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的价格和销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950
颗粒名称: 金箔的价格和销路
分类号: F426
页数: 2
页码: 146-147
摘要: 漳州所产金箔除销售漳属外,还远销省内各县及江西、广东、广西、台湾等省。清代以至民国时期,一大部分销往南洋各埠。海外华侨宏扬中华民族文化,几较为大型建筑物及高档家俱都仿效唐山式样,安贴金箔,因而需求量较大,促使漳州金箔业大发展。当时外销量约占总产量的半数。迨欧美建筑式样以及新式家俱逐渐传入南洋各埠后,唐山建筑及家俱为洋式所代替,出口量锐减,漳州金箔业大受打击。抗战期间,海运封锁,金箔业处在奄奄一息困境。到抗战胜利后才逐步好转。解放后,人民政府实行黄金管理,金箔原料来源断绝,金箔业全部改行,历史上这一悠久的特种手工业也就宣告结束。现在漳州的金箔业工人老司傅健在者已寥寥无几了。
关键词: 漳州 金箔业 销路

内容

三十年代初期,金箔价格每10000张约为银元160元左右,或换黄金2小两。如在货紧市俏时每10000张可销至200元。漳州所产金箔除销售漳属外,还远销省内各县及江西、广东、广西、台湾等省。清代以至民国时期,一大部分销往南洋各埠。海外华侨宏扬中华民族文化,几较为大型建筑物及高档家俱都仿效唐山式样,安贴金箔,因而需求量较大,促使漳州金箔业大发展。当时外销量约占总产量的半数。当时侨商李石虎为从事金箔外贸的大户。振东海记号也经常采办出口。迨欧美建筑式样以及新式家俱逐渐传入南洋各埠后,唐山建筑及家俱为洋式所代替,出口量锐减,漳州金箔业大受打击。抗战期间,海运封锁,金箔业处在奄奄一息困境。到抗战胜利后才逐步好转。解放后,人民政府实行黄金管理,金箔原料来源断绝,金箔业全部改行,历史上这一悠久的特种手工业也就宣告结束。现在漳州的金箔业工人老司傅健在者已寥寥无几了。

知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