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阳德的日日夜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054
颗粒名称: 在朝鲜阳德的日日夜夜
分类号: E297.51
页数: 4
页码: 84-87
摘要: 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敌我双方都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在三八线一带成“拉锯”状态。美帝凭借“空中优势”企图摧毁我铁路运输线,断我军需供应,重新实现它已经破产了的“北进”计划。阳德郡是联结东线和西线两个主要战场的铁路枢纽,敌机把轰炸阳德铁路桥和我军最大的转运站作为它的“绞杀战”的重点目标之一。阳德大桥架设在两山之间,由于受地形限制,无法修建第二第三预备桥,一旦被炸,就会造成千里钢铁运输线中断的严重后果。经过“4.8”永柔战斗考验的我609团,奉命转战阳德。于是在阳德与敌机展开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斗智斗勇的殊死斗争。战后,战士们异口同声,要求把这迟到的捷报送给祖国人民慰问团。
关键词: 抗美援朝 史料 朝鲜

内容

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敌我双方都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在三八线一带成“拉锯”状态。美帝凭借“空中优势”企图摧毁我铁路运输线,断我军需供应,重新实现它已经破产了的“北进”计划。阳德郡是联结东线和西线两个主要战场的铁路枢纽,敌机把轰炸阳德铁路桥和我军最大的转运站作为它的“绞杀战”的重点目标之一。阳德大桥架设在两山之间,由于受地形限制,无法修建第二第三预备桥,一旦被炸,就会造成千里钢铁运输线中断的严重后果。大桥成了敌机必炸,我军必保的战略目标。经过“4.8”永柔战斗考验的我609团,奉命转战阳德。于是在阳德与敌机展开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斗智斗勇的殊死斗争。
  1951年初冬的一个早晨,彻夜的梅花大雪,把一年来敌机狂轰滥炸制造出的那百孔千疮的城市,和穿插于断墙残壁间的防空洞以及洞中无数生灵的深仇大恨,一齐掩盖了起来。启明星在闪耀着金光,大地一片洁白、宁静。炮二连战士们,一边做着战斗准备,一边重温着5小时前观赏祖国慰问团演出的精彩节目。有的学唱起昨天含着热泪听来的《慰问志愿军小唱》,有的在模仿着赵丹的诗歌朗诵。“他们大概安全到达平壤了吧?”观测员自言自语地说,“我的计算最精确,他们正在化妆,演出就要开始了!”。几多担心,儿多怀念!突然,一声“各就各位”的口令,战士们立即跃上了炮位。“敌机来的好早啊!”此时,已见从12号方位的山背后钻出9架“F86”,气势汹汹,呼啸而来,转眼之间,一架接着一架,直向我二连阵地俯冲、扫射、投弹。敌机钻出来,没有盘旋就俯冲,说明是熟门熟路的“老阳德”了。然而它的“闪击”立即遭到迎头痛击。“迎头痛击”这个词汇是难以表达战斗激烈程度之万一的。四门37小炮与装备着18挺高速机枪的9架敌机针锋相对,谁最先击中对方,那要决胜于毫秒之间,取决于勇敢加技术。我二连战士,在兄弟连队密切配合下,以与敌机“拼刺刀”的大无畏精神,顶着敌机穿过阵地卷起的狂风热浪,冒着滚滚硝烟和啾啾而过的子弹,沉着冷静,眼明手快,捉住目标,迅捷开炮,几个连射,接连击落敌机两架。其它的一见同伴葬身火海,赶忙扔掉炸弹和附油箱,拖着长长的黑烟向西逃窜而去了。战后,战士们异口同声,要求把这迟到的捷报送给祖国人民慰问团。
  敌机多次“强攻”失败后,就改变战术,进行偷袭。时而利用强烈阳光的反照作掩护,时而超低空,甚至是从山沟窜出,一个俯冲扫射,或扔下两个炸弹就溜。说明敌机更狡猾,可也更胆小了。为了对付24小时随时都有可能的偷袭,同时战胜自己的侥幸心理和疲塌,“常备不懈”四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这时,全团掀起了文化学习高潮,把随时准备战斗与天天坚持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阵地兼做课堂。警报一响,放下课本马上可以打,敌机一去,坐下来接着学习。
  敌机也搞出两个“结合”——白天偷袭,夜间轰炸。在没有强大的探照灯支援下,夜间对空作战是很危难的。然而,在我随时准备牺牲又富有实战经验的炮兵战士面前,夜间轰炸命中率很低。就像战士们对敌机“挂”在空中的看来非常吓人的照明弹所讥笑的那样:瞎子点灯——白费蜡。
  冬去春来,白雪消融了,阳德大桥始终屹立在阳德河畔的钢铁运输线上。与去年下雪前情景对比,就是大桥两旁千百个弹坑以及与断墙残壁相对而泣的3架“F86”和1架“F84”的残骸,在证明“绞杀战”的破产,宣告制造废墟者的下场。
  风雪掀动着草帘,辟拍作响,冰霜无情地钻进了被窝,一阵刺骨冰凉。突然天空象打了一个炸雷,接着〓〓〓的炮弹出口声,嘎啦啦的爆炸声响彻天地,一串连着一串的红绿闪光,使头顶的星月黯然失色。尹连长赫然从地铺上跳起来说:“不对,敌机扔下的炸弹多而爆炸的少,有定时炸弹,赶快分头检查!”这是敌机的老一套了,一遇到炮火拦击,扔掉所有炸弹就逃,或者把气发泄在平民百姓身上,机枪乱扫一气。我跟尹连长借着还挂在天空的照明弹的余光,向连部东头那五花八门的防空洞区搜寻。一眼就看到一颗炸弹,像只大花瓶,倒扣在一个半掩体式的防空洞“门”旁。我们知道,这洞中住有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阿妈妮(大嫂)。情急之下,我们一个箭步冲进去,大喊一声“巴里卡(快走)!”可是,这位让战争摧残得整日沉默寡言,背着孩子种地、修路,填弹坑的阿妈妮,只睁开眼睛看了看,又若无其事地睡了过去。我同尹连长不约而同,一人一个抱起孩子就走。阿子妈妮一听到孩子的哭声本能地一下爬了起来,跟着冲了出来。我们把母子转移到安全地带。返回连部,一踏进门,就听见司务长宫书铭又惊又喜地喊着:“快来看看你们的窝!”。这个窝就是我们7个人挤在一起的地铺,3斤重的薄被抗不住摄氏零下38度的严寒,就被子上压皮大衣,皮大衣上再加雨衣。这时,往老宫手指的地方望去,好家伙,几乎所有的雨衣,皮大衣都被子母弹击穿,有的弹片坎在棉絮里,一块不小的弹片扎进我那棉裤兼做枕头的正中间,露着一个尾巴。要是在被窝里睡觉,那可“寿终正寝”了。
  清晨,当我们排掉两颗瞎弹(后来成为我们打坑道最需要的爆破炸药),向阿子妈妮那个防空洞走去一看,那颗炸弹已在我们熟睡中爆炸了。只见这位疲备不堪而顽强不屈的阿子妈妮正在新的废墟中摆弄着。她一见我们走近,费力地站了起来,第一次露出微笑,深情地一鞠躬,细声地叫了一声:“同姆(同志)”!象是答谢我们的救命恩情。
  盛夏的一个黄昏,我乘小朱满载着副食品的小嘎斯,在顺川至阳德的公路上奔驰着,忽见车前公路上扬起两道尘烟。我们还没回过神来,刹那间只听唰地一声,一架敌机从车后低空插过。好机灵的小朱,以惊人的速度,把手套和擦车布往油桶一浸,立即甩上驾驶室的顶蓬,点着了火。当敌机第二次向我俯冲时,发现车子已“中弹”着火了,敌机洋洋得意而去。我们立即扔掉正在燃烧着的破布。我对小朱说:“你这‘金蝉脱壳’,来得妙极了”。小朱两片发紫的咀唇还在抽动着:“这是孤注一掷啊!”说完两颗硕大的眼泪夺眶而出。好一会,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我们这绝处逢生的小嘎斯又欢笑着开动了。后悔和难过一阵阵涌上心头,后悔车子早出动半小时。两个人都在打着准备检查的腹稿,回到了住地。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朝鲜战地见闻录、一支榴弹炮兵部队入朝作战记、五圣山激战、记一等功臣方大利、大同江畔遭遇战、首战告捷的功臣炮、高炮廿五营朝鲜战场歼敌记、新仓里对空伏击战、用十发子弹打下一架美国飞机、忆朝鲜战场上的几个片断、在朝鲜阳德的日日夜夜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致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