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3814 |
颗粒名称: | 教育事业受到破坏的“文革”十年(1966—1976) |
分类号: | G52 |
页数: | 2 |
页码: | 269-270 |
摘要: |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育事业受到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第二师院和多数中学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量散失,有的校舍被占用。中小学在“文革”中、后期大发展,有一批合格教师被“清除”出教育队伍,或被列为“监改对象”,或下放劳动。解决教师缺额的办法是“层层提拔”和大量吸收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大多数不合格,中学各科教师难以配套,外语教师尤缺,很多农村中学无法开课;“读书无用论”又甚为流行,教师不敢认真教,学生也不认真学,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文革”结束,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连续二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率只有3—4%,大大不如“老三届”高中毕业生。 |
关键词: | 漳州市 教育事业 文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