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龙溪、海澄两县,双双摘取了全国首批实现水稻亩产千斤(即半吨)丰产县的桂冠。龙溪县23.6万亩连作水稻,每亩平均单产1061.5斤,加上地瓜、小麦和杂粮,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05亿斤。对比1955年增产125.86%比完成土改的1952年增产42.85%。海澄县15.2万亩水稻亩产100,5斤,全年粮食总产1.53亿斤,比受早的1955年增产91.6%,比丰收的1953年增产12.5%。自从取得这一增产成绩之后,两县人民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步伐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更足,劲头更大。1960年两县并为龙海县后,粮食产量持续不断上升,稻麦“一年三熟”,至1978年亩产跨“双纲”(1600市斤),1989年亩产上吨粮。当年两县是怎样实现千斤县的呢?
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1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农民群众,以其切身的体验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龙溪县的互助合作运动,首先从颜厝乡点燃起来,该乡在党和人民政府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的号召下,由颜金本、许俊、孙元森带头把临时互助组提高为常年互助组。海澄县则重点在莲花乡试办黄海汀、黄建春互助组。从此,由变工队到互助组,由临时组到常年互助组,在两县范围内宛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1953年,两县县委在重点乡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至1954年迅速形成了互助合作高潮,並从初级社向高级社发展。至1955年的下半年,龙溪县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97.46%,其中高级社占总农户91.49%。海澄县入社农户占总农户96.45%其中高级社占总农户95.92%。尽管从这个时候开始,合作化发展得有点过快过急,而且形式上过于简单划一,並隐藏着一种管理过份集中,以及开始露出了一些平调和分配上不合理的苗头(至于后来进一步发展到“吃大锅饭”、“刮共产风”则尚未出现)。可是,集体化所显示出来的优越性,却大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特别重要的是几十万农民取得了参加合作经济实践的经验,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干部和人才,为后来运动,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准备了物质和精神的条件,这就为夺取水稻千斤县的胜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加强党的核心领导
为了带领好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两县县委于1955年都普遍在乡(即今行政村)一级建立党支部,使之在农村中形成坚强领导核心力量。合作化高潮之后,社会主义在农村占了绝对的优势,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增产增收,但领导干部由于对新形势认识不足,落在群众行动的后面。为进一步鼓舞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两县都开展了宣传贯彻《农业发展纲要》(即40条)的学习运动。並根据纲要的精神,讨论制定了县的12年发展规划,指引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社普遍感到了前进有目标,发展有奔头,因而轰轰烈烈地掀起了规模浩大的农业增产运动。龙溪县受教育的人数达18万人,广大人民群众被远景规划所鼓舞,自下而上地展开了讨论酝酿,提出要为实现千斤丰产县的近期目标而奋斗。
两县人民都掀起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潮,处处呈现出了一派大闹生产的新景象。往常年,元霄过后群众才下地干活,而这一年,却是“冬闲变冬忙,黑夜当白昼”。在冬耕方面,不但赶在冬至前抱犁田,挖毁稻根,提早溶田。在积肥方面,处处因地制宜广辟肥源,并推广制造颗粒肥料,搞丛丛塞兜以提高肥效。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全面规划大中小型并举,到处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在科学种田方面,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一系列技术改革,培训一大批的领导骨干与农民技术员。
两县人民认真地推广了精耕细作和科学管理技术措施。在这里,举一则“颜金本三十里求教”的动人故事。龙溪县劳模颜金本特地从颜厝乡跑到海澄莲花乡去学习交流高产栽培技术经验。回来后,立即组织高产队,自任队长,积极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两县在农业生产上的技术革新就是通过互相学习、竞赛、评比、你追我赶进行的。
1956年並非风调雨顺年景。春耕开始,即遇到了旱情,一个多月旱没下雨,海澄县积极开展抗旱插秧斗争。先后共出动8万多人次,水车1.37万架,层层载水、搬水,最高达到18层水车联接抗旱溶田。终于及时插秧。不久,沿海平原地区又有9万亩田地遭受咸渍,农业社组织联片引进淡水流洗,压减咸分,促使稻子正常生长。群众说:“要不是有共产党的好领导,有合作社集体的力量大,全县至少有4.5万亩田地插不上秧,更别指望丰收了。8月初,晚稻插秧大忙节,又连续旱了50多天,龙溪县有5万多亩田插不上秧,已插上的10万亩秧亩也已受晒白。一部份干部有畏难退缩的情绪,要另作打算。在这严峻时刻关头,党和人民政府积极领导开展抗旱斗争,动员大批机关干部下乡,全县311个农业社,4.3万多个劳动力,动用了7千架水车、52台抽水机和6500多件小型抗旱工具,日以继夜地坚持抗旱。先后挖掘引出泉水840处,打井132口,围溪4条。并组织起了区与区,乡与乡之间大协作,互相支援劳力、耕牛、水车和秧苗。石码镇工人、手工业者、供销商业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共出动有1379人次,两度带上货郎担和急救药品下乡进行慰问和支援。
大力开展技术革新
龙溪、海澄两县,地处九龙江下游两岸,地势平坦,交通较为便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很多。但由于蓄水设备少,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河渠淤塞,易旱易涝。人口虽多,然分布不均,平原人多地少,不够耕作;山区、滨海人少地多,耕作粗放,因而产量悬殊很大。土地改革后,发展互助合作,完成农业合作化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学种田和农业现代化都有了很大的进展。认真贯彻执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所提出的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八字宪法”,充分发挥组织起来的集体优越性。两县在依靠和发挥集体优越性,贯彻落实千斤县的增产措施方面,突出抓好以下几条:
一、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龙溪县从1955年12月中旬开始,至1956年3月中旬,日出劳力2万多,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土法上马、多快好省地投入冬修水利运动,总共突击完成大中小型水利789处,超过原计划的92.35%,受益面积达14万多亩,增产粮食3500多万斤。全县有8万多亩地消灭旱灾,使3万多亩免除了水灾,有20万亩基本上实现合理灌溉。埔尾区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统一验收,苦战一冬春修好江东水利工程,引九龙江水灌溉全区的农田,使4.5万亩稻田消除旱咸灾害的双重威胁,早稻总产达1680万斤,比1955年同期增产7.57倍。海澄县在实现合作化的头一年,即兴修水利1030处,有7.33万亩基本消除旱咸灾害。尽管1956年先后遭受过一百多天干旱的威胁,仍然获得了破历史的大丰收。
二、掀起群众性的积肥造肥运动。龙溪县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宣传后,提出了要实现千斤县的宏大目标,各级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大积农家肥,大抓改良土壤。各乡农业生产社纷纷赶在大年初三即掀起大积肥运动。通过广辟肥源,做到“猪有圈、牛有棚、靠山割绿肥、靠海挖河泥、平原积塘土,家家户户大造颗粒肥”,加上麦杆稻草回田共折水肥(即人畜粪便)1437万担、超过全年计划的16.6%。海澄县开展“千堆万担”、“千船万载”的群众性大积肥运动,平均每亩稻田备足各种原肥300担作基肥,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左右。基本上达到不插白水秧的要求。
三、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两县历来水稻品种甚多,以往早季多采用青留种,因生长期较长,而又不耐肥、极易倒伏,抗病能力亦差,以致每年都有20%的白穗率,严重的竟达80%,甚至颗粒无收。稻热病也很严重,每年即因病虫害受灾的面积在4%以上,以致产量极不稳定,高产困难。南特号稻种,表现耐肥、抗病力强,成熟期早、穗长粒饱、增产显著等特点。1956年全县推广近20万亩,占早稻总面积的89%。通过试验——多点实验——典型示范——大面积推广,广大群众在实践中逐渐熟悉和掌握了“南特号”品种的特性,并且创造出了新的丰产纪录。颜厝乡宅前村1955年早稻平均亩产仅400斤,推广南特号后收成到700斤。榜山高级社有3.07亩,亩产达1080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晚稻品种更为复杂,多达75种,选育良种成为了取得大幅度增产增收的重要课题。海澄县从晚稻小穗青骨品种中选育大穗青骨良种,亩增百斤粮食,新品种被选赴北京全国农展会展出。黎明高级社由于早季推广南特号,晚季推广大穗青骨良种和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革取得成功,全社7000多亩水田,平均亩产实现1455斤。社长黄海澄出席全国劳模会,到大会上介绍水稻大面积丰产经验,被誉为高产红旗。
四、建立技术传授推广网络,大力推行以密植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改革。适当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单位面积株数、穗数和粒数。然而这一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开始推行时,群众顾虑重重,难以接受。1953年开始着手搞试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海澄县即组织观摩学习,先后举办三期的农业技术训练班,培训农业技术员794人,农具手333人。同时,在基点乡建立农业技术传授站,以乡、社为单位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网,根据不同的农事季节,进行以适当密植为中心的交流先进经验和传授技术活动。全县有88%早稻面积实行8×8寸密植,夏收时还组织田间验收,实地试割过秤,证实了适当密植的改革措施确能增产增收。秋季插秧,密植面积推广达到95%以上。龙溪县多次组织观摩评比,靠山地区习惯于走垅插法,既稀且深,就大力推广平原地区的“四目相对”倒退插法,在过去株行距8至11寸的基础上,普遍缩短为7至8寸见方。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五、依靠和发挥集体组织的优势,开展协作抗击自然灾害袭击。1956年,不仅经历了战胜百日干旱的严重考验,还依靠集体力量的强大优势,多次组织开展防治二代三化螟的围歼战,组织抗洪抢险、排涝洗苗,组织抗击8级台风对晚稻扬花期的袭击,千方百计保粮保到丰收粮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