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祖派与何阳堂的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643
颗粒名称: 四、五祖派与何阳堂的由来
分类号: G852
页数: 4
页码: 158-161
摘要: 五代祖师何阳堂这个门派,自清朝末年相传迄今一百多年。目下仍树此门派堂号而仍设馆教徒者,唯有市内瀛老洲和市郊的田丰村而巳。据瀛洲武馆拳师李若耕所云:瀛洲武馆创始拳师系姓何名阳,故以姓名为堂号,而拳派属少林。何阳师系永定人,来漳客居瀛洲社,开设酒坊,因身怀绝艺,虑其失传,乃创馆教徒。另据田丰武馆拳师郑金时的提供,他们武馆系田丰本村人苏大顺所创。苏大顺系拜河南人,以何阳堂为招牌,来漳卖药行医的拳师为师,因忘其名,后代以招牌为名。並说这位拳师共收徒十三人,均武艺超群,内外功力甚精,苏大顺则是十三入中之一。何阳师后由众门徒集资在市内北桥为他开设酒坊,俾让他得以安度晚年。
关键词: 漳州市 五祖派 何阳堂

内容

四、五祖派与何阳堂的由来
  五代祖师何阳堂这个门派,自清朝末年相传迄今一百多年。在二十年代就繁盛一时。漳州市内的瀛洲、杉巷尾,及城郊的武林、山尾、田丰、田边、坂园、小坑头等村社,均有设馆,现在各地武馆或存或没,或改立门户,人事沦桑,巳多变易了。目下仍树此门派堂号而仍设馆教徒者,唯有市内瀛老洲和市郊的田丰村而巳。两家堂号虽同,而拳术套路、和技击方法等方面,巳是名同实异。例如堂号的来源,两馆说法就有出入。据瀛洲武馆拳师李若耕所云:瀛洲武馆创始拳师系姓何名阳,故以姓名为堂号,而拳派属少林。何阳师系永定人,来漳客居瀛洲社,开设酒坊,因身怀绝艺,虑其失传,乃创馆教徒。另据田丰武馆拳师郑金时的提供,他们武馆系田丰本村人苏大顺所创。苏大顺系拜河南人,以何阳堂为招牌,来漳卖药行医的拳师为师,因忘其名,后代以招牌为名。並说这位拳师共收徒十三人,均武艺超群,内外功力甚精,苏大顺则是十三入中之一。何阳师后由众门徒集资在市内北桥为他开设酒坊,俾让他得以安度晚年。
  (一)瀛洲何阳堂:
  瀛洲何阳堂供奉的五代祖师,据说是南少林第五代的传人。它与泉州蔡玉铭所创的五祖鹤阳拳派的五祖截然不同。蔡玉铭是以五种不同的拳派柔合一起而令名为五祖。漳州瀛洲武馆的五祖乃是以南少林第五代祖师而简称五祖。据传南少林寺被焚之后有第五代传人崔诸缘等七人逃出。后两人途中病亡,其余五入改名易姓隐入民间,后称五代祖师。
  瀛洲何阳堂有一对联日“少祖流传天下种,林师教出艺无穷。”他们以对联为依据,相同则认为是本门真传。瀛洲武馆,他们拳宗少林,而供拳的是达摩祖师。
  相传何阳师的武功造诣深邃,内外功臻至炉火纯青。他的门徒有瀛洲的李腾辉、杉巷尾张大汉、均是清末民初名噪一时的武林人物。张大汉的铁肚功和铁沙手,更是赫赫有名,而今仍留下为人们所传颂。张大汉死后,杉巷尾武馆停歇。张大汉的传人张寿河,曾是解放前后,连任龙溪国术馆的教师。瀛洲武馆亦由李腾辉之子李方金接替。李方金再传其子李若耕。瀛洲武馆解放后长期停歇。迨至一九八四年才重新组织,老拳师李若耕年巳古稀,仍任教师。
  瀛洲何阳堂的拳术套路本来很多,但迭经失传,大部份名存实亡,练头拳是初学者的必练拳法。其他有四大段,双随,打节,飞凤下田,二十八宿,洞庭醉酒,和三十六步伏虎拳,青龙翻手拳,还有十锦拳中的张翼德擂鼓拳等。这些拳术套路以一百〇八步的二十八宿拳学习最难,亦是该拳派最具精英部份。再如飞凤下田,伏虎拳亦是他本门的较有代表性套路。
  瀛洲武馆的器械,都是武营传统公步套路。如大刀、钩镰枪、双股叉、双刀、单刀等。据云是吴龙泰、叶阚所教。据李若耕拳师云,本门器械只有孤梁棍一项,颇称特色,惜目下巳少人能记得全套精华。舞狮法分为三段,是一、狮子打四门,二、沙僧戏狮,三、猴子戏狮。此舞狮法是五代祖师之一崔诸缘所创,与他派大不相同。
  (二)田丰何阳堂:
  田丰武术馆的拳派属于五祖,堂号亦是何阳堂,他与瀛洲武术馆有共同之处。不过师承多派,拳法渗杂。所以现在田丰的拳术,技法,舞狮法,与瀛洲均有所不同。其建馆因由简述于下:
  田丰武馆系由本村人苏大顺所创。苏大顺是何阳师十三个弟子之一,故田丰武馆历传至令,仍以何阳堂为堂号。苏大顺死后,第三代传人苏天良,(又名湖树)颇思奋进,到处求师学艺,加之日夜辛勤苦练,武功大有增进。他先后再拜北京同仁堂铁头为记的一位拳师为师,(忘其姓名)追随其奔走泉厦等地多年,亦有所获。后又拜赤岭禄觉寺春佃师,云洞岩春禅师,及市内一侯姓等三人为师。据云此三人系异姓兄弟,皆湖南人,后二人出家为僧,春禅师于抗日时期隐居福州鼓山涌泉寺,1960年圆寂,享年104岁。
  1934年族人苏扬辉(又名秀才庆)系清末武秀才,又是团练营的教练,拳术器械及舞狮步法均达精纯之境,乃与天良师共同扩大田丰武馆。並由苏扬辉师传授公步器械,及舞狮步法。因是从那时起,田丰武馆的旗号改为“双发何阳堂”以纪念前辈拳师之功绩。
  田丰武馆第四代传人郑金时,苏复通、郑福星、王水口、韩仲等,承接武馆之后,苦心经营,五十年代曾盛极一时,先后在六石、马崎、小郭坑、山头顶、石井等地设馆教徒。1952年郑金时与与苏复通参加省武术观摩赛,获得优秀奖。其第四代传人苏以能、郑木春、苏老池、苏亚生等参加过省市多次武术表演赛,均有获奖。
  田丰武术馆的拳术套路有十字拳,是他本派练基本功的套路,其他还有双随、打节、镇头、和鼓吹拳,至于四十八步罗汉拳和翔鹤拳,是他们拳种中比较精华的部份。
  其他器械方面,有青龙偃月刀、鹿葺叉、七步棍、丈四棍、达刀、单刀、双刀、双合刀、斜矛枪、蛇矛枪、鹿角枪、大砍刀、钩镰枪、月眉枪、卢仙剑、单梗、双锏、铁鞭、柳公拐、盾牌等。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蒋东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