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金京洋战斗追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799
颗粒名称: 平和金京洋战斗追记
分类号: E297.51
页数: 4
页码: 220-223
摘要: 大坪战斗胜利结束后,我们十九团拉回大坪圩集结。但闽西南联合司令部又交给我们新的战斗任务。部队吃过晚饭已是九点多钟了,马上就整队出发。临走我们才知道,这回我们是离开“联合司令部”领导和各兄弟团,单独行动。据“联合司令部”首长对大坪战况和敌情的分析,认为在大坪战斗中,敌人最终被我军冲垮,遭我军的迅猛追击,人员、武器弹药损失惨重,因为当时天色巳黑,我方已无法打扫战场,因此,敌人必定纠集力量卷土重来,收容溃散人员,夺回或寻找失弃的武器弹药,以达到阻止我军扩大战果的目的。情况危急,团首长当即指挥全团部队迅速登上山头,控制制高点。按照指挥员指定的山头,预先占领制高点。
关键词: 金京洋 战斗 追记

内容

大坪战斗胜利结束后,我们十九团拉回大坪圩集结。一整天的曝晒,长距离的追击,同志们饥渴劳累极了,真想好好地吃一餐,美美地睡一觉啊!但闽西南联合司令部又交给我们新的战斗任务。部队吃过晚饭已是九点多钟了,马上就整队出发。临走我们才知道,这回我们是离开“联合司令部”领导和各兄弟团,单独行动。
  据“联合司令部”首长对大坪战况和敌情的分析,认为在大坪战斗中,敌人最终被我军冲垮,遭我军的迅猛追击,人员、武器弹药损失惨重,因为当时天色巳黑,我方已无法打扫战场,因此,敌人必定纠集力量卷土重来,收容溃散人员,夺回或寻找失弃的武器弹药,以达到阻止我军扩大战果的目的。十九团的任务,就是要在拂晓前赶到小坪岭头打埋伏,狙击小溪来犯之敌,我们埋伏了一天,敌人没从此经过,我们的战略意图没有实现,于是队伍辗转开到基点村金京洋休整。据地方工团取得的情报,小溪、坂仔一带没有敌军的主力,所以领导同志正在研究准备把附近几个敌乡公所搞掉。
  我进驻金京洋的第二天,即1949年7月8日(农历六月十三日)上午,高山哨八连一排突然响起机枪声,在这个时候,又有金京洋一位老乡到井尾做客,他气喘呼呼地跑回报告,说保安团从霞寨开来,正向金京洋迫进。情况危急,团首长当即指挥全团部队迅速登上山头,控制制高点。
  这里交代一下什么叫做“高山哨”。顾名思义,就是在高山上放哨,不过它不只一个哨兵,而是排哨、连哨。几个团集中行动,由各团轮流,每到一处驻地派出一个连;一个团单独行动,各连轮流派出一个排;有时一个连单独行动,则各排轮流派出一个班。按照指挥员指定的山头,预先占领制高点。这个担任高山哨的小分队,由若干名哨兵配备望远镜担任瞭望、警戒,其他人员就在山上休息。当然,担任高山哨是艰苦的,而且每次战斗又首当其冲。它的任务:一当发现敌情,要及时报警,要阻击敌人,要誓死掩护整个部队登山据险。在游击战争中,高山哨每次都起到关键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山地游击战的成功经验之一。
  我们冲上山头,各连迅速进入阵地。在我们的山头下面,约有一个连的敌人在向我们靠近,看样子企图抢占我们这个山头,在我们对面的山头上,敌人的几挺重机枪轮流向我们扫射,前沿阵地上的同志被敌人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被派守在最前沿的第三连,战斗刚打响不久,就有人员负伤,一排长林元茂腹部负了重伤,亲自打机关枪的政治指导员、菲律宾归侨许玉生右臂也被敌人的子弹擦破了皮。
  这仗该怎么打?是立即撤出阵地向山内转移,还是采取大坪那种打法,猛打穷追,把敌人打垮,或是相持到天黑借夜幕的掩护转移出去?敌人的指挥官是怎么想的当时我们不得而知。我方团长张振顺同志认为:部队经大坪战斗子弹不多了,今天再与敌人拼阵地战势必吃亏,主张迅速向山内粗坑林方向转移。团政委陈光同志则认为:大坪一仗,敌人慑于我军声威,应乘机向敌人发起冲锋,把敌人打垮了,我军才能摆脱被动。他们各有各的理由,各自的意见都得到一些连排干部的赞同,结果相持不下。陈光同志提出,坚决顶住,等地委组织部长陈天才同志到了再研究决定。很快陈天才同志也到山顶,他听了团长和政委的意见,和他们一起观察地形,分析敌情,最后决定:既不硬冲、也不能他撤。因为:如果从巳占领的最高山头撤走,要下走十几华里的山路,而且是光山,没有树林可掩蔽,将遭到敌人长距离的追击。若集中力量冲下去,把我们山下的一线敌人冲垮是有可能,但占山头的二线敌人必定用猛烈的火力向我冲锋部队扫射,这样势必造成我方的重大伤亡。最佳的选择是坚守山头,等天黑安全转移。意见统一了,措施也就有力了。首先是调整了兵力部署。陈天才向十九团的领导建议:“三连伤亡较大,把它换下来,派古老带一个排到最前沿去。”于是,我们第五连接防第三连的前沿阵地。我们这个连,是从云和诏独立大队上升主力部队的,总的说是一个新连队,但干部配备较强,连长陈玉明,副连长吴新加和我(副指导员)三个人都是在六月三日永定湖雷整编时,从支队直属突击队派到这个连任职的,指导员陈芸生则是菲律宾归侨,是华侨人民抗日支队的老战士。我带一排守卫最前沿,这个排的排长沈连生也是个老战士,作战沉着勇敢,特别是在诏安籍的战士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我连接防不久,地方工团的同志带领金京洋的民兵来支援,青年男女群众也挑来茶水饭菜,还送来了十几把锄头,于是我们挖壕沟,筑掩体。这样我们就可以尽量避免伤亡了。
  在敌我双方面临决战的关键时刻,我作为地委领导人的儿子,被指名派到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在部队中引起强烈反响,副连长吴新加主动到我这个排来了,副团长张振才负责指挥我们第五连,所有这些,对我连指战员是极大的鼓舞。我们在掩体内监视敌人,不打枪。我们当时子弹太少了,每个战士只有十几发子弹,大坪一仗打了不少,现在有的仅剩下两三发了。所以团指挥员下了一道命令:尽量节约弹药,到二十米再拼手榴弹,来个反冲锋。
  敌人除了以猛烈的火力扫射,也不来攻山头。看来,敌人也还没有下决心。到了下午三点钟左右,我们从望远镜观察到,敌人有了新动向,其中一个阵地派出传令兵到各阵地去,随后各阵地就有人来,一共二十多人,围成一圈,估计,敌人是在召开阵前会议了,这个会开完,或退或攻就定了。敌人的活动都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于是我们集中全团的火力向开会之敌打去。只一排火,敌人就散开了,倒下两个,很快被拖走了。这个会就这样散了,那些赴会的都回到自己的阵地去。随即各阵地上的敌人便疯狂而纷乱地向我们扫射。奇怪!他们要干什么?张振才同志挺起身子,想观察一下究竟,不幸胸部中弹,光荣牺牲。我们的张副团长,祖籍诏安官陂人,他把宝贵生命献给了平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原来,敌人在收缩,把放在我们山下的一线部队撤到对面山上集中。当时我们曾分析:也许我们的神枪手已经击中敌人的头目,才造成他们如此恐慌,无心再战。
  天空垂下了黑幕,我们的部队采取梯次掩护、撤出阵地向山内根据地彭坑村转移。
  次日,消息传来,果然证实,敌保三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李济芳,在金京洋被我军击毙,他的尸体被运到小溪保安团部,演了一幕所谓公祭的闹剧,又说此战保安团计打耗子弹达十九担之多。
  金京洋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平和县境内的最后一战,使敌失去一个善于驻剿控据的反共老手。大军进闽,形势发生根本的变化,打完这一仗敌保安团也陆续撤离平和,退到漳泉一线。我第八支队主力也先后离开平和,参加接管龙岩,解放漳州的战役去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文收录团结战斗克敌制胜、保林会师、从太行山麓到九龙江畔、坚持地下斗争迎接漳州解放、记龙溪人民解放大同盟的活动、漳州战斗、回忆从龙岩到港尾的战斗生活、以胜利的火花迎接大军南下、解放漳州纪实、横扫千里战芗江、我们来自安溪游击区、平和县的解放、接管和党政建设、漳浦解放前后的日子、有关云霄县和平解放的一些情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古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