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工委成立后,斗争的重点便从城市转向农村。工委号召党员到农村去,把贫苦的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开展反征兵、反征粮、反征税的斗争。
为了更好地领导农民革命,开展农村武装斗争,漳州工委在所属的6县1市分别建立了外围组织和活动据点。陈均、阮位东等同志领导的“龙溪西北乡人民武装抗征队”,是由陈长生、林金时任正、副队长,下设6个小分队,队员97人,长短武器35支,活跃于天宝、石亭、北斗等地。他们印发《告漳州父老书》揭露国民党十大罪行,警告反动政府立即停止抓丁派款的罪恶活动,直接投寄给全市的敌伪军、警、宪、特人员及商会、同业公会负责人,引起反动头子极大恐慌,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宣布宵禁。西北乡人民武装抗征队还在乌石村发动群众抗交壮丁款、保甲费及田赋税;截击闯入白秋坑杀猪抢粮的国民党散兵;夜袭伪乡长、乡队副,并且在乌石大步一带剪断电线、砍倒电杆、切断敌人的城乡联络。为了把农民革命积极性尽快调动起来,在洋尾村开办夜校,吸收贫苦农民入学、从中培养积极分子,秘密组织农会,输送会员参加靖和浦工团,同时还积极筹粮筹款支援游击队。
郑图、郑策、郑震领导“南乡抗征队”。这批队员农忙耕田,农闲则在新桥头当码头工人。我解放大军迫近漳州前夕,他们有组织地抵制装卸敌人的军用物资,监视军政人员的活动,在澄观道英勇地载夺敌人外运的军柴30多万斤。
陈述、许飙、洪涛三同志组成一个工作组,深入漳浦建立起城关、佛潭、石榴等8个据点村,组织武装抗征队,开展抗丁、抗粮、抗税的三抗活动。有14位抗征队员,人手一枪,参加游击队。
黄风长、吴世钧二同志在山城、武林以教员为掩护,秘密组织“读书会”,出墙报、贴漫画,以笔代枪,进行战斗。
黄启焰在山格领导的“雷光读书会”,输送了17名会员进入游击区参加武装斗争。雷雄领导的下寨抗征队,抓住田赋税太重,贫苦农民无法交
租,遭致家门被封、亲人被逐的事件,发动农民与田赋处主任展开面对面的斗争,迫其减免田赋税,收回封条,斗争取得了胜利,大大地鼓舞了农民的斗志。但是,雷雄同志在斗争中却暴露了身份,组织上通知他撤入游击队。随同雷雄进入游击队的还有12名抗征队员。
王子陵同志在角美建立革命据点,培养和发展了一批积极分子,其中8位师生参加闽中游击斗争。
雷锋同志在平和双溪小学以校长职务为掩护,成功地瓦解了双宝乡联防大队,破坏了敌人的反共联防计划。
汤维奇、许德邦两同志在云霄县的工作组,创建了4个革命据点,组织抗征队员开展斗争活动。1949年9月25日,中共云和诏县委委派汤维奇同志为我方代表,在云霄县城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云霄县的协议。
林建福、陈武进两同志组织的工作组,活跃于漳浦、海澄边境以及厦门一带,输送10名进步青年参加闽中游击队。
严明同志领导的汽车运输工作组,以庄德信、林俊民、廖龙太、陈文川等4同志为核心,团结公司驾驶员,针对便衣流氓毒打汽车司机事件,发动工人与伪军警督察处主任陈庆元进行评理斗争,迫使毒打司机的凶手向受害人赔礼道歉,并负担全部医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