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福建几片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098
颗粒名称: 南下福建几片断
分类号: K266
页数: 5
页码: 68-72
摘要: 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接管新解放区,同志们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天黑之前赶到了大桥边。一位同志帮我把背包拿上火车。往前走的铁路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长江支队是一支随军的地方干部队伍,是为新解放区党、政、军机构配备干部的。时刻窥测长江支队的动向,我们在行军途中就曾遭遇国民党飞机的空袭和土匪骚扰,对准我们的驻地—下关火车站仓库进行了轰炸,激起同志们对敌人的更大仇恨,更加坚定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信心,从苏州乘火车开赴杭州的途中。同志们不畏空袭。
关键词: 漳州 长江支队 南下

内容

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取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长江支队随军南下,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行程几干里到达福建省,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接管新解放区。作为支队队员,也倍感光荣与自豪。这一段光荣历程将铭刻在心里,永志不忘。
  光阴荏苒,弹指已过去四十二个春秋,我离开福建省也有三十七个年头了,当年的记录和资料都已丢失,对南下途中的一些地名、人名和有些详细情节已记不太清楚了。现将亲身经历中比较深刻的几个片断整理出来:
  随军南下 奔赴南京
  1949年4月,长江支队从河北武安出发,同志们不怕艰苦,不顾劳累,日夜兼程,力争尽快到达南京。记得有一天,为赶到黄河大桥边乘火车,同志们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一天走了130多里路,天黑之前赶到了大桥边,大家都已疲惫不堪了,连饭也没吃就上一列拉煤的火车。车厢里尽是煤碴和煤灰,黑乎乎的,可大家顾不了这些。我更累得连背包也背不动,一位同志帮我把背包拿上火车,我上了火车,就躺在车厢里呼呼地睡着了。醒来时,火车已开到安徽蚌埠,往前走的铁路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我们只得下火车,靠两条腿继续行军,直奔南京城。
  我们赶到南京时,南京刚解放几天,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兴高彩烈地庆祝,商店也都开门营业,市区安定,秩序井然。在南京,我们谒访了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园,还在新街口大光明电影院看了《列宁在十月》电影(字幕片),这是我第一次看的电影。十几天后,我们告别了南京城,开赴被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古城。
  苏州南行 自浙入闽
  长江支队是一支随军的地方干部队伍,是为新解放区党、政、军机构配备干部的。国民党反动派非常注目,时刻窥测长江支队的动向,伺机进行骚扰和袭击。我们在行军途中就曾遭遇国民党飞机的空袭和土匪骚扰。第一次是刚到南京时,国民党的飞机就跟踪而来,对准我们的驻地—下关火车站仓库进行了轰炸,有的同志受了伤,流了血。敌机的轰炸,激起同志们对敌人的更大仇恨,更加坚定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从苏州乘火车开赴杭州的途中,国民党飞机对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空袭,我们第五大队第五中队的张振业同志壮烈牺牲,另一位同志受伤。同志们不畏空袭,不怕牺牲,纷纷举起手中枪,对准敌机射击,表现了长江支队广大干部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第三次是遇到土匪的骚扰和袭击。五大队行军来到浙江省江山县与福建省接壤的三个小村子,这里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海拔都在一千米以上,是国民党散兵和土匪出没的地方。此时五大队邻聚了一批“南下服务团”的新同志,他(她)们都是刚从上海参加革命队伍的大、中学生,同我们住在一个村里,土匪看到这些赤手空拳的学生蠢蠢欲动。大队领导掌握敌情,为了对付土匪的突然袭击,我们把一支武装队伍和服务团的同志在夜间悄悄地换了驻地。当天午夜,土匪果然向这个村子袭击,由于我们早有防范,狠狠地打击了土匪的骚扰,保护了服务团同志们的安全,取得了行军途中又一次胜利。
  自此,从苏州南行,直到浙江江山,便胜利地进军福建了。
  士气高昂 歌声嘹亮
  南下途中,长江支队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做好行军中的宣传鼓动工作,使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士气。当时我是五中队的宣传干部,负责中队行军途中的宣传鼓动工作,每次行军,我都走在队伍前边,除背着背包、枪支和弹药外,手里总是拿着几块白铁皮做的牌子,上面写着宣传口号和前方目的地,如:“前面风光好,心情愉快精神爽!”“上山不怕累,下山腿更坚。”等等,把牌子放在路边,让同志们走过时看,以鼓舞大家的情绪,活跃行军气氛。另安排一个同志走在队伍最后,将牌子逐个收起来传到前边来,再写上新的口号和宣传内容,又放在前进的路边,以此循环宣传鼓动,使同志们一路上精神抖擞,战胜困难,完成行军任务。
  行军中,经过一些人口比较稠密的大村庄或城镇,我们便整好队伍,唱着革命歌曲,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嘹亮的歌声,整齐的步伐,使群众闻声而来,夹道欢迎,那种送茶送水迎亲人的热烈场面,使我们忘却了长途行军的劳累。
  访贫问苦 野餐露宿
  五大队是从浙江省江山县经仙霞岭进入福建的。仙霞岭连接着闽、浙两省,山高岭峻,峰峦连绵,峡谷深邃,林木茂密,山川秀丽,地形险要,少数国民党残渣余孽与土匪勾结在一起,蛰伏于仙霞岭一带,危害人民群众。为了防备敌人的袭击,通过仙霞岭时,大队政治部皇甫琳主任亲自指挥队伍,并在各个隘口设置武装掩护,保证队伍安全通过,顺利地进入闽北地区。
  闽北地区属武夷山脉北段,地势高峻,是福建省的“屋脊”,这里奇峰挺秀,山色秀丽。可是,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闽北人民却过着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的困苦生活,承受着各种灾难的煎熬,尤其是血吸虫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许多老百姓面黄肌瘦,拖着沉重的两条“冬瓜腿”,在痛苦中挣扎生存。休息时,我和几个同志去一个村子,见村里头空空荡荡,凄凄凉凉,只有一些瘦骨如柴的老年人,进一户人家,我看到两个老人正在烧香拜佛,尽管语言不通,但老人连比带划的意思,我们还是明白的。原来,村里流行过鼠疫,患病的人惨死了,没患病的青壮年都逃到外地去了,剩下他们这些年老的无去处,只好祈天庇命了..。
  在闽北行军的时候,所到之处,多是山村农家,群众居住分散,房屋狭窄,生活困苦。队伍往往找不到宿营点,我们就露宿在院坝里;吃饭也是按班组自己动手做,有时到一个村子还能买到油、盐和蔬菜,有时则连油也买不到,只好白水煮“空心菜”或吃豆腐乳了,生活虽艰苦,可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仍然精神饱满,心情愉快,个个生龙活虎,把各种困难踩在脚下。
  从闽北浦城经建阳到达南平,由南平乘船沿闽江直下福州市,这时已是1949年8月,福州市刚解放。在福州,我们听了张鼎丞和方毅同志的报告,才知道五大队的目的地是闽南漳州地区。
  会师龙溪 全面接管
  在福州住了两三天,大队就整装出发,踏上南去漳州的征程。五中队为了迅速地开展接管工作,抽调部分同志先行,要求提前到达漳州。同志们经过五天行军,到达龙溪角美镇时已是傍晚时分,大家不顾几天来行军的劳累,继续向漳州方向快速前进。当时,我解放军正在围攻厦门的守敌,枪炮声不绝于耳,探照灯光柱来回闪动。我们到达漳州已是午夜,夜深人静,人们都已进入梦乡。为了不惊扰老百姓的休息,有的同志把行李留在小街上,轻装进城,我和少数同志留在小街上看管行李。第二天一早,我在旧县政府找到一辆人力车(黄包车),就拉着车载着行李,和几个同志一起进漳州城。
  解放了的漳州人民欢天喜地,笑逐颜开,看见人民解放军都笑脸相迎。我们几个人拉着黄包车由城东走到城西,一路上人来人往,看见我们拉黄包车运行李,都止步观望,笑容满面,表示欢迎和称赞。
  五中队的同志会师龙溪,在漳州军管会的领导下,对龙溪县开展了全面接管工作。县委分配我负责县属文教系统的接管工作,接管中、小学校、文化馆、影剧场。经过反复宣传党的政策,文教系统的接管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一周内,全城各小学都陆续开学上课。全县的接管工作也都迅速地顺利地进行着。
  1991年4月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本书记述了漳州文史资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深深地在闽南城乡植播了爱党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争取胜利的光荣传统。他们所创建的战斗业绩和精神财富,功垂史册,光照后人!它必将激励各界人上更高地举起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结成广泛的统.战线,团结侨胞、港胞、台胞,推进漳州的开放改革,为建设漳州、振兴漳州,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作出新的奉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霍维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