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战斗队 又是工作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29
颗粒名称: 既是战斗队 又是工作队
其他题名: 31军转业地方第一营的平和剿匪斗争片断
分类号: K250.6
页数: 7
页码: 159-165
摘要: 中共福建省委及时部署开展剿匪肃特斗争,要求部队抽调干部、战士组建一支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武装队伍参加地方工作,这批同志先到军部集训,后开赴漳州集中学习地方工作的方针政策,被抽调组成31军转业地方第一营的同志,我们400多名部队同志分赴漳属各地开展工作,民联科长胡涵秋带领我们45位同志走上平和县的战斗岗位,我们全体同志由此进一步认识到军党委抽调我们加强地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4位同志安排在县武装部工作,而领导能力较强的同志分配到匪患较为严重的九峰、南胜、山格、坂仔、长乐等区。
关键词: 漳州 闽西 战斗队

内容

从部队到地方
  1949年10月,厦鼓战役胜利结束,福建除沿海几个岛屿外,全省基本解放了。但是,不甘心灭亡的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地方反动势力,网罗社会渣宰,收编兵痞流氓和散兵游卒,组织武装匪特,策划暴乱,残害干群,扰乱社会,妄图推翻人民政权,梦想复辟。为了稳定局势,巩固革命成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捍卫新生的民主政权,中共福建省委及时部署开展剿匪肃特斗争,要求部队抽调干部、战士组建一支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武装队伍参加地方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在取得漳、厦战役大胜利之后,积极响应号召,决定从每个连队各抽调5人(有连、排、班、战士)作为一个营的暂编建制,计400多人,由师部民联科长胡涵秋任营长兼教导员,祁裕路、蓝洪章为副营长,刘守礼任营部指导员兼文书。1950年2月,这批同志先到军部集训,后开赴漳州集中学习地方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再分配到漳州地区各县做地方工作。
  被抽调组成31军转业地方第一营的同志,是部队的骨干力量,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较高,都立过大小战功,除个别战士外都是中共党员。我们从部队转到地方,在思想感情上留恋着多年的武装战斗生活,又要面临地方工作的陌生和闽南语言不通的困难,可是我们听取军政委陈华堂同志动员报告后,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想到入党时要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誓言,都表示服从党的调遣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既光荣又艰巨的新任务。
  1950,年3月下旬,我们400多名第一批转业干部开赴地方,受到漳州各界人民代表的热烈欢迎。在欢迎会上,地委领导同志卢叨、李伟、丁乃光、马兴元都热情讲了话,鼓励我们要依靠党的领导,加强团结,密切联系群众,发扬“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光荣传统,完成各个时期的战斗任务。当时,我被推选为转业干部第一营的代表上台致答谢词,表示到地方去要以优异的成绩向首长和部队汇报。欢迎会后,我们400多名部队同志分赴漳属各地开展工作,民联科长胡涵秋带领我们45位同志走上平和县的战斗岗位。
  我们这支45人的战斗队到达平和县,县委领导同志给我们介绍情况和交代任务,特别强调要开展以剿匪为中心的新区各种工作,说只有彻底消灭匪敌,才能够稳定局势,巩固民主政权,穷人才能翻身做主人,我们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才不会丢失。我们全体同志由此进一步认识到军党委抽调我们加强地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坚决地听从县委的工作安排。在我们45位同志中,带队的民联科长胡涵秋任平和县副县长(后任县长),有4位同志安排在县武装部工作,其余的40位同志分别安排到全县八个区工作,每个区5个人,而领导能力较强的同志分配到匪患较为严重的九峰、南胜、山格、坂仔、长乐等区,分别任区委书记或区长,各区(武装)中队指导员,都由我们部队下来的同志担任。4月3日,我们分赴各区,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
  部队加强地方工作,对区上的干部、群众是个鼓舞,对残余的反动势力和土匪却震慑很大。
  剿匪初捷
  平和县位于漳州西部、闽粤两省交界处,是一个革命老区县。早在1928年3月8日,朱积垒同志就领导“长乐暴动”,打响八闽农民武装斗争的革命第一枪;1935年,红三团、红九团在三坪会师,1938年,闽南革命志士在平和会师北上抗日,而后闽南游击队在平和山区坚持长期又艰苦的革命斗争,革命的红旗始终不倒。革命的力量在发展,而反革命的势力疯狂地进行反扑,国民党反动派用烧、杀、抢的“三光”政策残酷摧残革命老区人民。解放初,不甘心灭亡的反动势力纠集一起进行垂死挣扎,妄图扼杀新生的民主政权。那时候,平和县是土匪活动的重点县之一,其大股的匪敌势力有三:一是“反共救国军平和支队”司令沈思太、副司令陈德卿;二是“十二兵团福建游击总部”纵队司令李阿海;三是“闽南青年反共救国军”司令曾敬承。这三大股土匪下设匪支队、大队、分队等,计大小131股,匪徒1316人,分布在全县八个区进行反革命的破坏颠覆活动。1949年12月20日,匪首曾敬承(豪绅、县长)、朱燧藩(国大代表)纠集16个保500余名乡保“自卫队”,勾结诏安县张志鸿匪部在九峰旧县城进行反革命暴乱;1950年3月,匪首陈德卿纠集反革命武装700余人在南胜进行反革命暴乱;1950年8、9月间,为配合美帝侵朝战争,匪首李阿海先后在一区白楼、顶溪、锦溪、东溪和二区后塘、东山等乡,杀害我区乡干部、民兵、军属计21人,打伤4人。至9月中旬,全县被土匪杀害的6个区10个乡干部、群众多达42人,土匪的嚣张气焰和猖狂活动,虽然被我军91师某部配合县独立营镇压和扑灭下去,但大部分匪首尚未捕获,带着匪徒上山进行小股活动。陈德卿股匪活动于南胜地区;吴大仑、蔡禹川匪大队活动于一区山格、小溪和二区小坪等地;张辉煌、叶上腾匪大队活动于五区后峙、大溪;陈玉猴匪大队活动于四区高坑;李阿海匪属“支队司令”李清海四个匪大队活动于四区、二区和七区。当时,匪氛还是甚嚣尘上。我们这批从部队转下来的同志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对敌最恨,斗敌最狠,消灭土匪也最坚决。前往八区任区委书记的程绍岗同志,带领潘世江、鞠宝柱、刘彭华等部队来的5位同志及10余名区干部,在进入八区境内的秀峰岭遇上土匪,当场抓捕了一个匪徒。经教育后,该匪徒检举区里有一个“干部”通匪,老程立即把那个通匪的“干部”扣押起来进行审查。第三天清晨,100多个土匪袭击我区公所。程绍岗同志指挥这场战斗,大开楼门,兵分二路进行出击,经四个多小时战斗,把土匪歼溃了。当天下午,我主力从广东方面进驻八区,进行政
  治瓦解,没几天就有70多个胁从匪徒向我投诚自首。
  全面的胜利
  为了更有力地打击土匪,保证剿匪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遵照县委的部署,首先整顿干部队伍,整编区中队,纯洁内部;其次,进行政治瓦解,广泛宣传“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剿匪政策,深入发动群众“不通匪,不资匪,发现土匪立即举报”。此外,各区党委和区政府把剿匪工作做为中心任务来抓,把区干部和区中队组成剿匪战斗队,并组织民兵配合主力,全面开展剿匪运动。1950年4月,九蜂群众报告匪情后,六区区中队指导员李明诺带着战士配合区干部抓获匪“大队长”曾先业。过后,三坑乡报告匪情,刚下地方工作的区长张盛令同志就带领区干部和区中队,配合广东来的主力和大埔县大队,前往三坑山清剿股匪,击毙匪徙多名。当年5月的一个晚上,九峰镇土匪曾炳丁偷偷回家,群众立即到区举报,张带领区干部、区中队前往抓捕。经捕获审查,确系胁从分子,教育后释放回家务农。曾炳丁释放回家的消息很快在全区传开,三坑匪首朱桐柏在我党政策的感召下于6月间便带10多个匪徒,连人带枪向我投诚自首。在我开展政治瓦解和军事清剿下,光六区在6、7两个月中就争取100多个土匪回来自首。7月,匪司令曾敬承和匪首朱辉煌都被活捉归案。
  当时,我被分配到一区任区委书记,和我一起到一区工作的有程文邦、初全亭、刘建国、王金标等5人,进区后立即开展匪情调查,发动群众开展剿匪,不久就活捉了塔美乡吴大仑匪部的小头目陈活流。随后,我们借顶溪乡演社戏之机,登台宣传剿匪政策,发动群众参加剿匪斗争。群众当场举报,程文邦、王金标、初全亭即去追捕土匪,击毙匪首杨柳天。几天后,我们又在平寨乡活抓匪徒林亚狗。全区剿匪工作便逐步向纵深发展。南胜反革命暴乱后,陈德卿匪部逃往山上、分散乡村进行活动,悬赏凡杀害我们转业干部一个人头给100元光洋;杀了杨志盛的头给200元光洋。而进驻三区南胜工作的我部队下来的周庚生、杨志盛、李良等同志深入“虎穴”,到五寨候门乡召开群众会议,宣传党的政策。杨志盛同志把驳壳枪的子弹装上,把手榴弹的盖子打开,背着“三八”式步枪公开警告土匪说:“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正要找土匪算账!”在会场周围埋伏的11个土匪被我英勇战士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吓住了,伸着舌头不敢妄动。1951年1月17日,在我驻军主力的配合下,三区向石坪山围剿土匪战斗中,击毙陈德卿匪部“参谋”崔正明,活抓“副官”杨春江,土匪7人全部落网。24日我们伏击陈德卿匪部,击死为匪的保长陈则明,生擒一匪徒。,27日,我们跟踪追击,兵分四路包围木展山,直捣匪巢,击毙匪副司令陈德卿、匪支队副胡耀芳、匪大队长胡定邦等,生擒大队长吴朝宗及匪徒10人。至此,陈德卿这股土匪基本全部歼灭,共缴获机枪2挺,冲锋枪2支卡频枪4支,各种长短枪17支,手榴弹3枚,各种子弹1400多发。2,月份,在一区击毙李阿海匪部的支队副李清海、匪大队长杨玉初、四区的匪大队长陈玉猴、匪支队长赖廷光。同时,全县各区还活抓匪首朱养才、朱子强、赖长寿等11人。3、4月间,在一、二区先后击毙吴大仑、蔡节礼、蔡禹川、黄火炉等匪首及匪徒39人。在我政治瓦解和军事攻势下,匪徒们纷纷下山投诚自首,顽固不化的匪首有的被击毙,有的走投无路自杀,有的被围困饿死,匪司令沈思太就是被围困饿死在三区山上。5月1日歼灭匪首李阿海。至6月,全县共消灭土匪1316人,其中击毙13,1人,捕获792人,自首393人。歼灭匪大队长以上的匪首50人,其中击毙26人,缴获轻机枪9挺,冲锋枪7支
  卡频枪49支,各种长短枪581支,手榴弹95枚,各种子弹13000多,发,全县剿匪工作取得巨大的胜利。
  两个漂亮战
  活捉匪首朱辉煌 1950年7月一天晚上,六区公所接到长乐群众报告,匪首朱辉煌潜藏在本区复兴乡溪背墩村后大山的山沟里。区领导立即组织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任区中队指导员的李明诺和战友刘昌才、当地游击队干部、区秘书赖方白和武装干事周城等4位同志为追捕小组前去捕获朱匪。朱辉煌是策划九峰反革命暴乱的主谋者之一,是杀害我5个区干部的罪魁祸首,今晚要抓捕这个罪大恶极的匪首,个个摩拳擦掌。拂晓前,他们潜进匪寮周围,李明诺抢占匪寮上方,刘与周向两侧迂回,赖守住正面。这时朱匪在寮内熟睡未醒,李明诺一个鱼跃扑进匪寮,双手钳住朱匪喉咙,把身躯压在匪首身上。正滚打一团时,刘昌才同志冲进去,把朱匪的双手向后一扭,窜进匪穴的4位勇士就把朱匪捆绑起来。活捉匪首朱辉煌的战绩,受到地区的通报表扬。今日,李、刘两位同志虽不幸先后辞世,但其深入匪穴、活捉匪首、为民除害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永不忘怀。
  围歼匪“司令”李阿海 1951年4月,平和县的匪“十二兵团福建游击总部”纵队司令李阿海及其亲信等尚未消灭。中共平和县委要求“五一”前歼灭李阿海。于是驻平和县的军分区主力、县大队、各区区中队、民兵都动员起来了。李匪无处藏身,从长乐窜坪东,县大队在九象乡茶寮村击毙匪秘书黄国栋,打伤匪多人,李匪逃往芦溪,又遭到我七区驻军和区中队的追击,再窜回四、一区交界处的山区。4月下旬,从部队转业分配在四区任区委书记的岑兆郁、区长汪熙晋获李匪窜回四区、一区交界处的消息,立即报告县委书记和县长,由县里组织主力前往围剿,并在二区小坪山、四区西坑、后湖隙、一区产坑、豆坪等地撒下天罗地网。5月1日,李匪及其亲信猴仔炳等从匪窝山村被赶下平原,我驻军主力和县大队、区中队、民兵等群众性的围歼李匪的战斗打响了,把李匪围至五村河里,先击毙其亲信猴仔炳,接着在斜坑当场击毙匪司令”李阿海。歼灭李匪的喜讯在全县传开,全县人民欢欣鼓舞,拍手称庆。
  我们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在平和县剿匪斗争中发挥了“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作用。通过剿匪斗争的锻炼和考验,我们还以乡为单位,组织和发展民兵队伍,把贫下中农积极分子吸收参加民兵组织,并按连队的建制,乡为民兵大队,下设排、班,并把收缴反动势力的武器武装了民兵,使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基本群众手里。到土地改革时,全县各区、乡民兵组织发展到3、4千人,相当于一个师的编制,有力地保护了全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进行。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本书记述了漳州文史资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深深地在闽南城乡植播了爱党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争取胜利的光荣传统。他们所创建的战斗业绩和精神财富,功垂史册,光照后人!它必将激励各界人上更高地举起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结成广泛的统.战线,团结侨胞、港胞、台胞,推进漳州的开放改革,为建设漳州、振兴漳州,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作出新的奉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守礼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