(改名为《图存篇》),宣传同盟会的革命宗旨,唤起民众觉醒。宋还极力支持青年学生组织“剪发会”,剪去长辫子。他自己也剪长辫,穿西装,照相留影,以示抗清,宣布与清朝不共戴天。为迎接推翻清廷的革命风暴到来,宋先生与同盟会会员陈兆龙、林者仁、李纪堂等志士,编辑出版漳州首家日报《录各报要闻》,沟通各地革命党人的讯息,刊登各省反对列强瓜分中华、揭露清廷腐败卖国、官场行贿买官的丑闻,鼓吹民众进行革命救国。这是漳州最早出版的一种民主进步报刊,对辛亥革命的胜利颇有激励作用。
  (三)
  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成功,民主革命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各地。11月10日,漳州同盟会员陈兆龙、朱润卿、宋善庆、林者仁、施荫棠、陈之鸿、白植滋、陈亮等紧急集会,密商光复大计。会后,宋善庆趁夜带领陈之鸿(清福)等业已武装的几个大汉,突然窜入汀漳龙兵备道尹(简称道台)何成浩家,晓以大义,指明出路,策其反正,业申明若执迷不悟,必如飞蛾扑火。斯时,还命陈之鸿出示四颗自制集束手榴弹,厉声吓喊:“道台若不悬崖勒马,此物无情。”何成浩,粤西人,举人捐班出身,眼见大势已去,表示投降,当夜举家逃走。宋胆识过人,不动干戈,不放一枪一弹即迫走清朝道台,漳州光复,传为佳话。后,宋与林者仁等在儒学明伦堂升起第一面辛亥革命的五色大旗,宣告漳州光复胜利。
  11月11日,漳州光复,哥老会首领张仪、曹毓汝等辈(时绿营清兵多加入会道门而拥有实力)亦带一批徒众进城,因成员复杂,与地方流氓伙结,乘机扰乱,加上城乡出现盗匪抢劫,坏人敲诈勒索,故人心浮动,商店闭户,居民不敢外出。宋先生支持先祖父施荫棠早已组织石码崇福社、下浒社、角美洪岱社宗亲四、五百人,各带刀枪、木棍、藤盾、鸟枪、单响毛瑟枪等武器入城参加光复,维持治安。光复日,这批农民军陆续进驻漳州东门浦头一带。越日,即由先祖父带领浩浩荡荡的队伍沿街游行示威,他骑着白马,举扬光复大旗,走在队伍前列,欢庆光复,宣告安民。由此,民心稍定,社会秩序始趋正常。
  农民武装进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宋与先祖父商决,组织汀漳龙数校学生100余人为警察军。宋出面向道署取出枪械,并亲自指挥学生武装队伍,担负城内治安工作。学生警察军分若干分队、小队,领队者有:邱仁和、曾紫担、林有壬、杨鸿逵、陈济舟,都是师范戊、乙两班的学生;陈寿西、陈畴、潘澄峨、孙绍武、包国材、张厚坤、张金波、朱自辑、苏鹤年、林春元、管奋庸等,均系附小与县一小学高年生。他们的任务完成后,旋即解散。
  (四)
  讵料,漳州光复后,上层人士分成东、南两党派,在地方上争权夺利。光复二十来天,便在明伦堂召开“全漳团结大会”,到会者千余人。会上,南党首要林者仁宣布东党首要陈智君七大罪状,说他盗窃革命功绩,欺骗民众,永远不许其干预社会中事,并分发“宣言”,公开矛盾。陈不予示弱,组织反击,从此两党互相争斗多年。东南两派互争雄长,宋善庆感到辛亥光复刚刚告成,而发生内部攻讦,很是痛心,与先祖父施荫棠相约,为顾全大局,不介入纷争。但他秉性耿直,曾经公开在某会上讲话:“热衷于争权夺利者,是假意革命,若投机取巧,贪污枉法,暴敛自肥,则违反同盟会宗旨。”这本是无所偏颇的公正劝告,却引起某些阴谋者的刻骨仇恨,招致他惨遭杀身之祸。
  明伦堂大会开过数日,陈之鸿(时任警察局长)邀请宋先生在福南昌照相馆内欢宴。席散后,约夜九点,宋独归,行至马坪街后巷头时,突被预伏的暴徒狙击行刺,腹部中两弹倒地。当宋被过往行人扶架起来时,殷红鲜血从衣服上点点下滴,遂抬医所救治,但半途而气绝。民众围着他长逝的遗体,悲痛不已,涌泪衷恸。宋先生被人暗杀的凶讯传出后,闻者无不惊愕和痛悼,纷纷谴责主使者和杀手残暴。
  宋先生身后,一切后事由先祖父施荫棠料理。施伯初、施荷农、黄笃卿、林仲山、蔡师尧等,以学生兼世侄辈的身份协办丧事,并由他们几人亲扶宋先生的遗体入殓,在汀漳龙师范学校里(原丹霞书院)布置吊唁灵堂。时,由官方出面主持,漳州各界人士为宋先生召开庄严肃穆的追悼大会,与会者戴黑纱执绋致哀。汀漳龙各中、小学堂敬献挽联、悼诗。今记流传两首如下:
  其一:
  生为楷模死堪悲,宇宙循环话杀机,
  三十六载尘劫苦,好从解脱悟前非。
  
  其二:
  归舟冉冉噪昏鸦,荒冥草山夕照斜,
  侠骨长理英气在,满山盛放杜鹃花。
  先祖父施荫棠痛悼善庆挚友一首:
  妖雾弥漫混太清,栋梁遽折世同惊,
  隐忧早兆离乡客,馀痛频催接矩人。
  狙击何能亏大局,薤歌自足恸深情,
  墓门茂草参差绿,一束生刍作定评。
  陈祖诒挽联
  看今日追悼先生,仇人亦称知己,
  到此时空余后死,正气且慰忠魂。
  人们对宋善庆先生之死,在敬献的挽联、悼诗中都深表痛惜之情和悲愤之心。直至今日,我们还缅怀和敬念这位早期民主革命志士。
  注:施明是施家族亲,留日时于1905年在东京首批参加同盟会组织。隔年,被孙中山派回福建开辟工作,1907年在厦门鼓浪屿介绍王兆培参加同盟会。光复后,在福建省教育司任督导员,民国元年保送王赴日留学。尔后,施亦被派往日本任中国留学生管理员。
  『录各报要闻』刊载的漳州光复图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本书收录“百岁自述”、“闽南辛亥光复与反袁护国”、“林森与辛亥革命”、“追念先祖父汤铭盘”、“陈兆龙出狱赴京”、“缅怀先伯父吴穿杨”等2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施洵
责任者
施正渊
责任者
施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