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侨联义务代书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845
颗粒名称: 7、侨联义务代书站
分类号: D634.2
页数: 2
页码: 296-297
摘要: 漳州市侨联从1952年开始组织侨信义务代书站,几十年如一日,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代书人员承先启后,从无间断,坚持不懈为侨户、台属义务代书三万多封,使失散甚至中断书信三、四十年的亲人重逢团聚和恢复通讯,取得较好的成绩。曾多次被中外报刊杂志登载表扬。被誉为“当代柳毅”、“沟通音讯的架线人”等光荣称号,又四次被省、市、区评为先进集体及文明单位,深受“三胞”的好评。通过代书站辛勤的工作,增进了海内外联谊,激发了“三胞”身在异邦,心怀故乡的感情,起了“家书抵万金”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芗城区 侨联义务 代书站

内容

漳州市侨联从1952年开始组织侨信义务代书站,几十年如一日,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代书人员承先启后,从无间断,坚持不懈为侨户、台属义务代书三万多封,使失散甚至中断书信三、四十年的亲人重逢团聚和恢复通讯,取得较好的成绩。曾多次被中外报刊杂志登载表扬。被誉为“当代柳毅”、“沟通音讯的架线人”等光荣称号,又四次被省、市、区评为先进集体及文明单位,深受“三胞”的好评。
  代书人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十分可贵。比较突出的有魏静霞、蔡梧材、王振荣、杨维廉、郭宽逊等人,受到海内外交口称赞。特别是在“文革”动乱中,代书站并没有因动乱而停止,主要是他们对侨台属有深厚的感情,把代书站搬迁到新华西路173号,有时就在自己家中坚持代书。代书站负责人魏静霞老大姐与归侨蔡梧材、杨维廉老先生戴上老花眼镜,一字一字地写着一封一封望眼欲穿、思亲心切的家信,为海内外亲人架起感情交流的桥梁。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代书站负责人郭宽逊及郑温乐等人,不断改进工作,修订制度,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由原来以代书、代寻久年阔别的亲人为主,又增加代译外文、代写进口证件、科技材料、申请书信等。十年来共为“三胞”代书9814封,送达23个国家和地区,代译外文169件;还收到全国25个省市的来信252封,多数是要求代寻失散的亲人,经该站发出代寻书信415封,现巳有44户接上联系并恢复通讯,有58户接到侨汇,有的在北京、广州等地会晤,有的回家骨肉团聚。不少人淌下了喜悦的泪花,从肺腑里发出千感万谢,来信赞扬代书站是:“鸿雁传佳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的赠送锦旗“重逢话离恨,热泪酬侨联”。通过代书站辛勤的工作,增进了海内外联谊,激发了“三胞”身在异邦,心怀故乡的感情,起了“家书抵万金”的巨大作用。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文收录团结战斗克敌制胜、保林会师、从太行山麓到九龙江畔、坚持地下斗争迎接漳州解放、记龙溪人民解放大同盟的活动、漳州战斗、回忆从龙岩到港尾的战斗生活、以胜利的火花迎接大军南下、解放漳州纪实、横扫千里战芗江、我们来自安溪游击区、平和县的解放、接管和党政建设、漳浦解放前后的日子、有关云霄县和平解放的一些情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