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八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983
颗粒名称: 十天八战
分类号: E297.3
页数: 2
页码: 204-205
摘要: 1949年6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为了准备配合解放军入闽作战,闽南第八支队集中游击队挺进到华安县境,准备横渡九龙江的北溪,到安溪与当地游击队会师。伪国大代表黄雨定,在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华安县建立了星罗棋布的通讯网,组织了一批反动民团,凭借北溪天险,妄想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第一仗攻打下樟附近炮楼就是夺粮的一例。炮楼住了一个保安队,还储备粮食,我们采取强攻,顺利地歼灭了保安队,缴获了十几根长枪,弄到一批粮食。队伍沿北溪向下樟挺进,这是华安县的产粮区,也是当时国民党的粮仓,为了吃饭,就得枪口夺粮。
关键词: 游击队 战争年代 十天八战

内容

1949年6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为了准备配合解放军入闽作战,闽南第八支队集中游击队挺进到华安县境,准备横渡九龙江的北溪,到安溪与当地游击队会师。伪国大代表黄雨定,在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华安县建立了星罗棋布的通讯网,组织了一批反动民团,凭借北溪天险,妄想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华安是新区,没有群众基础,耳目不灵,前有伏兵,后有追兵,迫使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本来可以避免的战斗,却不得不仓惶应战。有时饭碗刚端上,枪声就响,刚想宿营,追兵又至,严重的还是筹粮十分困难。第一仗攻打下樟附近炮楼就是夺粮的一例。炮楼住了一个保安队,还储备粮食,我们采取强攻,顺利地歼灭了保安队,缴获了十几根长枪,弄到一批粮食。队伍沿北溪向下樟挺进,这是华安县的产粮区,也是当时国民党的粮仓,为了吃饭,就得枪口夺粮。黄雨定察觉我们缺粮,就拼命护粮。我们挺进到下樟时,黄雨定指挥保安队护粮,沿溪运走粮食,我们一到,保安队就龟缩到祠堂的粮仓里,这个祠堂座落在田中央,周围是开阔地;没有炮火掩护,单靠机枪和土炸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几次强攻,都没得手,战斗持续到黎明,为了防止敌人增援部队前后夹攻,只好撤出战斗,朱鲁同志就在这一役牺牲在这里。
  端午佳节,转战到天宝大山下,农民给我们送来了一些棕子,使我们分享到节日的幸福。然而保安团又跟上来了,同志们义愤填膺,登上半山腰,居高临下,在支队副司令吴扬的指挥下,发动了几次冲锋,敌人溃不成军退到天宝圩。解放后,以闽南游击队和广东十三团为主,整编为分区警备团。在完成剿匪反霸任务后,立即转入守备海防,驻守东山岛和漳浦的六鳌半岛。一次,国民党残敌从海上前来偷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老游击队员曾清流排长,带领全排弟兄,坚守阵地,全部壮烈牺牲,受到省和华东军区的表扬。在1953年7月守备东山岛战斗中,以八个连挡住敌人13000多人的进攻,在兄弟部队迅速增援下,消灭了三千多敌人,其中生俘七百多人,战后受到毛主席的表扬:“守的顽强,增援的快”。当年地下党员连政治指导员柯庆年同志在战斗中死守庙山,壮烈牺牲,这些当年地下党同志都在解放初期血染海防线上。

知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