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瀛洲何阳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644
颗粒名称: (一)瀛洲何阳堂
分类号: G852
页数: 2
页码: 158-159
摘要: 瀛洲何阳堂供奉的五代祖师,据说是南少林第五代的传人。它与泉州蔡玉铭所创的五祖鹤阳拳派的五祖截然不同。蔡玉铭是以五种不同的拳派柔合一起而令名为五祖。漳州瀛洲武馆的五祖乃是以南少林第五代祖师而简称五祖。据传南少林寺被焚之后有第五代传人崔诸缘等七人逃出。后两人途中病亡,其余五入改名易姓隐入民间,后称五代祖师。瀛洲何阳堂有一对联日“少祖流传天下种,林师教出艺无穷。”他们以对联为依据,相同则认为是本门真传。瀛洲武馆亦由李腾辉之子李方金接替。瀛洲武馆解放后长期停歇。瀛洲武馆的器械,都是武营传统公步套路。据李若耕拳师云,本门器械只有孤梁棍一项,颇称特色,惜目下巳少人能记得全套精华。
关键词: 漳州市 太祖拳 瀛洲 何阳堂

内容

瀛洲何阳堂供奉的五代祖师,据说是南少林第五代的传人。它与泉州蔡玉铭所创的五祖鹤阳拳派的五祖截然不同。蔡玉铭是以五种不同的拳派柔合一起而令名为五祖。漳州瀛洲武馆的五祖乃是以南少林第五代祖师而简称五祖。据传南少林寺被焚之后有第五代传人崔诸缘等七人逃出。后两人途中病亡,其余五入改名易姓隐入民间,后称五代祖师。
  瀛洲何阳堂有一对联日“少祖流传天下种,林师教出艺无穷。”他们以对联为依据,相同则认为是本门真传。瀛洲武馆,他们拳宗少林,而供拳的是达摩祖师。
  相传何阳师的武功造诣深邃,内外功臻至炉火纯青。他的门徒有瀛洲的李腾辉、杉巷尾张大汉、均是清末民初名噪一时的武林人物。张大汉的铁肚功和铁沙手,更是赫赫有名,而今仍留下为人们所传颂。张大汉死后,杉巷尾武馆停歇。张大汉的传人张寿河,曾是解放前后,连任龙溪国术馆的教师。瀛洲武馆亦由李腾辉之子李方金接替。李方金再传其子李若耕。瀛洲武馆解放后长期停歇。迨至一九八四年才重新组织,老拳师李若耕年巳古稀,仍任教师。
  瀛洲何阳堂的拳术套路本来很多,但迭经失传,大部份名存实亡,练头拳是初学者的必练拳法。其他有四大段,双随,打节,飞凤下田,二十八宿,洞庭醉酒,和三十六步伏虎拳,青龙翻手拳,还有十锦拳中的张翼德擂鼓拳等。这些拳术套路以一百〇八步的二十八宿拳学习最难,亦是该拳派最具精英部份。再如飞凤下田,伏虎拳亦是他本门的较有代表性套路。
  瀛洲武馆的器械,都是武营传统公步套路。如大刀、钩镰枪、双股叉、双刀、单刀等。据云是吴龙泰、叶阚所教。据李若耕拳师云,本门器械只有孤梁棍一项,颇称特色,惜目下巳少人能记得全套精华。舞狮法分为三段,是一、狮子打四门,二、沙僧戏狮,三、猴子戏狮。此舞狮法是五代祖师之一崔诸缘所创,与他派大不相同。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蒋东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