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伯父吴穿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53
颗粒名称: 缅怀先伯父吴穿杨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56-57
摘要: 辛亥革命80周年到来之际,我更缅怀辛亥志士、先大伯父吴穿杨。1881年,先大伯父出生于平和县大溪乡壶嗣村。及长,即往北大年府经商,继承旅泰先辈的初创薄业。1905年,孙中山先生到星洲,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召集华侨中的爱国志士,发动组织同盟会,泰国北大年府闻风而动。我大伯父即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参加同盟会组织。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组织泰侨敢死队,准备返国参加辛亥光复,直赴沙场。敢死队员有吴香乞、陈阿金、林明、王水泉、吴愿土和我大伯父吴穿杨等13人,分两期回国:第一期到福建省会福州入伍;大伯父参加第二期,在福州光复时到达厦门,随即转往广州参加革命斗争。
关键词: 吴穿杨 人物纪略 漳州

内容

辛亥革命80周年到来之际,我更缅怀辛亥志士、先大伯父吴穿杨。1881年,先大伯父出生于平和县大溪乡壶嗣村。及长,即往北大年府经商,继承旅泰先辈的初创薄业。1905年,孙中山先生到星洲,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召集华侨中的爱国志士,发动组织同盟会,泰国北大年府闻风而动。我大伯父即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参加同盟会组织。其时,被派到北大年府鼓吹革命的闽侯人陈振声,同侨胞王大鹏、许德文、曾广川、吴援奇等,还组织华侨公会,附设“明德”书报社,作为集会之场所,公举一、二届总理王大鹏、吴援奇。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组织泰侨敢死队,准备返国参加辛亥光复,直赴沙场。敢死队员有吴香乞、陈阿金、林明、王水泉、吴愿土和我大伯父吴穿杨等13人,分两期回国:第一期到福建省会福州入伍;大伯父参加第二期,在福州光复时到达厦门,随即转往广州参加革命斗争。
  辛亥革命胜利后,我大伯父和吴援奇、吴愿土(平和籍)回泰,始于多罗闽开采锡矿,继租于宋人,终售给英商,用所获得的全部资金同内弟曾福顺(曾获泰皇荣封 “銮爵 ”),合创曾顺成公司于陶公,商业蒸蒸日上。正当生意兴隆、实业发达之际,年只36岁的大伯父吴穿杨,不幸身患重病,于1916年赍志以殁。仙逝前,命胞弟(我的五叔父)吴学濂南渡辅助商业。学濂叔与曾福顺恭持细筹,相亲维系,商业益臻,遂改组名分号成有限公司,由曾福顺任董事总经理。
  我五叔父遵从其故兄嘱托,爱侄(吴穿杨之子)如爱子,瞻护养教,关怀备至。五叔父延聘国内有识之士曾伟卿等南渡,执教于中华学校,为子侄传授中华文化。侄吴徽章资性聪颖,才智过人,自幼秉承叔父教示,刻苦攻读中、泰文和外语,学业猛进,继攻华文于星州华中,后进港大深造,再入中国中大苦读,学成回泰,任曾福顺有限公司合艾分公司经理,开拓进取,经营有方,往英国购进开矿先进机械,又向马来西亚包销橡胶良种经营于泰,获利甚多,声誉日隆,嗣受命任合艾市市长。我堂兄吴徽章任市长期间,以全部薪金捐献给社会公益事业,又建合艾、耶拉两市钟楼,获得泰皇嘉奖。对五叔父吴学濂在家乡创办的壶峰小学,堂兄慷慨解囊汇款资助,对桑梓的教育事业热心扶持。
  堂兄吴徽章,堂嫂曾柳真有四男二女:长男吴宪纲任合艾分公司经理;次男吴宪统,留美博士(今在美国经商);三男吴宪纪毕业于澳洲雪尼大学,获博士学位(任职教授);四男吴宪滔,留德医学博士(今在德国经商)。一家三博士,故里传佳话。先伯父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事业未竟而早逝,但他后裔繁衍,儿孙拨萃,也堪慰九泉了!
  (平和县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本书收录“百岁自述”、“闽南辛亥光复与反袁护国”、“林森与辛亥革命”、“追念先祖父汤铭盘”、“陈兆龙出狱赴京”、“缅怀先伯父吴穿杨”等2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宝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