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初期的龙溪农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913
颗粒名称: 开办初期的龙溪农校
分类号: G720
页数: 8
页码: 100-107
摘要: 解放初期,龙溪——这个以农业为主的专区,却没有一间农业学校。1952年6月,地委决定抽调一些县、团、区级干部到教育战线以加强重点中等学校的领导,我卸去华安县委领导职务到龙溪农校当校长,后兼党支部书记。自1952年秋季到1954年春季,我前后在龙溪农校工作近二年。如今龙溪农校已成为全国重点农校之一。学校规模设备、教学质量和科技成果均列全省前茅。30多年来培养了几千名农业人才,分布在全省及全国各地辛勤工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回首旧事,当年龙溪农校开办初期的情景,历历在目,留下难忘的印象。
关键词: 解放初期 龙溪农校 农业

内容

解放初期,龙溪——这个以农业为主的专区,却没有一间农业学校。为了培养大批农业技术人才,发展农业生产,1951年9月,中共龙溪地委和龙溪专署根据本省部署,将设在芝山的私立寻源中学接管改办为龙溪农业学校。调海澄县建设科科长许镇坊为副校长,主持校务。1952年6月,地委决定抽调一些县、团、区级干部到教育战线以加强重点中等学校的领导,我卸去华安县委领导职务到龙溪农校当校长,后兼党支部书记。自1952年秋季到1954年春季,我前后在龙溪农校工作近二年。如今龙溪农校(今改名为漳州市农业学校)已成为全国重点农校之一。学校规模设备、教学质量和科技成果均列全省前茅。30多年来培养了几千名农业人才,分布在全省及全国各地辛勤工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回首旧事,当年龙溪农校开办初期的情景,历历在目,留下难忘的印象。
  充实中层骨干和师资队伍
  我在校期间,决心以加强领导,团结一致办好农校为己任。经过学习有关文件和调查了解后,放手支持副校长许镇坊的工作,巩固学校已有的基础,充分发挥其办学经验。到校后,为了充实学校各部门人事,增强中层骨干和师资队伍,教务主任陈子义和总务主任兰畏三不动,增派史昭南(厦大毕业、青年团员)和王威萱(厦大毕业、青年团员)分别为教务处和总务处副主任。增设政治辅导处,许镇坊兼主任,和我一起调来的张苏生(党员)、曹淯东(团员)、黄便知(团员)三人为政治辅导员。张苏生兼任学校团总支书记,抓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曹育东兼工会工作和教工团支部书记,抓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黄便知协助做学生工作,重点抓学校生活管理。梁得胜(部队连长转业,党员)任学校农场场长。各教研组的人事原则上不动,农科由谢成珂(龙岩农校调来的老教师)和刘中柱(协和大学农学院毕业的青年教师、团员)负责。生物组由许鼎钟负责。上述人事安排和副校长研究后,在党团员中酝酿讨论,然后在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宣布。我要求教职工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爱护学生,耐心诱导教育;还号召学生自觉尊敬老师,发愤学习,爱护学校,建设学校,共同把农校办好。这些号召获得全校师生员工的一致拥护,落实到行动上。自此校风良好,开创了一个安定团结办好农校的好局面。
  这时期的教师,一大部分是原寻源中学接管过来的。大多数是经验丰富的称职老教师,如化学科的林士棱,英语科的陈作述,数学科的黄谢恩,语文科的郑燧,生物科的许鼎钟,体育科的吴汉忠等人,他们对教学都很积极认真。但农业科目的教师,除省里调来陈宇桂、杨国宝、黄景风、金昌康、黄光华等人外,仍不足。我们采取发动教职员推荐的办法解决。只要有人介绍,学历相当,马上派人调查聘请,能上普通课或农业课的都好,来后再进行调整。于是很快地请来何珊珊、王树荃、黄芳远、蔡金炉等一批学有专长的教师。政治课的教师问题,我和许副校长研究,既有现成的政治课本,我们两人都可以兼课,他是暨南大学毕业,我在延安抗日大学学习过,且都有多年革命斗争实践经验,都可胜任。加上张苏生、曹育东、黄便知等政治辅导员也可兼课。这样一来,普通课、农业课和政治课的教师不足问题也就统统解决了。
  应该说,五十年代龙溪农校的师资质量是较高的。教师也很积极认真,自编教材,自制教具、集体备课,钻研业务,都取得成绩。许鼎钟的木瓜研究,蒋俊辉的生物切片都成就突出。
  改进教学质量
  当时龙溪农校有两种学制:一种是招收初中毕业生肄业3年;一种是招收小学毕业生肄业5年。在学期间,全部亨受助学金待遇。每人月领10元,交伙食费9元。1952年招生方针面向工农兵开门。所招学生多数是工农和城市贫民子弟,其中一部分还是解放后在剿匪、镇反、土改等各种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份子或乡干部,他们都是怀着对共产党的深厚感情有志务农的。1953年秋季招生实行单独招生,提前在普通中学招生前举行。报名学生500多名,我们择优录取德知体兼优的学生50多名,录取率10.5∶1,其中有30多名是青年团员,且绝大部分是工农子弟。举行口试时正副校长亲自主持,以其是否爱念农校,有无一辈子献身农业干农村工作的决心和精神而决定取舍。
  新学期开始,学生先集训3天,宣布学校常规和教学计划。在集训中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生要求和具体问题,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心中有数,能解决的问题即予解决。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团结友爱,遵规守纪。这样,开学后很快能转入正轨按进度要求教学。教师和新生质量问题解决后,学校即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保证农校真正能成为培养合格的中等农业人才的摇篮地。当时,农业课没有课本,农科教师日夜搜集资料、参考书藉,结合实际自编教材,而后集体讨论,边教学边修改补充定稿。一到暑假,则到省农业厅和全省兄弟农校教师共同探讨编写教材,力求切合实际。
  为了改进教学,政治课小组教师先集体备课,讲课前先在小组中试讲,听取意见,互相启发帮助,上课时也邀请其他学科教师来听课,政治课教师也去听其它学科的课,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书本理论知识贵在和实践结合。农校重视学生的实验和实习工作。学生经常分批到校办农场观摩实习,边学边教。各个专业每学期都有规定的实习项目和时间要求。有时还到专区农业试验站(今市农科所)或其它农场实习。实习期间教师带队辅导。
  学校每学期还发动学生对教师的讲课以及实习带队教师等提意见,,校领导综合正确的意见,对教学好的教师表扬,差的帮助分析原因改进,对态度不端正的也给予适当的批评。
  由于教学质量较高,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扎实,且有一定的田间实践经验。1952、1953、1954等三年毕业生,根据国家需要分配到全省各地及东北、广西等省区工作,绝大多数表现良好,深受好评。1982年,龙溪地区进行技术职称评定时,其中200多位农艺师是当年龙溪农校毕业的。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到农业大学深造,如今有的已成为学者专家,挑起重担子。如1956年毕业生李义珍现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所长。林阿珉任海南大学校长。不少学生毕业后,担任县科委主任、农业局长、农场场长。有的且担任县委书记、县长。
  开展“三好生”、“五热爱”活动
  1952年,学校响应毛主席“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号召,开展争当“三好生”的活动。1953年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五热爱”活动。
  农校学生毕业后要下农村与大自然打交道,终年风里来雨里去,更需要有良好的体质,在学生时代非锻炼好身休不可。当时学校师生近900人,只有一个操场,运动场地不够用。于是我们发动师生利用课外时间和星期天,在新建的十月楼边再劈山修建一个运动场,在新食堂边修建一个小运动场。由体育教师吴汉忠和汪嘉猷负责规划设计和施工指导。师生一齐动手,不到一个月就平整好场地,安放上篮、排、足球架及其它体育器械设施。运动场建好后,我们正副校长和党团积极份子都带头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我爱好踢足球,经常和教职员学生在一起练球,密切了师生间关系。我和爱好足球的同学游永太、许承三等成了球友,以后都时有往来。由于体育活动开展得好,龙溪农校体育在当时漳州中等学校中很出色。开运动会时,足球、篮球、排球等都独揽冠军,田径运动多数项目也名列前茅。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文娱活动,每星期都组织师生看一、二次电影,经常举行歌咏比赛或文艺晚会,演出话剧、歌剧、相声、快板等节目,丰富多采。李章冬主演的《三江好》、宝田(女)主演的《三家福》,迄今我仍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开展文娱活动中,宋尚平、林丽贞、黄枝柳等老师出了大力。
  当时农校校舍即原寻源中学校舍,在今市委大院及芝山大院一带,环境幽美。1953年,有一次,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代理龙溪地委书记彭冲来校视察,他巡视校园一周后说,应该把芝山绿化得象公园一样美丽。我觉得这个意见很好。立即召开会议层层贯彻动员,成立一个劳动建校指挥部,由我任总指挥,黄枝柳任总设计,黄加壤任技术指导,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一个人,利用课外时间和星期天修整道路,栽种树木花草,保种保管保活。不到一个月,把芝山南坡和校内大小道路都修好绿化好。现在市委大院内那些高大的桉树、相思树、柏杨树等组成的一片林木,郁郁葱葱,树影婆娑,绿荫宜人,便是当年农校师生的劳动成果。师生们当年还创作了《开辟芝山舞》赴省参加会演,获得一等奖。
  农校学生热爱劳动成风。实习农场有土地100多亩,种植水稲等各种农作物,还饲养禽畜和养鱼。除固定职工20多人外,农忙季节,插秧、割稻以及抗旱车水等农活,从头到尾,都是男女学生下田参加。有一次,省农业厅的一位处长来校,正遇到同学们把农场割好的稻谷,挑回来在学校楼上天台上晒干,一担100多斤,上楼梯时个个健步如飞。他问:“这是雇工来收割吗?”我答:“不,这些都是学生。”他似乎不大相信。我一个个叫出姓名来。他连连点头称赞同学们练就一副干农活的好木领。
  加强党团建设
  1952年以前,漳州的中等学校,党员少,各校均未单独建立党支部。1952年下半年全漳州城内的中等学校才合建一个党支部,直属地直机关党委会领导。我是地直党委委员,兼任中学支部书记。一中肖葆华、杨廷英两位正副校长分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我们在学校里大抓党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我们先后请来地委副书记洪椰子、宣传部长张平、组织部长蔡良承、统战部长郭丹等同志来校上党课,各中学的党员、团员积极分子和学生会骨干均来参加听课。后来,第一批在农校吸收团总支正副书记吴南阳和蔡乔龄两位同学入党,继而又发展教师黄便知和一中张素琴(女)张采花(女)和龙溪卫校陈海月等4位同志入党。举行党员入党宣誓大会时,各校员工和学生代表几百人参加,地委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也出席讲话,大会开得热烈隆重。接着又培养吸收优秀教师许鼎钟、刘中柱、曹淯育东等3位同志入党。
  学校建党后,大抓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向党团员、教职员工、学生会积极份子进行教育,要求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祖国的思想,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学习上起带头模范作用。于是每当组织上提出要办的事,从教师到学生,一呼百应,立即行动起来,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这中间团组织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作用。在团委会和学生会内,我们都配备了得力的领导骨干,他们既能带好头,也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1952年10月,全校教师到福州参加思想改造学习,学校委托学生会主席蔡乔龄主持学校日常工作。1953年5月东山战役后,暑假期间部队后方医院暂设校内,在团和学生会领导下,在校学生轮流协助做伤员护理工作,受到部队的表扬。到了1953年,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团支部,团员绝大多数是“三好生”,事事起先锋模范作用。
  当年龙溪农校的党员同志,30多年来在党的教育下,忠心耿耿为人民为“四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人民给予荣誉和委以重任。如1952年至1954年入党的6位同志:吴南阳,现任福建农学院系领导;蔡乔龄,现任省亚热带果品花卉开发公司副经理;黄便知,现任漳州农机化学校校长;许鼎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农艺师。现任漳州市农科所所长兼省亚热带果品花卉开发公司经理;刘中柱,全国劳模,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福建省农科院院长;曹消东,原任漳州农机化学校副校长(已离休)。

知识出处

相关人物

平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