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专区的爱国增产競赛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067
颗粒名称: 龙溪专区的爱国增产競赛运动
分类号: E297.51
页数: 6
页码: 102-107
摘要: 抗美援朝运动开展后,毛主席提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全国人民热烈响应,男女老少都争为抗美援朝贡献一分力量。龙溪专区地处海防前线,群众抗美援朝的情绪高涨,从沿海到山区,到处掀起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土地改革前结束,广大翻身的农民为了保卫土改果实,支持抗美援朝,都乐于参与这种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利的竞赛。他向全组提出爱国增产计划要求:保证增产二成,向各地互助组挑战。颜金本互助组的爱国增产竞赛挑战书在《龙溪农民》报上发表后,震动全区。陈大伯全家因积极带头修水利被评为水利模范。粮食丰收了,农民们兴高采烈,交好爱国公粮,支援国家建设,支援抗美援朝。
关键词: 龙溪专区 爱国增产运动

内容

抗美援朝运动开展后,毛主席提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全国人民热烈响应,男女老少都争为抗美援朝贡献一分力量。龙溪专区地处海防前线,群众抗美援朝的情绪高涨,从沿海到山区,到处掀起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
  一
  1952年春天,龙溪专区农村已完成土地改革,开始组织互助组,广大农村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已广泛开展,竞赛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发挥广大农民爱国增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美援朝。竞赛的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以互助组为骨干,开展全面的增产竞赛,当时单位产量都较低,增产潜力大,要求每亩水稻平均产量增加二成;二是单项作物丰产竞赛,以水稻、小麦、甘薯3种为主,创造破纪录的产量;三是开展季节性竞赛,如兴修水利、防治虫害、积肥、造林等,开展集体竞赛活动。各级农业部门部派干部负责领导竞赛,各县、区、乡都通过各种会议,大力宣传发动,号召“劳动发家,爱国增产,支持抗美援朝”,鼓励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劳动积极性。
  土地改革前结束,广大翻身的农民为了保卫土改果实,支持抗美援朝,都乐于参与这种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利的竞赛。龙溪专区最先行动的是龙溪县颜厝乡颜金本互助组。他是专区第一个成立互助组的带头人,现在他又率先发起开展爱国增产竞赛。在春寒抖峭的夜晚,颜金本互助组全体成员和驻村工作组围着一盏煤油灯,七嘴八舌地在讨论竞赛计划,他们要向全省农民兄弟挑战。开会前,颜金本曾听到志愿军归国代表的传达报告,对美帝侵略军的罪行非常愤怒。他坚定地说,现在美帝侵略者把战火烧到我国门口,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人人有责。我们要大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坚决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他向全组提出爱国增产计划要求:保证增产二成,向各地互助组挑战。全组农友都赞成颜金本的建议,并进一步讨论保证增产计划实现的四条措施:一是大家团结一致,从春耕开始,就要重视耕作质量,育好秧苗,播好田。二是改进耕作方法,精耕细作,作好田间管理。三是多积肥,合理施肥。四是注意防旱抗旱。颜金本互助组的爱国增产竞赛挑战书在《龙溪农民》报上发表后,震动全区。各县、区、乡的互助组立即热烈响应,纷纷订出增产计划,到处擂起挑应战的战鼓,广大农村出现爱国增产竞赛,支持抗美援朝的热潮。有人写顺口溜道:“翻身农民不寻常,爱国增产闹翻天,家家户户订计划,参加竞赛万万千”。
  二
  制定爱国增产竞赛计划容易,要达到增产20%的指标却遇到重重困难,但广大农民群众凭一颗热爱国家、热爱集体,支持抗美援朝的忠心,力闯重重难关。
  在爱国增产竞赛中,首先遇到的是“虫害关”。当时漳州还没有使用农药治虫,对虫害只能靠人工捕捉。许多互助组提出“户户点灯诱蛾,人人动手除虫”的口号,日夜不停地捉虫。区、乡、村干部带头下田参战。农民们说,“螟蛾破坏我们生产,就像美帝侵略军一样凶狠,我们一定要把它消灭尽”。有的农友提出:“多捕一条虫,多保十株苗。不捕干净,决不收兵。”许多乡、村的互助组、民兵、妇女,掀起捕虫竞赛,作到“三比两保证”,即比捕虫多,比捕虫面积大,比捕得干净。保证户户动手捕虫,及时捕虫,保证消灭虫害保丰收。那时朝鲜前线志愿军代表团来漳州作传达报告,讲了许多志愿军英勇歼敌的故事,在志愿军英雄事迹的鼓舞下,农民的治虫决心更大,那里出现虫害,那里就有治虫人群。
  当时的农田水利设施都很差,有的稻田是“猪母放尿就涨大水”,有的稻田是“半月没雨就火烧埔”,为保证爱国增产计划的实现,各地农民都积极投入兴修水利,修堤岸、开水渠、建水破..,长泰高丽港已二三十年没修堤了,两岸的稻田常被水淹没,有种没收,虽然农民几次倡议要修堤,都没修成,当时每天出动1000多人修堤。县、乡干部深入工地劳动,领导开展劳动竞赛,你追我赶,热火朝天,一星期就完成1万多土方的工程,使近万亩农田免遭涝害。漳浦溪南乡1946年遇到旱灾,冬尾十户有八户没米吃。农友回忆到这段历史,都决心把年久失修的大破修好。邻近金榕乡农民发挥互助友爱精神,自带工具赶来相助,大家的积极性更高,只用3天,就修建一条60多米长的水陂,保证全乡1000多亩稻田不缺水。1952年6月中旬,漳州连日暴雨,九龙江水猛涨,广大农民立即投入抗洪斗争。漳州二区区委老孙和老任到草仔寮尾巡视,发现有30多米长的江堤有漫水的危险。消息传出,立即有农民、工人、市民二三百人参加抢修堤岸。修竹街做竹器的工人,把家里的大竹拿出来泡在水里打桩。下班的教师、医生也自动参加挖土、运土。大家从14日下午干到15日天亮,把堤加阔加高加固,保证堤内500多亩低水田不受淹。
  颜厝乡临溪水位低,修水利早已进入高潮。这里流传一个故事。陈大伯膝下只有一儿子,这儿子在劳动中与邻村妇女主席恋爱,昨天结婚办喜事,陈大伯忙得过半夜才睡觉,睁开眼已是日高三丈。他看儿子新房房门紧闭,心中嘀咕,又不便喊叫。他到门前一望,村外水利工地人头钻动,又气又急。心想,大家都在修水利保丰收,支援志愿军打胜仗,你们却还在睡大觉。他悻悻地挑起粪箕,向村外走去。走到村口,远远看到人群中似有儿子和媳妇的背影,一个挥锄挖泥,一个穿梭挑土,但是眼花又看不清。这时传来土广播表扬新婚儿媳带头修水利的话语,陈大伯才相信自己的眼睛,埋怨自己错怪了儿子和新媳妇。他也直奔工地,参加修水利。陈大伯全家因积极带头修水利被评为水利模范。
  广大农村妇女在爱国增产竞赛运动中,也起很大作用。她们敢与男子汉比高低,积极参加插秧、治虫、施肥、除草、修水利等农活。解放前,漳州一带的妇女都不会使用犁耙。在开展“爱国增产竞赛,支持抗美援朝”的鼓舞下,许多妇女打破陈规陋俗,下地犁田耙田,大显身手。东山县港西乡妇女主席王秋花,家里只一个老母亲,过去犁田耙田要请人帮助。她不仅学会犁田耙田,还教会七个妇女犁耙技术。在她们的带动下,这个乡的大部分妇女都会犁耙。妇女从锅台转向田间,成为爱国增产运动一支生力军。
  三
  自开展爱国增产竞赛,大力支持抗美援朝运动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田事农活做得比往年精细,但也有落后面。各区、乡、村文及时并展田头评比,进行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的友谊检查,表扬先进,敦促后进。那些生产粗耕粗作,虎头蛇尾,坐等收成的农户,在评比检查中看到不足,加劲进行补肥、除草、治虫,作好田间管理,迎头赶上。
  这年全区的粮食生产虽然受到涝灾、虫害,但在爱国增产竞赛运动的推动下,还是获得好收成,全区增产一成半。过去年亩产七八百斤就算大丰收,当年却出现许多“千斤稻”,还出现许多丰产村,丰产组、丰产户。许多互助组水稻年亩产都在1200斤以上。颜金本互助组这时已组织生产初级合作社,竞赛前年水稻每亩平均918斤,当年每亩平均1128斤,超过增产二成的计划。颜厝乡有2200多亩水稻,平均亩产1045斤。天宝乡田村解放前穷得没钱买肥料,每亩年产量只四五百斤。开展爱国增产竞赛后,农民积极积肥,每亩下塘泥100多担,国家又贷给一批化肥,稻田下足肥料,又加上精耕细作,平均增产五成多。海澄玉枕村、诏安后林村都报上有名。高丽港两岸、溪南乡、漳州市郊也传来丰收的喜报。
  粮食丰收了,农民们兴高采烈,交好爱国公粮,支援国家建设,支援抗美援朝。各村、组、户又纷纷开展快交粮、交好粮的竞赛活动。颜金本农业社在交爱国粮中又带了头,他们做到入库的谷子经“三扬”、“四晒”,粒粒干、净、饱满。组织了交粮队、运输队,按时又快又好送粮入库。海澄玉枕乡当年获得好收成,他们把交公粮当为一项爱国行动,把最好的谷子交给国家。乡干部把4个自然村组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分4个小组,每组都有人负责。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全乡15万多斤爱国粮分装在150条小船上,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浩浩荡荡地出发。天刚亮时,公粮都已集中在仓库门前,等候入仓。到中午时分,就全部完成任务。龙溪后林乡距浦南仓库有十多里远,农民们为争取公粮早入仓,雇了18条大帆船,由水路运输,一天就运20多万斤公粮入库,一次完成任务。
  获得丰收的农民,为了支援抗美援朝,又改变过去冬闲的旧习惯,开始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大家动手修水利、筑堤岸、造水闸、修池塘、开涵洞、修牛车路、围猪圈、修建粪坑,还有学文化、学农业技术、读报纸等等,争取生产更多粮食。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朝鲜战地见闻录、一支榴弹炮兵部队入朝作战记、五圣山激战、记一等功臣方大利、大同江畔遭遇战、首战告捷的功臣炮、高炮廿五营朝鲜战场歼敌记、新仓里对空伏击战、用十发子弹打下一架美国飞机、忆朝鲜战场上的几个片断、在朝鲜阳德的日日夜夜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上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