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3632 |
颗粒名称: | 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 |
分类号: | K288.3 |
页数: | 7 |
页码: | 139-145 |
摘要: | 畲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82年的人口统计,约有36.8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五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其中尤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其语言属苗瑶语族,迄今尚未发现其有文字的记载,通用汉语文。解放后建立了民族乡,进行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发展。畲族古称“畲民”,自称“山哈”,意为“山客”。我省畲族人口最多,共有20多万人,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0%以上,分布在全省63个县、市,主要聚居在宁德地区。漳州市的华安县有坪水、官畲两处畲族乡村,共有篮、雷、钟三姓,其中以钟姓居多,共计人口800多人。长泰县坂里乡际头村雷姓100多人。在婚姻习俗上,畲族人主张同姓不婚,违者按族规论处。 |
关键词: | 漳州市 畲族 族源 |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