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解放初期,我在龙溪专署文教科任职时,曾参与戏改工作,现忆述其简要情况于下。
解放初漳州市区戏班概况
1950年10月间,市区有“霓光班”,它原是由台湾同胞组成的“歌仔戏”班,起初叫霓生班”班主李东升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台湾来到厦门等地演出。1949,年10月厦门解放后,厦门军管会为他们办过学习班,以后他就把整个戏班的成员带到漳州来,在原草花街良友戏院搭台演出。(即现平等路市服装厂)经过几个月的惨淡经营,还算过得去。因为用电光布景以招睐观众,乃改称“霓光班”。在演出连台本戏《石花姑》的大结局——“葫芦出火烧白鹤”时失误,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引起观众不满喝倒彩,所以在当晚演出前又以广告“再结局”招引观众。班主恐再失误,竟用加倍份量的火药装入葫芦内扎在自己的腰部,以引电源触发火药爆炸,结果铁片穿入腹部当场毙命,台上多人受伤,舞台炸毁,造成伤亡事故。
不久,由女班主赛月金再次组班,迁到黄金戏院(现北京路,已扩建为龙溪师范礼堂)演出。约一个多月后,因女主角月中娥有吸毒恶习,注射吗啡针致死,只得停业。全班50多位艺人的生活陷于困境,亟待人民政府及时予以救济,以解燃眉之急。
开展戏改工作的一些措施
由于这时国务院已颁发了《关于开展戏曲改革工作初步意见》,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专署文教科草拟了今后戏曲改革工作的意见,上报地委专署。经过多次研究后,决定以“生产自救”的名义,由专署财政科先拨支人民币200万元(旧币)作为经费,在原戏院恢复演出。为此,该班及时排练神话剧《牛郎织女》、《嫦娥奔月》,采取吃“大锅饭”方式维持集体生活,如业务收支尚有剩余,酌发生活费。
1950年11月间,中央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确定各地戏曲工作应以地方戏为主要对象。根据会议精神,龙溪专署文教科确定在1951年元旦过后开展了地区戏曲改革工作。先将流散在漳州的戏班和民间艺人集中在黄金戏院学习,轮流学习戏改政策、排练新戏,以“改戏、改人、改制”为主要内容。每期学习时间约10—15天。同时拟从各期轮训的艺人中挑选,组建漳州实验芗剧团,作为本地区的示范剧团。
集中学习分为两期进行。
第一期参加者为“艺光班”(即原米的“霓光班”),从1951年元旦开始,在光明戏院(即现大众戏院)演出神话剧《嫦娥奔月》、现代戏《台北新闻》(以反映台湾“二、二八”事件为题材)。刚好这时解放军第31军文工团在漳州为庆祝1951年元旦,借用黄金戏院演出歌剧《白毛女》、《血泪仇》、《小二黑结婚》等,为期7天。我们为使“艺光班”演员乘这机会进行学习,特地改编《白毛女》和《血泪仇》为芗剧,开始实验芗剧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新戏曲。
第二期参加者也是民间艺人,由原来“艳芳春”和“新艳春”两班的艺人组合,名为新春班”。经过半个月学习后,留下一部分艺人与“艺光班”合并,组成“漳州实验芗剧团”,并开始排练新芗剧《白毛女》、《血泪仇》和歌仔戏《台民泪》等剧目。
自1951年1月开始,结合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以改戏为动力,提高艺人的政治觉悟、改变思想作风,并在这过程中进行剧团体制的民主改革。具体作法是:每天上午学习政治和文化(熟读剧本),下午排练新戏,晚上演出旧戏,而后分组讨论,对工作和生活进行检查和探讨。如排练《白毛女》时,结合讨论土地改革问题,进行阶级教育;排演《血泪仇》时,讨论镇压反革命问题,如何分清好人与坏人的原则,揭发做过坏事的反革命分子;在歌仔戏《台北新闻》的基础上改编为《台民恨》,使来自台湾的艺人们进一步认识旧社会的真相,控诉蒋军和美帝勾结,侵害中国人民的罪恶;在宣传抗美援朝的实际行动中,不但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也教育了自己。
1951年春节期间,在漳州市区演出戏改后的新戏曲将近一个月,随后又到石码镇、海澄县城巡回演出一个月,又到厦门龙山戏院、鼓浪屿戏院演出。观众反映说:你们的新戏演得不错,但没有古装戏,觉得比较单调。因此,我们利用演出过程的业余时间,又赶排了历史剧《杨娥传》(又名《彩虹万里》)、神话剧《相思树》、《牛郎织女》等,5月间返回漳州。在这半年期间里,通过学习和“戏改”过程中的实践,这批旧艺人在思想认识上是有所触动的。他们主动提出剧团的管理应当民主化——剧团成员的生活费,应当以业务的收入按初评的工资等级发放。
春节过后,由于各地普遍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城乡戏曲演出活动有所限制,观众明显地减少,业务收入不多,影响了艺人的工资收入,只够维持基本生活费用。当剧团前往厦门演出之前,原“艺光班”班主曾提出“承包业务”的要求,或以“公私合营”的方式经营剧团的建议,我们经过研究后,答应先按原来方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行商讨。但试行的结果,并不能使剧团在业务收入上有所增加,反而造成剧团发生制度的混乱情况。因此决定返回漳州,一面演出,一面整顿。准备通过学习,总结上阶段“戏改”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我曾写了汇报材料上报,因剧团被调参加中央人民政府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慰问演出,以致下阶段
戏改工作未及时研究。
1951年12月剧团返回漳州演出以后,经漳州总工会戏业基层组织出面,由星光戏院(市仔头原百星戏院旧址,现已扩建为侨芗戏院)与漳州实验芗剧团合作经营,试行剧场与剧团联营制,以保证剧团演职员基本生活费的供给;在业务演出上恢复了专演提纲式的幕表连台本戏,因而演出质量普遍下降,艺人思想极端混乱。
1952年5月,龙溪地区第一次文化艺术界代表大会在漳州召开以后,戏曲改革工作由各县(市)文化馆负责开展。6月间,抽调黄石钧,林耿峰、曹国鹏、陈文星等人由漳州市文化馆组成“戏改工作组”,分别进入漳州实验芗剧团、笋仔班和木偶剧团开展民主改革活动,要求在半年内完成民主评议的新工资等级标准,选出剧团的新领导人选。
7月初,省文化局选定漳州实验芗剧团为全省六个重点辅导剧团之一,每年拨发戏改经费4000万元(旧币),为参加10月在福州举行的全省第一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作好准备。专署文教科即组成“戏曲改革小组”进驻该剧团,开展参加会演的准备工作——总结上阶段戏改的经验,加紧整理优秀的传统剧目,改编表演现代生活的新戏曲,并加紧排练工作。9月间,省文化局曾召开全省戏曲改革工作座谈会,总结近年来戏改工作。10月底,省文化局在泉州举办“福建省戏曲研究班”,龙溪地区戏曲艺人30人参加学习,为期一个月。结束后,省文化局发布了《关于当前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初稿)。
在戏改过程中的演出活动
从1950年末至1954年末的4年间,在“戏改”的过程中,除自行演出外,我们曾参与慰问、观摩等演出5次,通过这些演出,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观摩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戏改”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有所提高。
1951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开展慰问活动时,漳州实验芗剧团被抽调随访问团第六分团出发,在南靖、平和、诏安、云霄、漳浦、海澄、龙溪等县城乡,进行慰问演出,历时四个月,共演出150多场,剧目有新芗剧《白毛女》、《血泪仇》、《台民泪》,小戏《一朵红花》、《夫妻教子》、《宝山参军》等。
1952年5月,龙溪地区第一次文化艺术界代表大会在漳州人民剧场(即原北京路黄金戏院)召开,会上各县代表汇报了戏曲工作情况,九县一市共有四个芗剧团——漳州实验芗剧团、程溪笋仔班、石码海潮社、海澄和平剧社;还有云霄新潮剧社、诏安海燕剧团,以及一些木偶戏班参加。当时全地区芗剧和潮剧业余剧团约300多个,从业人员近万人,根据统计,仅长泰、华安、南靖、平和等四县,共有业余剧团172个,艺人4522人。可见当时各县戏曲活动已进入繁荣时期。
10月,全省第一届地方戏曲观摩会演在福州举行。龙溪地区由漳州实验芗剧团和南江木偶剧团作为代表队参加。实验芗剧团演出现代剧《白毛女》、古装戏《杨娥传》、歌仔戏《陈三五娘》,木偶剧团演出《战潼关》、《蒋干盗书》、《雷万春打虎》等。
1954年8月,全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会演在福州举行。事先,由省派戏改干部组成“芗剧辅导组”,在漳州召集漳州芗剧实验剧团、笋仔班、厦门芗剧团、同安芗剧团、厦声芗剧团等主要演员和编导人员,整理出传统剧目《三家福》、《双巡按》、《金鲤鱼》、现代剧《种柑记》、《赵小兰》等,并进行排演。会演结果:《三家福》获剧本一等奖、《赵小兰》获剧本奖,演员李少楼获一等奖、姚九婴和陈玛玲获二等奖。
同年9月至11月,华东区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在上海举行,漳州芗剧代表队作为福建省代表团之一参加会演。传统剧目《三家福》获剧本二等奖,演员李少楼获一等奖、陈玛玲与姚九婴获二等奖、纪招治获三等奖。
闽南民谚八
手皮是肉,手心也是肉。
有风不可驶满帆,有势不可尽用。
坐轿的(人)不知抬轿的(人)脚酸。
母猪肉,未吃过;不知硬和脆。
神仙有时也会打错鼓。
半桶水易泼,
全懂全惊(害怕),不懂乱拼(不怕)。
人无气就死,山无气就崩。
前岭不够陡,后岭陡象壁。
路头挑灯心,路尾挑石步(石头)。
(老龙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