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1953年石码水上民主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790
颗粒名称: 记1953年石码水上民主改革
分类号: F272.93
页数: 5
页码: 200-204
摘要: 但是整条九龙江上的渔、船民工作尚处于空白状态,渔、船民的政治和社会情况仍未改变,就是说对于渔、船民迫切要求的民主改革仍未解决。当时的龙溪专区公安处,在地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公安处治安科为主,抽调有关部门干部,成立了九龙江水上民主改革办公室,由我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确定以渔船民较多的石码港为工作重点。工作组以分局长孙起芳为主,具体工作由派出所长吴茂巳负责。十来个民警为骨干,从52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摸底,发动群众。由于领导重视,工作措施有力,工作进展很快,运动搞得十分出色。在53年2月初,草拟了“关于石码港水上民主改革工作报告”,由地委报送省委。
关键词: 1953年 石码 民主改革

内容

1951年专区(市)土改运动基本结束,与土地改革同步进行的镇反、民主建政等工作也告一段落。广大城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但是整条九龙江上的渔、船民工作尚处于空白状态,渔、船民的政治和社会情况仍未改变,就是说对于渔、船民迫切要求的民主改革仍未解决。因此上至华安、金山、小溪、山城、靖城,下至漳州、石码的数千渔船民渴望翻身的情绪十分强烈,他们说:“陆上农民翻了身,我们只翻了两只眼睛”。1952年秋天,在华东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各省、市进行了水上民主改革试点,摸索工作经验。当时的龙溪专区公安处,在地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公安处治安科为主,抽调有关部门干部,成立了九龙江水上民主改革办公室,由我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确定以渔船民较多的石码港为工作重点。当时的石码区委,十分重视,以石码公安分局及水上派出所为主,抽调工、妇、青干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工作组以分局长孙起芳为主,具体工作由派出所长吴茂巳负责。十来个民警为骨干,从52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摸底,发动群众。由于领导重视,工作措施有力,工作进展很快,运动搞得十分出色。经汇报后,省、地领导都十分重视,要求迅速总结经验,以指导全面工作的开展。我在这年的11月间,带了几个人,以地委工作队的名义,到石码参与开展总结这项工作。在53年2月初,草拟了“关于石码港水上民主改革工作报告”,由地委报送省委。省委以(53)034号文件发给各地研究仿行。其后华东公安部召开6省1市水上民主改革工作会议时,省公安厅金树鼎副厅长指定我去参加这次会议,并做为典型经验介绍给与会代表。弹指间,36年过去了,滔滔的锦江水,依旧日夜奔流,但昔日的水上人家巳经全部陆居了。那黑压压的连片平底溪船也巳经所剩无几了,那一张张热情坦诚的脸孔,那一个个年青英俊苦乐与共的朋友,再也无处寻觅了。做为时代变革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它在整部乐章中到底占了多大的音量;它在时代车轮的前进中,起了多大的推动作用,这都是巳经无可稽考的了。但做为历史事件,做为当年这一事件的参加者,在建国40周年之际,将这段历史写出来,供与后人评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石码港位于九龙江出海处,历史上一直是漳厦的交通咽喉,船只货物集散之地。当时有汽船、帆船及各式大小客货、渡船、驳船等254条,船民829人;渔船299条,渔民1004人。这些人以船为家,以水为乡,随处漂泊。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解放初期,有多少货物可以运输是可想而知的。而船民又是一种世代相袭的水上居民,除船以外,别无生计。他们与陆上居民的关系很奇怪:谁要是将土地借给渔、船民搭棚,谁就准定会倒霉。这种习俗的由来,与明初的若干迫害制度有关,到现在虽然说不明白了,、但将渔船民视为二等公民,都是陆上居民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这些渔船民,除小部分新兴的汽船外,大部分生活十分困难。尤其是内河的平底小船,他们人猪共宿,人货混装,数代人蜷卧一舱。到了冬天,天寒水浅,劳动条件更为严酷。渔民形容自己的生活是:“鱼尾分二叉,永远不起家”。历史也真是奇特,越是落后穷困的社会,人对人的压榨也越是野蛮和残酷。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盘,国民党就设有水上保、水上警察站及海员特别党部的3个区分部。这些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渔船民惹不起的太上皇,他们与陆上的政治社会恶势力相互勾结,对渔船民形成了一个严酷的压榨网络。在镇反中,对现行的反革命虽然打击了一大批,但还没有发动群众去摧毁这些网络。渔船民本身由于分散流动的特点,在没有彻底推翻这张网络之前,也仍然无法进行反抗,只得仍然任凭这些恶霸流氓欺压勒索、强奸侮辱。因此从广大群众来说,虽然解放三年了,人人都还有一肚子苦水、家家都有一本血泪帐。然而从反动势力来说,正乐于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地盘”,可以照样走私贩毒,照样分“乾红”收“靠泊费”,要码头“提成”。仍有劣迹彰著的所谓“四大金刚”,继续横行水上。甚至公然要渔民送鱼,像水浒传那个张横一样,操纵鱼价。他们反动气焰十分嚣张。这些反动分子其所以敢于这样继续作恶,主要是利用群众尚未发动起来时,乘机混入基层组织,操纵基层组织,将基层组织作为他们公然作恶的利用工具。
  根据以上情况,孙起芳、吴茂己等同志,从10月份开始,将工作人员分配下船,把发动群众与调查研究密切结合起来。对分散外航的船只,派出专人随船活动,做到生产与运动两不误。从而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瞭解情况,帮助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经过了两个多月艰苦细致的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弄清了全港应该解决的各类问题,确定了民主改革的具体内容。在具体做法上,实行“先管后改”的方针:首先召开各阶层代表会,公开提出民主改革的口号。代表的范围很广,除占多数的工人贫苦船渔民外,还包括有七名船主资本家,并邀请了陆上有关的群众代表参加。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一个深入发动群众的过程。各阶层代表产生后,即以集中群众意见为题,深入到本基层群众中去征集群众的要求,而后整理出主要者提供代表会议讨论解决。在代表会中,为了教育代表,消除港与港、船民与渔民、水上与陆上的隔阂现象,特举行诉苦大会,并组织外面苦主到会申诉,陆上居民及各兄弟工会农会也派代表到会声援,表示支持水上工人兄弟的翻身,造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根据代表的要求,从解决当时群众最迫切要求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入手,发放了一大批的社会救济款和生产贷款,取消了“靠泊费”、“分乾红”等不合理制度,解决突出的劳资纠纷,消除了群众“十会九空”的观望思想。会后成立了10多个传达小组,层层进行传达,并结合全面的户口登记,成立整港委员会,按船只航线、船类、停泊港等编成民主改革小组,建立固定停泊段,在群众发动组织起来以后,随即提出:“消灭封建剥削,镇压反革命,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响亮口号,将斗争矛头指向群众最为痛恨的七个反动匪霸分子。从1953年1月3日的开始,先后召开了大小斗争会31次,参加人数达5882人次,上台诉苦者达276人次。对“四大金刚”姚振东等进行了充分的揭露与控诉。哑巴陈剑成也跳上台去指划这些坏蛋对他的欺侮。有个80多岁的老太婆,在哭诉姚振东霸占她的财产和女儿,逼使其女儿流落他乡的惨状时,台下愤怒唏嘘之声不绝,而当罪犯强作狡辩时,群众情绪越加愤激,形成一人控诉,众人作证的场面。这种坚持说理、不许打骂的作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广泛的舆论同情。由于斗争面小,群众发动面广,政策上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策略。因此民气大伸,群众扬眉吐气,反动分子理屈词穷低头认罪,由于其内部分化瓦解,纷纷自动坦白,表示要靠拢人民,重新做人。当姚振东逃往浯屿,准备下海时,他的两个过去部下将之扭交政府法办。经过了整整10天的激烈斗争后,宣布逮捕七名,管制10名,基本解决了全港的镇反问题,彻底摧毁了笼罩在群众头上的反动网络。在这胜利的基础上,进而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将部分运输船组织起来进行联营,解决抢运问题。对群众的福利事业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农民自有的小船,则说服他们只可装运自产农产品,消除农民与船民间的矛盾。同时成立各种基层组织,建立正规的船舶管理制度,将船渔民的积极分子输送到新成立的政权机构中去,为发展海上较大的运输捕捞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个运动历经4个多月,收到了十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回顾这一段历史,心潮起伏,深感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群众性的民主运动,先后召开的161次大小会议,参加会议人数达13476人,群众情绪自始自终高昂热烈。究其原因,就是充分反映了群众本身的民主要求,取得了群众的真诚拥护与自觉参加。所有参加这次运动的全体干部,他们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特权,没有受贿,没有加班费,也没有腐败行为,有的只是做为人民公仆,真心实意的为人民服务。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文收录团结战斗克敌制胜、保林会师、从太行山麓到九龙江畔、坚持地下斗争迎接漳州解放、记龙溪人民解放大同盟的活动、漳州战斗、回忆从龙岩到港尾的战斗生活、以胜利的火花迎接大军南下、解放漳州纪实、横扫千里战芗江、我们来自安溪游击区、平和县的解放、接管和党政建设、漳浦解放前后的日子、有关云霄县和平解放的一些情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严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