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冬,鹰铁路铺轨工程已进入华安地段,龙溪地区大批民工和铁道兵铺轨部队,陆续进入华安铁路工地施工。负责铁路铺轨工程的铁道兵8503、8505、8507三个师的数万名军工和龙溪专区民工大队的几万名民工云集华安,打算尽快铺轨到郭坑、角美,直指厦门。
当时华安交通十分不便,公路未通。唯一的运输线全靠九龙江北溪这条航道。只有解决浦南至新圩这段航道运输困难的问题,才能保证数万名铁道兵部队、民工粮食、蔬菜、副食品、日用品和铺轨器材物资的源源及时供应,否则必将直接影响军民生活和铺轨任务的完成。
浦南至新圩40多公里航道大部份水浅、流急滩多,船只上行缓慢且危险。著名的险滩就有天宫大濑、石枫濑等10多处,其中以号称北溪“天险”的天宫大濑最为险要,濑长200多米,上下水流落差近2米,而航河道窄且弯曲,河床浅而急流,河底礁石林立,船只上行,须靠人力纤挽过濑,稍有失误,常有船破舟翻之灾。如何突破“天险”已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在运输工具方面,依靠现有的郭坑,浦南、沙建、新圩四个航管站的200多条船,月运运量只有2000吨。必须增添船只才能适应繁重的运输任务。
1956年11月,在龙溪专署的主持下,由专区支前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和龙溪、华安县政府联合在浦南镇成立龙溪专区支前委员会浦南航运指挥所,负责鹰厦铁路华安工区和龙溪工区至郭坑段的军民工交通、物资和器材的运输任务。专员秦秀峰同志任主任,专区航管处处长张振,铁道兵80部材料厂林厂长任副主任,专区支前委员会物资供应处处长陈铁、交通运输处处长李清亮、华安县财贸部王部长等为委员。我作为龙溪县代表任指挥所委员参加工作。下设航运指挥所大队部,张振任大队长,我任副大队长,李法堂任教导员。从平和、南靖、漳州、长泰、华安和龙溪县的13个港口,抽调木帆船1100多条,船民5000多名,参加运输。从漳州、石码、厦门三港口抽调机动客轮20多条,负责客运和拖带木帆船运输,又从长泰、龙溪两县调来民工500多名,负责河道挖沙清障和纤挽船只过险滩,以及补充船民劳力不足。
在加强领导,增加运输工具和劳力的同时,加强船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于是把1100多条船组成13个分队和一个机动船队,每队配备正副队长和指导员等三人,随船做思想政的工作和协助船民处理运输中的具体问题。动员船民工战胜风雨,克服困难,多装快航,为抢运物资,日夜奋战。
在主要险滩的天宫大濑和石枫濑,设置拉船队和过濑指挥组。拉船队负责拉船过濑。指挥组维护船只过濑秩序,保障过濑安全。天宫大濑设2组,每组30人,轮班作业。持挥组3人,日夜指挥。石枫濑设二组,每组10人,指挥组2人。其间,在天宫大濑拉船过濑时,由于民工失误和篾绳松断等原因,牺牲民工1名。撞破木帆船3条。在航行中,因长泰民工不谙水性掉落水中牺牲1名。
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军民协作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险濑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保证了运输顺利进行。在不到半年时间内,终于把十多万吨的物资和器材,源源不断地及时送到铁路工地,支援铺轨工程顺利进展。
闽南农諺
(一)气象季节部分
雨淋元宵灯,日晒清明田。
正月初三、十八乌(黑),四十九日乌。
正月初九晴,秧搭坪。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
春蒙晒死鬼,夏蒙做大水。(蒙,浓雾)
枫叶掉不离,一石浸石二(要多播种)。
春天后母面。立春有雨淋,阴雨到清明。
雨落雨水,有落无水。
春霜三日透,烂田种大豆。
春无三日风,冬无三日雨。
春寒雨如泉,冬寒云四散。
雷打惊蛰,阴雨四十九日。
雷打惊蛰,小满大水。
清明多雨,无日可晒裤。
春头南风雨,春末南风晴。
春看山头,冬看海口。
春寒雨至,冬寒断滴。
早田早一更,晚田晚一暝(夜)。
早田早一更,抢时插透暝(连夜赶)。
春争日,夏争时。
早插早青,慢插不会收更(扬花孕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