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以前,漳州的中等学校,党员少,各校均未单独建立党支部。1952年下半年全漳州城内的中等学校才合建一个党支部,直属地直机关党委会领导。我是地直党委委员,兼任中学支部书记。一中肖葆华、杨廷英两位正副校长分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我们在学校里大抓党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我们先后请来地委副书记洪椰子、宣传部长张平、组织部长蔡良承、统战部长郭丹等同志来校上党课,各中学的党员、团员积极分子和学生会骨干均来参加听课。后来,第一批在农校吸收团总支正副书记吴南阳和蔡乔龄两位同学入党,继而又发展教师黄便知和一中张素琴(女)张采花(女)和龙溪卫校陈海月等4位同志入党。举行党员入党宣誓大会时,各校员工和学生代表几百人参加,地委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也出席讲话,大会开得热烈隆重。接着又培养吸收优秀教师许鼎钟、刘中柱、曹淯育东等3位同志入党。
学校建党后,大抓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向党团员、教职员工、学生会积极份子进行教育,要求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祖国的思想,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学习上起带头模范作用。于是每当组织上提出要办的事,从教师到学生,一呼百应,立即行动起来,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这中间团组织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作用。在团委会和学生会内,我们都配备了得力的领导骨干,他们既能带好头,也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1952年10月,全校教师到福州参加思想改造学习,学校委托学生会主席蔡乔龄主持学校日常工作。1953年5月东山战役后,暑假期间部队后方医院暂设校内,在团和学生会领导下,在校学生轮流协助做伤员护理工作,受到部队的表扬。到了1953年,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团支部,团员绝大多数是“三好生”,事事起先锋模范作用。
当年龙溪农校的党员同志,30多年来在党的教育下,忠心耿耿为人民为“四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人民给予荣誉和委以重任。如1952年至1954年入党的6位同志:吴南阳,现任福建农学院系领导;蔡乔龄,现任省亚热带果品花卉开发公司副经理;黄便知,现任漳州农机化学校校长;许鼎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农艺师。现任漳州市农科所所长兼省亚热带果品花卉开发公司经理;刘中柱,全国劳模,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福建省农科院院长;曹消东,原任漳州农机化学校副校长(已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