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初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31
颗粒名称: 剿匪初捷
分类号: K250.6
页数: 2
页码: 161-162
摘要: 打响八闽农民武装斗争的革命第一枪;而后闽南游击队在平和山区坚持长期又艰苦的革命斗争,而反革命的势力疯狂地进行反扑,国民党反动派用烧、杀、抢的“不甘心灭亡的反动势力纠集一起进行垂死挣扎,平和县是土匪活动的重点县之一,闽南青年反共救国军”这三大股土匪下设匪支队、大队、分队等,分布在全县八个区进行反革命的破坏颠覆活动。匪首曾敬承(豪绅、县长)、朱燧藩(国大代表)纠集16个保500余名乡保“勾结诏安县张志鸿匪部在九峰旧县城进行反革命暴乱,匪首陈德卿纠集反革命武装700余人在南胜进行反革命暴乱。
关键词: 漳州 战斗 剿匪

内容

平和县位于漳州西部、闽粤两省交界处,是一个革命老区县。早在1928年3月8日,朱积垒同志就领导“长乐暴动”,打响八闽农民武装斗争的革命第一枪;1935年,红三团、红九团在三坪会师,1938年,闽南革命志士在平和会师北上抗日,而后闽南游击队在平和山区坚持长期又艰苦的革命斗争,革命的红旗始终不倒。革命的力量在发展,而反革命的势力疯狂地进行反扑,国民党反动派用烧、杀、抢的“三光”政策残酷摧残革命老区人民。解放初,不甘心灭亡的反动势力纠集一起进行垂死挣扎,妄图扼杀新生的民主政权。那时候,平和县是土匪活动的重点县之一,其大股的匪敌势力有三:一是“反共救国军平和支队”司令沈思太、副司令陈德卿;二是“十二兵团福建游击总部”纵队司令李阿海;三是“闽南青年反共救国军”司令曾敬承。这三大股土匪下设匪支队、大队、分队等,计大小131股,匪徒1316人,分布在全县八个区进行反革命的破坏颠覆活动。1949年12月20日,匪首曾敬承(豪绅、县长)、朱燧藩(国大代表)纠集16个保500余名乡保“自卫队”,勾结诏安县张志鸿匪部在九峰旧县城进行反革命暴乱;1950年3月,匪首陈德卿纠集反革命武装700余人在南胜进行反革命暴乱;1950年8、9月间,为配合美帝侵朝战争,匪首李阿海先后在一区白楼、顶溪、锦溪、东溪和二区后塘、东山等乡,杀害我区乡干部、民兵、军属计21人,打伤4人。至9月中旬,全县被土匪杀害的6个区10个乡干部、群众多达42人,土匪的嚣张气焰和猖狂活动,虽然被我军91师某部配合县独立营镇压和扑灭下去,但大部分匪首尚未捕获,带着匪徒上山进行小股活动。陈德卿股匪活动于南胜地区;吴大仑、蔡禹川匪大队活动于一区山格、小溪和二区小坪等地;张辉煌、叶上腾匪大队活动于五区后峙、大溪;陈玉猴匪大队活动于四区高坑;李阿海匪属“支队司令”李清海四个匪大队活动于四区、二区和七区。当时,匪氛还是甚嚣尘上。我们这批从部队转下来的同志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对敌最恨,斗敌最狠,消灭土匪也最坚决。前往八区任区委书记的程绍岗同志,带领潘世江、鞠宝柱、刘彭华等部队来的5位同志及10余名区干部,在进入八区境内的秀峰岭遇上土匪,当场抓捕了一个匪徒。经教育后,该匪徒检举区里有一个“干部”通匪,老程立即把那个通匪的“干部”扣押起来进行审查。第三天清晨,100多个土匪袭击我区公所。程绍岗同志指挥这场战斗,大开楼门,兵分二路进行出击,经四个多小时战斗,把土匪歼溃了。当天下午,我主力从广东方面进驻八区,进行政
  治瓦解,没几天就有70多个胁从匪徒向我投诚自首。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本书记述了漳州文史资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深深地在闽南城乡植播了爱党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争取胜利的光荣传统。他们所创建的战斗业绩和精神财富,功垂史册,光照后人!它必将激励各界人上更高地举起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结成广泛的统.战线,团结侨胞、港胞、台胞,推进漳州的开放改革,为建设漳州、振兴漳州,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作出新的奉献。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