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海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057
颗粒名称: 龙溪、海澄
分类号: E297.51
页数: 4
页码: 91-94
摘要: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龙溪县解放只有一年时间,百废待兴,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特别是有一部分人还存在着亲美、崇美、恐美思想。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抗美援朝运动重要性认识,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县委决定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龙溪县县委首先召开区委书记、区长联席会议,决定把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与减租减息、生产支前、剿匪反霸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动力,并就此作出具体部署。广大人民以切身的遭遇进行控诉。最后,人民政府代表宣布限令美帝分子卜显理于24小时内驱逐出境。两县人民自始至终把抗美援朝运动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抗美援朝 运动 概况

内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龙溪县解放只有一年时间,百废待兴,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特别是有一部分人还存在着亲美、崇美、恐美思想。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抗美援朝运动重要性认识,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县委决定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龙溪县县委首先召开区委书记、区长联席会议,决定把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与减租减息、生产支前、剿匪反霸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动力,并就此作出具体部署。
  宣传教育运动首先在党政干部中进行,普遍开展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学习,以达到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对敌斗争的观念。接着,组级金县文化工作者、教员、学生、机关团体等单位,通过集会、游行、演讲、舞蹈、歌咏、戏剧、图片、标语以及黑板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纸老虎本质,以增强人民的信心;反复讲解中朝两国人民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使广大人民懂得只有抗美援朝才能保家卫国的道理。
  宣传教育的第二步是组织各界人民集会控诉和声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广大人民以切身的遭遇进行控诉。颜厝乡半林村蔡古墘控诉说:我19岁那年,被中美合作所华安班的美国军队抓去当挑佚,整天挑着100多斤的担子,还被用皮鞭打得遍体鳞伤,这一血债一定要清算。步文乡的林树根控诉说:抗日战争时期,我亲眼看到华安班的一名美国兵在华安的一间小店铺内侮辱一名中国少女,现在美国侵略者又在朝鲜横行霸道,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铁的事实教育了人民,坚定了大家反击美国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
  宣传教育的第三步是采取具体行动。漳州市各界在寻源中学召开有3000多人参加的驱逐美帝国主义分子卜显理的群众大会。机关干部、医务人员、青年学生、工人、农民各界代表争先上台控诉美帝分子卜显理的罪行,要求人民政府严办。到会群众高呼口号:“不讲理(卜显理的谐音),滚回去!”最后,人民政府代表宣布限令美帝分子卜显理于24小时内驱逐出境。这一行动象征着帝国主义势力在龙海的统治宣告结束。此时,与帝国主义势力渊源较深的基督教会也进行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革新运动,主动割断了与帝国主义的一切关系。接着,全县各地纷纷召开控诉声讨大会700多次,参加群众达14万人(次)。通过宣传教育,许多爱国青年表示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参战。
  1951年4月间,两县都成立抗美援朝分会。领导人民以抗美援朝、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与拥护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为中心内容的爱国活动。并于5月1日国际劳动节举行大规模的动员大会和示威游行。两县动员了23万多人参加要求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和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的签名活动,约占人口的60%,从而把抗美援朝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
  1951年6月3日,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优抚军烈属”三大号召,龙溪县人民迅速响应。有近4万户人家订立爱国公约,从而推动了当时的土改、征粮、剿匪、修堤、生产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8月初,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代表周明、秦之玲及华东青年文工团一行24人到两县作赴朝访问情况和前线志愿军英雄事迹的传达报告,使各界人民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确保第二期土改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龙溪县仅用12天就完成夏粮征收任务。
  两县各地为支援抗美援朝,普遍掀起了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为实现捐献“龙溪号”、“海澄号”战斗机各一架的目标,各地群众纷纷慷慨解囊。海澄美山乡群众荫仔是个50多岁、双目失明的寡妇,她说:共产党、毛主席分给我们土地,现在帝国主义要来抢夺胜利果实,我要多献一斗谷子,支援抗美援朝。寡妇林牡丹也将储存30多年的玉镯、银钗出卖得4万元捐出支援购买飞机、大炮。浮宫区保证不搞“普渡”封建迷信,节约4亿元(旧币)。一半捐献飞机大炮,另一半购买肥料,确保每亩土地增产20斤粮食。石码工商界认捐7亿元(旧币),最后完成捐献9亿元的任务。各地教员、学生也纷纷进行义演义卖,多方筹集资金。石码镇学生人人捐献,多的几块钱,少的几分钱,有的还搞“一把米”的捐献活动。广大华侨、侨眷更踊跃支持捐献活动。就这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超额完成两架战斗机的捐献任务。
  1952年2月24日,美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在朝鲜战场上的军事失败,竟狗急跳墙实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把大批细菌撒布在朝鲜战场上和我国大陆上。4月5日,一架美制蒋机连续3次侵入海澄县,在海澄、港尾、白水等区28个乡的上空撒下了13种带有细菌的昆虫及其他毒物。美帝的这一滔天罪行,立即激起了全国人民和全县群众的无比愤怒与同声谴责。为了抗御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两县立即成立爱国卫生委员会及消毒办公室。实行全党全民齐动手,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垃圾,疏通沟渠,翻缸倒罐,填平洼地。普遍做到“三灭”(灭蝇、灭蚊、灭臭虫),“三除”(清除垃圾、粪便、污水)和“四干净”(室内干净、人身干净、饮水干净、畜舍干净)。在此同时,龙溪专署也派出防疫队一行15人到海澄县指导、协助大搞卫生,消灭细菌昆虫等工作。从而消灭了细菌繁殖场所,保证了人民身体健康,彻底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阴谋。
  两县人民自始至终把抗美援朝运动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工人们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多出一件产品,少出一件废品,就是多增加一分杀敌力量,多消灭一个敌人。”农民们提出:“土地当战场,锄头当枪杆,多锄一块地就是多打死一条美国狼”的战斗口号。在此基础上,两县人民掀起一场爱国增产竞赛活动。两县有130多个农业互助组向全华东、全省发起挑应战,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取得了粮食大幅度增产,为抗美援朝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力量。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朝鲜战地见闻录、一支榴弹炮兵部队入朝作战记、五圣山激战、记一等功臣方大利、大同江畔遭遇战、首战告捷的功臣炮、高炮廿五营朝鲜战场歼敌记、新仓里对空伏击战、用十发子弹打下一架美国飞机、忆朝鲜战场上的几个片断、在朝鲜阳德的日日夜夜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