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闽南 团结战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093
颗粒名称: 进军闽南 团结战斗
分类号: K266
页数: 5
页码: 42-46
摘要: 长江支队五大队要到苏杭地区接管新区工作,苏南地区已经由华东同志接管了,长江支队奉命继续南下。但有个别同志听说福建山多,华东局张鼎丞同志到长江支队给县团以上干部作报告。有的跑西安打过杂、讨过饭、下过煤窑的同志说“跟随毛主席长征的红军战士李继元同志说”有着中队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有着上下级紧密团结一致的战斗精神和亲密无间的革命情谊,搞宣传鼓动和伙食后勤同志,沿途向行进队伍作政治鼓动,中队里的南下县委班子,在南下的岁月里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二中队指导员老秦同志(县委书记)在跋涉千里的行军路上。
关键词: 漳州 长江支队 组建

内容

我们从武安出发行军后,全国的革命形势飞快发展。二中队随五大队车步兼程,从黄河边老河口车站直奔安徽蚌埠,再南转下南京、苏州。本来,长江支队五大队要到苏杭地区接管新区工作,可是到了苏州,苏南地区已经由华东同志接管了,长江支队奉命继续南下,随三野十兵团进军福建。决定下传,二中队多数同志说“听党指挥”,党需要我们到哪里,就奔到那里去,但有个别同志听说福建山多,交通不便,便唠叨说:“从内战到抗战,从打日本鬼子到打蒋介石,一直在山里转,如今还要到福建滚山沟。”好像去福建大不如到“地上天堂”的苏杭似的。虽然嘀咕唠叨,並没有在思想上掀起波浪。6月12日,华东局张鼎丞同志到长江支队给县团以上干部作报告,在介绍福建时说:“福建人民好!福建革命好!福建要解放,正需要很多干部。”我们听过传达,通过学习讨论,有的同志说“要解放全中国,进军福建,走定了!”有的跑西安打过杂、讨过饭、下过煤窑的同志说:“干革命来自五湖四海,到处是家,南下福建没问题。”跟随毛主席长征的红军战士李继元同志说:“不解放福建怎能解放全中国?!我在战争年代负过10几处伤,但共产党员无难不克,我坚决到福建去,完成南下任务。”所以,同志们都整装待命,用行动表示坚决到福建去。当长江支队党委一声令下:“继续南下,进军福建!”我们二中队同志个个披装上阵,从苏州出发,南下嘉兴、杭州至江山,攀越仙霞岭,胜利进入闽境,再从闽北下闽南,行程2000里,没有一个同志落伍掉队,更没有一个开小差向后转的。
  长途跋涉行军,风餐宿露,千艰万苦,但作为战斗整体的二中队,有着中队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有着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有着上下级紧密团结一致的战斗精神和亲密无间的革命情谊,什么困难都被征服了。在行军途中,有些轻病号不愿进入留守组,坚持跟队伍进发,体强同志主动替他们扛背包或搀扶行走,发挥互助友爱精神;搞宣传鼓动和伙食后勤同志,往往要起早“打前站”,沿途向行进队伍作政治鼓动,预先准备住宿吃喝,总是走在前、歇在后,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中队里的南下县委班子,在南下的岁月里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从指导员到中队长,从组织、宣传部长到武委会主任、公安局长,都是以身作则,吃苦在前,表率示范,团结同志,共同战斗,胜利完成南下任务。二中队指导员老秦同志(县委书记)在跋涉千里的行军路上,打着摆子还坚持跋山涉水,和大家同吃同住同睡地铺,全中队同志都瞧在眼里,感动在心窝头。上下团结,友爱互助,共同为一个革命目标,便保证了胜利地完成从太行山麓到九龙江畔的几千里行军任务。
  9月中旬,我们行军进抵泉州休整时,二中队根据五大队南下地委的决定,分配到南靖、平和两县接管。于是,朝南安、安溪转同安入漳州,在9月22日,王杰率领一批分配南靖工作的南下干部抵达山城,与坚持地下斗争的闽南同志会师;9月25日,秦秀峰同志率领一批分配平和工作的南下干部抵达琯溪,与地下同志会师。从此,长江支队五大队二中队建制撤销,南北同志共同携手合作,团结战斗,开始全面接管工作,建立民主政权,並且逐步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工会,为彻底摧毁反动基础和剿灭土匪肃清敌特而斗争。
  会师后,南靖、平和县委、县府领导成员:
  南靖县:县委书记王成柱;
  第一副书记、代书记王杰(因王成柱书记公事未到职而代书记);
  第二副书记陈锐志(地下);
  县长陈清定(地下);
  组织部长(缺)
  宣传部长(缺)(以上皆为县委委员)
  平和县:县委书记陈天才(地下);
  副书记秦秀峰
  组织部长(缺)
  宣传部长肖苏
  县长陈天才(兼)
  公安局长崔世源
  (以上皆为县委委员)
  南靖、平和两县领导新班子建立后,共同面临的形势是土匪
  活动猖獗,气焰嚣张,拦路抢劫,勒派乌单,杀害干部,恐吓群众,破坏借粮支前,对抗民主政权,无恶不作。在当时14万人口的南靖县,为匪作乱的李开瑞、王海瑞、张家成等大小股匪有2500人之多,在平和边壤县份,全县以陈德卿、李亚海巨匪为首的匪徒也近2000人之众。他们曾经利用新生政权站脚未稳之机,猖狂地纠集匪众和反动会道门徒,在平和九峰、南胜进行反革命武装暴乱,妄想作垂死挣扎,但在剿匪部队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铁掌打击下,终于被全部消灭了。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从1950年起,两县县委大张旗鼓地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进行群众性的剿匪斗争,並在31军派出剿匪部队和军分区警备团主力部队
  的支援下,形成剿灭土匪的天罗地网,打起消灭匪敌的人民战争,先后取得了九峰、南胜、浮山、水美等地剿匪战斗的辉煌胜利,消灭了匪首陈德卿、李亚海、李开瑞及其匪众。在围打顽匪李开瑞时,南靖县万余名干群在大年除夕鸣锣上山围捕,布下偌大搜索圈,使李匪无处藏身,最后被击毙在高山上的炭窑内。南靖县剿匪的辉煌战绩和成功经验,受到华东区表彰,《人民日报》也刊文表扬。回忆往昔,岁月峥嵘,在平和、南靖剿匪斗争中,二中队南下干部马万银、王锦、原允瑞、王世录、李希之等同志不幸壮烈牺牲,把一腔热血洒在闽南的土地上。我们每个健在同志,都寄予深切的哀思和悼念!他们的无私无畏、不怕牺牲精神,光照后人,暖普人间。
  回顾二中队南下,倏忽42年。南下同志当年风华正茂,而今发灰鬓白,绝大多数离职休息;有的同志因多年工作而积劳成疾,不幸辞世,如王成柱、李玉贵、高作文、田士生、黄春杰、杨培堂、黄道岐同志都不幸染疾医治罔效而过早地逝世。我们同样寄予深切的缅怀和追思。他们的生前业绩,永远留在闽南人民的心中,他们终生追求、奋斗而未竟的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有后人承继,並为其实现而奋斗到底。
  (由秦秀峰、王满元、王福河、卜英俊、赵和士、王相生等同志座谈提供资料,肖保华、杜庆荣、许俊科草稿。)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漳州文史资料1921-1991》

本书记述了漳州文史资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深深地在闽南城乡植播了爱党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争取胜利的光荣传统。他们所创建的战斗业绩和精神财富,功垂史册,光照后人!它必将激励各界人上更高地举起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结成广泛的统.战线,团结侨胞、港胞、台胞,推进漳州的开放改革,为建设漳州、振兴漳州,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作出新的奉献。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