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厦门的救饥歌舞晚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987
颗粒名称: 三、厦门的救饥歌舞晚会
分类号: J692.4
页数: 2
页码: 208-209
摘要: 这个晚会除男女声演唱外加上了歌舞节目《农作舞》、《王大娘补缸》;舞蹈节目《嘉戒酒会》,《巴安强子》;并把《茶馆小调》改为小歌剧使得整台晚会色彩明快,恪调情新,气氛严肃热烈,一扫厦门半殖民地的靡靡之音。此后《国风歌选》即不经而走,畅销全省。这些节目也由厦门漳州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带到平和、漳浦、南安、惠安、泉州等地,由中共闽西南和闽中地区的游击队政工队演出,为开创闽西南地区革命文艺的宣传活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漳州 演唱会 歌舞晚会

内容

自此以后,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领导下,这种民歌演唱会的活动就如春风野火一样在闽南各地扩散。其中以1949年2月,由厦大学生和福建音专一部份学生一起在厦门中山公园通俗教育社演出的救饥歌午晚会最为成功,影响也最大。这个晚会除男女声演唱外加上了歌舞节目《农作舞》、《王大娘补缸》;舞蹈节目《嘉戒酒会》,《巴安强子》;并把《茶馆小调》改为小歌剧使得整台晚会色彩明快,恪调情新,气氛严肃热烈,一扫厦门半殖民地的靡靡之音。演出后,厦门《星光日报》评价“为厦门甚至华南音乐界演出开辟了新纪元。“连国民党办的《中央日报》也著文说”回忆看台上的群星,深深感到勇敢地活下去,新中国需要我们活下去。”此后《国风歌选》即不经而走,畅销全省。这些节目也由厦门漳州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带到平和、漳浦、南安、惠安、泉州等地,由中共闽西南和闽中地区的游击队政工队演出,为开创闽西南地区革命文艺的宣传活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知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