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包统配,包下来的办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827
颗粒名称: 三、统包统配,包下来的办法
分类号: F241.4
页数: 2
页码: 279-280
摘要: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确保工人利益不受损害,国家对就业问题,实行了统包统配,“包下来”的政策。解放初期,对国民党政权遗留下来的官吏、公教人员、各种社团职员,都采取“包下来”的政策予以留用,这些人员当时就称为。从1950年以后,“包下来”的政策范围扩大到大学、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和复员转业军人。“企业、事业单位如不按规定私自或随便辞退人员时,应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国家监察部门予以适当处理。”至此,我国“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正式形成。“统包统配”政策,从当前看有很多弊病,但在当时是起了很大作用。
关键词: 漳州市 统包统配 办法

内容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确保工人利益不受损害,国家对就业问题,实行了统包统配,“包下来”的政策。解放初期,对国民党政权遗留下来的官吏、公教人员、各种社团职员,都采取“包下来”的政策予以留用,这些人员当时就称为
  “留用人员”。并给以优惠的薪金待遇(当时南下的干部、新招收的职工都是实行供给制或半供给制待遇),以免造成社会动乱。
  从1950年以后,“包下来”的政策范围扩大到大学、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和复员转业军人。现在大体上平均每年包安排就业的大专毕业生1200人,中专毕业生1500人,部队转业于部500人,复退军人700人,技校毕业生600人。
  1952年8月,为防止社会出现新的失业现象,原政务院又规定了所有公私企业的多余劳力包下来的政策,禁止解雇工人。并由政府向私营工商业统筹失业工人救济基金,以安定工人的生产、生活。私营工商业在“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感召下,在恢复国民经济中起了一定作用。
  1955年以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中央提出了劳动力的招收和调配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必须和发展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劳动部门统一管理之下,由企业主管部门分别负责进行。中央明确规定:招工必须经过劳动部门批准。
  1956年,对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公私合营企业的职工也全部包了下来。包括工商业主、代理人和工人,约有2.4万人,都成了全民所有制职工。
  1957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劳动力调剂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各单位对于多余正式职工和学员、学徒,应该积极设法安置,如果没有做好安置工作,不得裁减。”“企业、事业单位如不按规定私自或随便辞退人员时,应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国家监察部门予以适当处理。”至此,我国“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正式形成。“统包统配”政策,从当前看有很多弊病,但在当时是起了很大作用。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文收录团结战斗克敌制胜、保林会师、从太行山麓到九龙江畔、坚持地下斗争迎接漳州解放、记龙溪人民解放大同盟的活动、漳州战斗、回忆从龙岩到港尾的战斗生活、以胜利的火花迎接大军南下、解放漳州纪实、横扫千里战芗江、我们来自安溪游击区、平和县的解放、接管和党政建设、漳浦解放前后的日子、有关云霄县和平解放的一些情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