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是一项不受文化程度和年龄限制的教育工作。由于其教育对象是广大社会成年人,其学习时间和形式比较灵活,由此,各个不同时代给予不同的名称。过去,清朝称其为“补习教育,”民国时期改称“平民教育”或“民众教育”。解放后,由于受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工农群众,又多数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又改称为“业余教育”或“工农教育”。近年来,因教育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展,并便于同国际上交往,又统称为“成人教育”。
清朝末年,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影响,光绪三十四年(1909)清政府曾经提出“简易识字学塾计划”,要创立为救济年长失学者的“补习教育”。但当时政局动荡,这个计划并没有真正得以推行。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于民国元年~二年(1912—1913年)制定公布了“壬癸子丑学制”,虽然列有成人补习教育,但是这个学制也没有真正得到实施。至1920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漳州爱国青年卜益友等人组织了“震中学社”,并于1920至1923年间,先后在漳州城区创办了7所“震中夜校”,招收失学青年开展识字文化教育。“震中夜校”的创立,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漳州群众宣传民主革命和开展民众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在教育工作中曾列有民众教育,由民众教育馆负责。当时主要以《平民千字课》为教材,招收社会失学青年进行业余的识字学习。抗日战争期间,为宣传教育群众,除民众教育馆附设识字班外,1938~1941年间还派出高中学生下乡开办“战时民校”。据民国时期龙溪县政府统计上报,民众教育发展最高峰是民国23年(1934)当年龙溪县共开办民众学校57校、57班,就学人数2172人。然而,,由于当时民众教育没有专设领导机构,没有专职教学人员和专项办学经费,加上广大群众苦于生计,无力上学,就学人数不多。因此,民众学校时办时停,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据民国35年(1946)漳州《大刀报》刊载的文盲数字:“全龙溪县从十五足岁至三十五足岁成年男女计有78546人,已受教育21604人,在学10446人,失学46006人,以上十五足岁至三十五足岁失学民众计60314人”。由此可见,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二十几年间,所谓“民众教育”并没有扫除民众文盲和提高民众文化。
解放后,成人教育正式列入教育体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成人教育从五十年代起,开始建立了扫盲领导机构,并配备专职干部和组织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通过发动群众,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多种形式办学,从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大力扫除文盲
1949年9月漳州解放后,根据上级政府指示,即开始在市郊和市区街道创办冬学,利用冬闲季节约三个月左右时间,组织乡村干部、街道积极分子和妇女会员进行政治时事教育和学习文化。1952年随着农村互助合作的发展,城乡各农业合作社和街道主办的冬学都普遍转入常年民校。另方面,为广泛地大规模开展扫盲运动,漳州市开始建立了识字运动委员会(后更名为工农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委员会),下设扫盲办公室,着手组织扫盲师资训练和开展城乡文化普查,查明原漳州市区和市郊(当时市郊未扩大,只有前锋、大同、群勇、瑞京、桥南和南星六个行政村)的青壮年总数有28746人,文盲、半文盲有18987人,占青壮年总数66%;其中:工农青壮年数6721人,文盲、半文盲5610人,占工农青壮年数83.5%。
1953年漳州全面开展群众性扫盲运动,经过广泛宣传发动,从机关、工厂、街道到农村农业社,普遍建立扫盲领导小组,一方面以专职扫盲教师为主,选择三个产联工会,二个街道和一个农业合作社为重点,举办19个速成识字教学法试验班,以集中突击,先占有2000个单字词,然后进行阅读和练习写作,最后使学员能认读1600个以上汉字、能看懂通俗书报和写作普通应用文,以达到初小三年级文化水平为扫盲毕业;另方面在面上以常年民校为基地,深入发动群众,提倡以民教民,能者为师,除普通的班级教学外,还由群众自己创造出许多业余、分散的“包教包学”、“送字上门”、“记工识字”以及“家庭识字小组”等学习形式,从而在城乡涌现出许多“儿子教父亲”、“姐妹同堂学”的动人事迹。由于各单位领导重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加上办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此,从53至57年先后组织14000多人进行扫盲和高小班学习,并扫除文盲4000多人。
1958年的“大跃进”,漳州扫盲工作在“左”的影响下,曾经一度以大量突击认读,以生字“搬家”为扫盲标准,出现了短期“摘掉文盲帽子”的冒进与浮夸现象,造成了严重地“回生”复盲。这个深刻的教训,在1959年及时纠正,扫盲工作全部转入民校的正常学习,提倡常年办学,推行“铁民校”、“铁工校”评比活动,强调学员巩固率与扫盲毕业率。由此,使扫盲工作又步入稳定发展的时期,至1965年又先后扫除文盲5000多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工作同其他教育工作一样,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在“农业学大寨”的时间里,也曾经创办一批“政治夜校”,但只是为了背诵有关“以粮为纲”、“反修防修”等政治口号,甚至以开会代替教学,完全取消了扫盲的识字学习。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扫盲工作又重新列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从1980年开始,在全面恢复扫盲工作的同时,认真贯彻“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原则(即堵盲、扫盲和巩固提高三项工作并进),并采取了“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的办学措施,把扫除文盲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同时抓起来,从而保证每年都能扫除上千名文盲。截至1986年,对扩大后市郊的农民青壮年文盲已大部分通过扫盲获得初小以上文化程度。
总之,经过三十几年的不懈努力,1986年底终于在原漳州市完成了历代不能完成的基本扫除文盲的历史任务。去年,经上级政府和各县派员前来检查验收,对芗城区1986年城乡人口与文化状况核实为:全区少青壮年(十二至四十周岁)有16014人,其中,非文盲(初小毕业以上)有150242人,占少青壮年的93.8%;文盲、半文盲(初小程度和不识字)有9898人,占少青壮年的6.2%。
确认已达到基本扫除文盲标准,并已全面具备控制再产生新文盲的各项条件。现在,对于遗留的这些文盲、半文盲多数是农村中有孩子拖累或生活负担过重的青壮年妇女,目前只有一部分正在继续扫盲识字,还有大部分有待于今后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增加学习机会,然后逐个进行识字学习而提高文化。
二、努力发展职工、干部教育
漳州职工、干部教育于建国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通过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全体职工、干部的文化素质。
漳州职工教育开始于1950年由工会主办,在广泛开展职工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于1951年正式创立了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在办学形式上,除以总工会为主创办一所跨行业的地区性的职工业余学校外,还有部分以行业联合办校,更多的是由工厂、企业单位独立创办职工夜校。由于办学形式灵活,能适应职工生产与生活,因此职工入学人数也逐年增加,1951年由一所职工学校3个班级,在学职工215人,1953年增加到6所职工学校28班级,在学职工1106人,到1959年在学职工增至11689人,约占青壮年职工数35%。在教学内容方面,五十年代期间,职工业余学校主要开办初等教育,先后扫除职工文盲1000多人。同时也开设部分业余中等教育。据1959年统计,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开设的业余高小、初中、高中和各种中等技术教育的班级人数有5656人,占在学职工总数48.4%。这样的办学规模和结构,从1960到1966年一直保持稳定且略有发展。
漳州干部教育是根据中央和省政府指示,于1950年8月和1955年7月先后创办了地直机关和市直机关(即现在芗城区)两所干部文化学校。1950至1953年间,地直机关于部文化学校,根据当时工农干部迫切需要扫盲和提高文化的要求,一方面组织工农干部补习班,先后组织地、市、县400多名工农干部进行短期脱产学习;另方面又组织部分文化程度偏低的机关干部,利用早、晚时间,进行业余初小、高小的文化学习。由于领导重视,师生共同努力,仅用4年时间基本扫除了机关干部中文盲。由此,从1954和1955年起,地、市两所机关干校开始增办初中、高中,1959年以后又增办大专班,入学的干部从建校初40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为普遍提高漳州机关干部文化水平作出了贡献。
1966年开始的“文革”十年浩劫,对漳州职工、干部教育的摧残是严重的。学校停办,教师解散,建国后17年的教育成果被全盘否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形势,漳州职工教育于1979年复办,初期着重抓了青年职工的文化、技术补课,同时也恢复创办各种门类的初、中级技术学习班。到1985年已有10199名青工经初中文化统考获得合格,占应补课的青工总数82.35%;另有青工7644人经过学习和考试,也获得了初级技术的考核合格,占应考核青工75.02%。1987年初,为了有计划地培养职工的中等专业人才,经省教委批准,又创办了“漳州职工业余中专”,开设工业企业管理专业二班,招收具有初中毕业的职工79人参加学习。原有工会主办的职工业余学校和各工厂、企业独立创办的职工夜校,仍就坚持以初、高中文化学习为主,同时配合各工厂企业开展岗位培训,每年都保持有2000名职工参加文化、技术学习。
漳州干部文化教育于1981年开始恢复。根据中央关于干部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和干部教育要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的指示精神,地直机关干部学校在复办时进行重新组建,改办为“漳州业余大学”。原漳州市机关干部文化学校于1985年复办时也改办为“漳州市干部业余中专”。招收对象以干部为主,兼收工厂、企业职工。几年来,这两所干校在大专方面共开设中文、英语、法律、财经、工业民用建筑、高级护理、企业管理和机电等9个专业;在中专方面共开设党政干部基础理论、工业会计、财务会计、文书秘书和工业企业电气化等5个专业。招收大专学员1172人,中专学员448人。从1985年以来,按规定学完专业课程并经考试(部分学科由省统一考试)合格,已有大专的中文、英语、法律、财经等4个专业毕业生669人,为漳州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的专业人才。
三、广泛开展农民技术教育
漳州农民教育在民国时期曾有一度由农村小学附设。据民国廿二年龙溪县民众教育实施报告的记载,曾经在诗浦、上墩、天宝、良璞、甘棠、浦南、桃岭、北斗等乡村办有“农村民众学校”。不过,时间很短,没有什么教学效果。
解放后,漳州于1950年即开展了农民教育。从冬学到常年民校,始终是在乡、镇(以前为公社)领导下,由村(以前为大队)设校,市郊经几次扩大计有83个行政村,全部都在本村举办一至二所农民业余学校。这些学校在八十年代以前主要任务是扫除农材中青壮年文盲、半文盲,同时也开设部分业余高小、初中班,以巩固扫盲成果并使之提高到高小以上文化水平。
1982年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完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学科学,用科学,以搞好农副业生产。根据这个新形势,漳州市郊各乡镇又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组织农民学习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几年来,市郊四个乡镇已创办四所乡一级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另有一些村还单独举办了本村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这些技术学校和培训班密切配合科协、农技、畜牧等部门,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以短期脱产培训、专题技术讲座、巡回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先后组织了果树栽培、畜牧兽医、水稻植保、淡水养鱼、珍珠养殖、轮机驾驶、糕饼制作、缝纫加工、新闻报导、幼师培训以及家用电器维修等几十种初级技术的培训。由于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学习内容顺应需要,教学方法注重实际,因此很受农民的欢迎,每年参加学习、培训的农民都在6000人以上,甚至有些培训班,以糕饼制作、轮机驾驶、畜牧兽医等专业技术还吸收了外省、县的农民前来参加学习。现在,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技术培训的质量和扩大其社会效益,各乡镇都配备了专职人员并筹建培训基地,使各项学习、培训逐步建立经常化、制度化,为农村培养更多的中、初级人才,为繁荣农村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积极创建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是新中国成人教育事业的新发展,而漳州真正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创办成人高等教育,则是从1980年6月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要求,开始建立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工作站(以后更名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按全国统一质量要求,开设文、理科,招收在职干部、职工和部分社会知识青年入学,以后逐年扩大,并于1982年新建了漳州电大教学大楼计1100平方米,成为一所经过上级批准,得到社会承认的新型的大学。由于电视大学是由中央统一安排课程,选聘有经验教师执教,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在学学员具有知识面广、质量保证的优越性,因此,被人们誉为是“少花钱、高效益的培养人才的大学”。
继漳州电大之后,于1981年10月由漳州地方自筹的漳州业余大学正式开办。这所由原地直机关干部文化学校改建而成的成人高等学校,虽然属于业余性质,但它始终坚持高教质量,按全省计划进行正常化、制度化招生、考试和结业,其学历也受到国家承认。这所业余大学具有学员既不离乡,又不离职的特点,因此很受漳州干部、职工的欢迎,并逐年为漳州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以上两所成人高等学校,自1980年以来,共开设有中文、法律、新闻、机电、计算机及工程、经营管理等30个专业,八年来共招生4559人,从1983年起,漳州电大根据中央电大的质量要求,经全省统一考试,已获得大专毕业的有1571人;漳州业余大学按全省统一规定课程,经严格考试(主要科目由省统考),已有669人达到大专毕业。这两所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现在都分布在漳州各机关团体和工厂企业中担负着技术骨干,有部分毕业生并已走上领导岗位,正在发挥着他们学到的科技知识的作用。
此外,近年来在漳州还逐渐发展着许多门类的大学函授。虽然这些都是普通大专院校附设、兼搞,但他们都同成人高等学校一样,以培养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青年的科技文化水平为目的,以业余自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为主要形式。由于这样的学习,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时间,一般不妨碍学员的生产工作,很适合在职干部、职工的学习生活。因此,近几年来有许多干部、教师和企业职工,通过函授学习,获得了大专学历,得到了提高、深造。可以认为,这是从另一个途径扩大了成人教育培养人才的社会效果。
纵观建国后漳州成人教育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到了八十年代,已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成人教育体系,并初步建立起从城市到农村的成人文化、技术教育网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各种学习、提高的机会。事实表明,漳州成人教育已为漳州扫除文盲和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作出了历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