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反正,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1977年以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815
颗粒名称: 拨乱反正,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1977年以来)
分类号: G52
页数: 5
页码: 270-274
摘要: “四人帮”垮台、“文革”结束以后,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漳州市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开放改革,开创新局面指明方向,教育事业获得空前的发展。从1977年以来,我市教育工作的主要成就是:。教师是办好学校,发展教育事业的依靠力量。1979年底停止吸收民办教师,对原有民办教师进行整顿:分别予以转正、辞退、留用、培训,合格教师源源补充,中小学教师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教师合格率也有很大提高。近年来我市涌现了一批出席全国和省的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
关键词: 漳州市 教育工作 拨乱反正

内容

“四人帮”垮台、“文革”结束以后,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漳州市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开放改革,开创新局面指明方向,教育事业获得空前的发展。从1977年以来,我市教育工作的主要成就是:
  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建立一支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办好学校,发展教育事业的依靠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的1979年春,我市和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即向全体教师传达了教育部党组向党中央建议撤销1971年发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所作的二个错误估计:17年是黑线专政和知识分子世界观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的,给广大教师解除了精神枷锁;接着,又陆续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和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教师3813人进行平反昭雪,至1986年基本结束。1979年底停止吸收民办教师,对原有民办教师进行整顿:分别予以转正、辞退、留用、培训,合格教师源源补充,中小学教师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据1988—1989年度统计,小学公办教师中师范及高中毕业以上占74.1%,小学民办教师巳下降到占教师总数的23.5%,初中教师学历在大学专科以上的占56.2%;高中教师大专毕业以上学历的占93.4%,中学民办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7.3%。公办幼儿园教师合格率也有很大提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工中有共产党员5444人,共青团员8630人。三中全会以后民主党派在教师中也有发展。1987—1988年,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中评定职称。近年来我市涌现了一批出席全国和省的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1986年还对教龄满30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二、恢复了高考制度,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大中专新生。
  从1977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停止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办法,采取从中学高初中毕业生中招考大中专新生。至1988年止,我市为大专输送新生15041人,为中专输送新生19177人(包括民办教师报考师范)。
  三、进行中等教育结构调整。1978年以后,根据我市实际,实事求是地压缩了高中;按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从1986年起,又逐年增办初中。现有普通中学157校,其中完全中学50校,初级中学107校,中学生135614人。到1984年止,全市中学均改为“三三制”,小学改为“六年制”。为了改变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从1980年开始,总结和推广白埕农中的经验,试办职业中学,以后逐步推开,现有职业高中27校,初中4校,学生10144人。这样,职业中学连同中专、技工学校招生,将近占高级中等学校招生44%,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情况有了很大改变。
  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师范教育除龙溪师范于1972年恢复招师范生以外,1978年又复办云霄师范,1986年以龙溪师范龙海分校为基础,创办龙海师范学校,这3所师范学校现有学生2128人。10个县区均办有教师进修学校,吸收师范毕业的在职小学教师进修,合格小学教师来源有可靠的保证。中等专业学校除
  “文革”前的龙溪农业学校、龙溪卫生学校外,“文革”后又增办了龙溪工业学校,龙溪农机化学校,省艺术学校在我市办芗剧班和潮剧班。中等专业学校现共有学生2179人。市劳动局办的技工学校,现有学生1220人,附设职业高中班学生205人。
  五、各类高等教育蓬勃发展。1978年春开始招收师范大专班,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等科,培养初中师资。市还办有工业大专班,中医院也招收中医大专班。1979年成立师专筹备小组,另建新校舍。1983年批准建漳州师范专科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改为漳州师范学院,除继续办专科以外,1987年起增招四年制本科学生。现有专科、本科学生36班1509名。这所学校从创办师范大专班、漳州师专、漳州师院等阶段,到1988年止,共培养初中教师3290名。1978年我市又创办福建电视大学漳州分校,1985年起,电大增收脱产高中毕业生。电大学生遍布各县区,现有3088人。1982年创建漳州业余大学,现有学员1222人,设有中文、财经、法律等专业,开办以来巳培养出大专毕业生1936人。1984年由地方集资创办漳州职业大学,现有学生475人。“文革”中成立的地区教育干部培训班,于1978年改为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5年改为漳州教育学院,属成人高教序列,主要任务是在职中学教师培训和中学教学研究。近几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还在我市招收数学、地理、中文、政治等科函授生,巳有100多名毕业生。
  六、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有所增长。“四人帮”垮台后,我市抓紧普及小学教育工作。中共龙溪地委和龙溪行署于1982年、1984年两次召开教育会议,都把普及小学教育列为首要地位,作出决定。从1984—1986年,全市9县1区先后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88—1989学年度全日制小学有2139所,学生42648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39%,巩固率为98.13%,毕业率为99.21%12—15周岁儿童普及率为96.28%。城区市区于1984基本普及初中,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也受到重视。1988—1989学年度有幼儿园695所(其中集体办有626所,其它部门办37所),学生89635人,3—6周岁入园幼儿将近50%。市特殊教育聋哑和盲人学校各1所,共有学生59人。
  七、成人教育有很大恢复与发展。恢复:一是扫盲教育。全市现有扫盲班458班,学生14540人。15岁至40岁青壮年脱盲巳占90.94%。平和、南靖、长太、芗城等经正式验收成为基本无文盲县区。全市还办有业余中学23所,学生1253人,业余小学524所,学生18661人;二是各县区于1982年复办了在“文革”时被停办的10所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有些部门还对职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发展:一是成人高等教育(见上述);二是成人中专,教育部门和其它部门办共有24校,学生2083人;三是乡镇文化技术学校,全市共有109所,学生50022人,有102所学校配有专职校长,这是一种学习文化又学习技术,深为领导和群众欢迎的新型学校。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现在10个县区都成立成人教育委员会,市人民政府于去年成立成人教育协调小组,以指导成人教育工作。
  八、多渠道集资成绩显著,办学条件初步改善。为了弥补国家教育经费拨款的不足,近年来发动多渠道集资办学,从1984年至1988年,全市共集资1.03亿元。华侨捐资办学在龙海、南靖、诏安、漳浦等地也有发展。1988年我市城乡征收教育经费附加达1719.33万元,其中农村征收1519.83万元,完成省下达指标93.53%,居省第二位,用于补助民办教师工资和改善办学条件。现巳有长泰、龙海、华安、芗城、东山、南靖六县区中小学实现“一无二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市和10个县区都巳成立了教学仪器站和电化教育馆、站,重点中小学巳经基本配齐教学设备,一般中小学也在加紧配备中。
  1988年全市人口398.21万人,每万人口中有中学生488人(包括普中、职中),小学生1098人。高等学校是从无到有,中专、技工学校和成人教育也有很大增长。回顾刚解放的1949年,漳州市教育事业四十年来发展的成绩是要充分肯定的。但是,用当前四化建设进展和对人才数量与素质提高的需求来衡量,教育还是比较落后的。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之际,必须牢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充分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各方面加强工作,把教育搞上去。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文收录团结战斗克敌制胜、保林会师、从太行山麓到九龙江畔、坚持地下斗争迎接漳州解放、记龙溪人民解放大同盟的活动、漳州战斗、回忆从龙岩到港尾的战斗生活、以胜利的火花迎接大军南下、解放漳州纪实、横扫千里战芗江、我们来自安溪游击区、平和县的解放、接管和党政建设、漳浦解放前后的日子、有关云霄县和平解放的一些情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