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身征尘进漳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09
颗粒名称: 满身征尘进漳浦
分类号: K250.6
页数: 3
页码: 92
摘要: 满身征尘进漳浦,校党委号召干部随军南下。中队领导却传来命令,赶到黄河边坐火车,当晚就坐上运煤的火车走了,发现驻地的一道墙壁被蒋机炸倒。解放军那时正在攻打上海,我小队长黄录林同志身体较弱,才慢慢地走到宿营地。飞机来回向路上车辆扫射,我们跳下车到路边甘蔗园隐蔽,我和王秉周以及三个闽南支队的干部分配到五区,五区干部陈茂(闽南支队)赴县开会回来,王作祥带六区区中队出发剿匪。在山边遇到敌特,一位占据沟口的战士一枪打中一个敌人,带着一个通讯员回五区,我们先到旧镇区公所休息。
关键词: 漳州 长江支队 南下

内容

我原在河南省辉县第七区工作,1948年秋在冀北干部中学学习,校党委号召干部随军南下,我就报了名。领导批准后,我就回家过春节,于农历正月初六到校报到。本村杨树庄和刘和妞用骡子送我到黄水口。以后集中去武安学习。
  南下第一天下雨,道路泥泞难走,衣服也被淋透了。到了住地,大家都围着炉子烤衣服。隔天又行军,连续走了几天路,人人都感到疲劳不堪,中队领导却传来命令,明天要急行军,赶到黄河边坐火车。第二天,天刚朦朦亮就出发,走了120多里路,到达黄河大桥边等火车。不知从哪里送来一筐筐大饼,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是两腿一点也移不动,还是别人递给我一块。当晚就坐上运煤的火车走了。
  南下路上,有铁路的地方,有车就坐一段,没有车就走路。路上很热闹,有步兵、炮兵,有汽车、马车,还有担架队,加上我们的队伍,七八行一起走。眼见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使我感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增强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到南京时,我们四中队住在下关。这时南京刚解放,蒋机常来轰炸袭扰。一天,我们从玄武湖回来,发现驻地的一道墙壁被蒋机炸倒,一位同志被炸死。从南京来到苏州,解放军那时正在攻打上海。没过几天,传来上海、杭州解放的消息,队伍就从苏州直向福建进军。我们小队成员有10人,小队党小组长孔繁智,小队长黄录林,队员有岳风潮、李加富、郭秉尚、孙冶富、李秀生,还有姓郭、姓段二位,名字记不起来了。
  队伍进入福建,福建山多雨也多,几乎天天都有雨,有时忽晴忽雨,有些同志经不起劳累和风雨,在路上生病了。我小队长黄录林同志身体较弱,因长途跋涉,加上对气候不适应,到建瓯时病倒了。他日夜拉肚子,虽屡经治疗都不见效,终于长眠在瓯江边青山上,可谓“壮志末酬身先死”。在向南平进军的路上,我也开始拉肚子,进入南平街头,我一步也走不动了,两位同志扶着我走,才慢慢地走到宿营地。
  在福州休整几天后,就向漳州出发,这次是坐军车,车上有银元和其他军需用品,还有几个女干部,我和其他几个队员负责押车。车到泉州地界,遇到蒋机空袭,飞机来回向路上车辆扫射,我们跳下车到路边甘蔗园隐蔽,有一辆小车被打中起火。看到这情景,心里也燃起愤怒的火,复仇的火..
  我们中队分配到漳浦县,我和王秉周以及三个闽南支队的干部分配到五区,到达区公所所在地佛潭,正是中秋节。过几天,阊观文、房占润、岳风潮也来了,阊任区委书记,房任区长。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剿匪。
  漳浦五区(佛潭)、六区(旧镇)靠山面海,匪特活动猖厥。五区干部陈茂(闽南支队)赴县开会回来,在山边一个小饭店休息,匪特在光天化日之下把他杀害。那时,干部经过山边,常常遭匪袭击。我们到县里开会,常是一、二十人一齐走,带着机枪、长短枪,才能通过。在剿匪时,五区、六区常配合作战。有一次,我带五区区中队,王作祥带六区区中队出发剿匪,在山边遇到敌特。敌特是从海上来的,他们在山岗上用机枪打,我们在山岗下用步枪反击,一位占据沟口的战士一枪打中一个敌人,余伙都争着往山上逃,我们追到山坡,缴获了几杆步枪。
  有一次,我到县里接受任务,带着一个通讯员回五区,我们先到旧镇区公所休息,天黑了,准备动身去六鳌执行任务,县大队一个班10多人也来到区公所,这时,王秉周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区公所向区领导报告匪情。原来,王秉周和岳风潮下乡工作在一起,当天岳风潮发高烧,由村内派担架抬回区公所,王秉周护送,抵离旧镇一里多路的大榕树下,遭埋伏在那里的匪特袭击,岳风潮不幸中弹。区委书记刘彦璟景听过报告,马上召集旧镇监务所一个班,加上区中队、区干部及正在区上的县大队一个班数十人,赶到出事地点,匪特已经逃入山中。这时,岳风潮已经牺牲了,大家在他的遗体前默默致哀!南下时,岳风潮和我是一个小队,这小伙子勇敢、热情、勤劳,我对他的牺牲十分沉痛,对枪杀他的土匪万分愤恨。后来,这些土匪都一一落网正法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本书记述了漳州文史资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深深地在闽南城乡植播了爱党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争取胜利的光荣传统。他们所创建的战斗业绩和精神财富,功垂史册,光照后人!它必将激励各界人上更高地举起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结成广泛的统.战线,团结侨胞、港胞、台胞,推进漳州的开放改革,为建设漳州、振兴漳州,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作出新的奉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冶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