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学校响应毛主席“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号召,开展争当“三好生”的活动。1953年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五热爱”活动。
农校学生毕业后要下农村与大自然打交道,终年风里来雨里去,更需要有良好的体质,在学生时代非锻炼好身休不可。当时学校师生近900人,只有一个操场,运动场地不够用。于是我们发动师生利用课外时间和星期天,在新建的十月楼边再劈山修建一个运动场,在新食堂边修建一个小运动场。由体育教师吴汉忠和汪嘉猷负责规划设计和施工指导。师生一齐动手,不到一个月就平整好场地,安放上篮、排、足球架及其它体育器械设施。运动场建好后,我们正副校长和党团积极份子都带头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我爱好踢足球,经常和教职员学生在一起练球,密切了师生间关系。我和爱好足球的同学游永太、许承三等成了球友,以后都时有往来。由于体育活动开展得好,龙溪农校体育在当时漳州中等学校中很出色。开运动会时,足球、篮球、排球等都独揽冠军,田径运动多数项目也名列前茅。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文娱活动,每星期都组织师生看一、二次电影,经常举行歌咏比赛或文艺晚会,演出话剧、歌剧、相声、快板等节目,丰富多采。李章冬主演的《三江好》、宝田(女)主演的《三家福》,迄今我仍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开展文娱活动中,宋尚平、林丽贞、黄枝柳等老师出了大力。
当时农校校舍即原寻源中学校舍,在今市委大院及芝山大院一带,环境幽美。1953年,有一次,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代理龙溪地委书记彭冲来校视察,他巡视校园一周后说,应该把芝山绿化得象公园一样美丽。我觉得这个意见很好。立即召开会议层层贯彻动员,成立一个劳动建校指挥部,由我任总指挥,黄枝柳任总设计,黄加壤任技术指导,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一个人,利用课外时间和星期天修整道路,栽种树木花草,保种保管保活。不到一个月,把芝山南坡和校内大小道路都修好绿化好。现在市委大院内那些高大的桉树、相思树、柏杨树等组成的一片林木,郁郁葱葱,树影婆娑,绿荫宜人,便是当年农校师生的劳动成果。师生们当年还创作了《开辟芝山舞》赴省参加会演,获得一等奖。
农校学生热爱劳动成风。实习农场有土地100多亩,种植水稲等各种农作物,还饲养禽畜和养鱼。除固定职工20多人外,农忙季节,插秧、割稻以及抗旱车水等农活,从头到尾,都是男女学生下田参加。有一次,省农业厅的一位处长来校,正遇到同学们把农场割好的稻谷,挑回来在学校楼上天台上晒干,一担100多斤,上楼梯时个个健步如飞。他问:“这是雇工来收割吗?”我答:“不,这些都是学生。”他似乎不大相信。我一个个叫出姓名来。他连连点头称赞同学们练就一副干农活的好木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